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三亚赶海最佳地点推荐及其最忌几月份去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沙滩上,潮水悄悄退去,露出藏满 “宝藏” 的滩涂 —— 赶海本该是三亚最治愈的体验,但第一次来的人,多半会栽跟头:要么跟着导航去大东海,结果满沙滩都是游客,连只小螃蟹都抓不到;要么顶着 7 月的台风天去赶海,被突如其来的暴雨淋得浑身湿透;要么穿双拖鞋就往礁石区冲,脚被牡蛎壳划得鲜血直流。

作为 6 次三亚赶海的 “资深玩家”,我曾在春节旺季的亚龙湾挤得没地方下脚,也在崖州湾的滩涂上跟着本地阿婆挖到过满桶花蛤;更因没看潮汐表,大清早跑到海边却赶上涨潮,只能坐在礁石上发呆。这份攻略里,没有空洞的 “网红打卡点”,只有5 个本地人私藏的赶海宝地3 个坚决别去的月份救命级的十大忠告,以及赶海后海鲜怎么处理才鲜的实用技巧 —— 毕竟三亚赶海的快乐,从来不在 “收获多少”,而在指尖触到小螃蟹时的惊喜、看着夕阳处理海鲜的惬意,以及咬下第一口鲜美的满足里。

一、2025 三亚赶海最佳地点推荐(5 个宝地,新手 / 资深都适配)

三亚的海虽多,但不是所有沙滩都适合赶海 —— 有的地方被游客踩得只剩沙子,有的地方礁石锋利易伤人,有的地方因生态保护禁止赶海。2025 年我跑遍三亚东西海岸,结合本地渔民的建议,整理出这 5 个 “能挖到东西” 的宝地,附详细表格和我的真实体验。

🔍 核心表格:三亚赶海最佳地点解析

地点名称
核心特色
最佳赶海时间
潮汐要求
门票 / 停车
隐藏玩法 & 避坑提示
海棠湾后海村海滩(新手友好)
1. 滩涂平坦,无锋利礁石,适合带孩子;2. 主要收获:花蛤、小螃蟹、寄居蟹;3. 周边有民宿 / 餐馆,方便处理海鲜
6:00-8:00(早潮)、18:00-20:00(晚潮)
农历初一、十五前后,低潮位低于 0.8 米时最佳
免费;停车 5 元 / 小时(后海村停车场)
1. 必找 “带小孔的沙滩”:花蛤会在沙滩上留小孔,用铲子斜着挖 5 厘米就能找到,我上次跟着阿婆挖,20 分钟挖了 2 斤;2. 别穿白衣服!滩涂泥巴多,容易弄脏;3. 晚潮带手电筒(红光最佳,不刺激螃蟹),能抓到躲在石缝里的小螃蟹;4. 周边 “阿婆海鲜加工店” 加工费便宜(花蛤 10 元 / 份),现挖现煮超鲜。
亚龙湾青梅港红树林湿地(小众秘境)
1. 原生态红树林,人少,有独特 “弹涂鱼”;2. 主要收获:弹涂鱼、青蟹、小海螺;3. 需徒步 1 公里,适合资深玩家
7:00-9:00(早潮,红树林退潮后)
低潮位低于 0.5 米时,红树林根部裸露才好赶海
免费(需在 “亚龙湾青梅港” 公众号预约,每天限 200 人)
1. 穿高帮防滑鞋!红树林里有淤泥,深到脚踝,普通拖鞋会陷进去,我上次穿运动鞋才没摔跤;2. 弹涂鱼别用手抓,用小网兜(提前买,5 元 / 个),它跳得快;3. 青蟹躲在红树林根部,抓时戴厚手套,它钳子夹人超疼;4. 别破坏红树林根系,会被管理员警告(生态保护区域)。
崖州湾海滩(贝类天堂)
1. 沙滩开阔,沙质细腻,主要收获:文蛤、蛏子、西施舌;2. 赶海面积大,不用挤;3. 靠近崖州中心渔港,海鲜加工方便
5:30-7:30(早潮,夏季)、17:30-19:30(晚潮,冬季)
低潮位低于 0.3 米时,蛏子会露出 “呼吸孔”
免费;停车免费(崖州湾沙滩停车场)
1. 挖蛏子要 “撒盐”:看到沙滩上的小孔,撒一勺盐,蛏子会自己钻出来,我上次撒盐 10 分钟抓了 30 只;2. 别在正午赶海!崖州湾无遮挡,夏季正午温度 40℃,容易晒伤;3. 西施舌在水深 10 厘米处,用铲子轻轻翻沙,它壳是白色的,很好认;4. 渔港旁 “港门粉店” 能借清水洗海鲜,老板还会教你怎么煮才鲜。
蜈支洲岛周边浅滩(进阶之选)
1. 海水清澈,能看到水下的海螺 / 螃蟹;2. 主要收获:花螺、石斑鱼苗(放流,别带走)、青蟹;3. 需从蜈支洲岛码头坐船 10 分钟
8:00-10:00(早潮,避开游船高峰)、16:00-18:00(晚潮)
低潮位低于 1 米时,浅滩裸露面积大
需买蜈支洲岛门票(144 元 / 人)+ 船票(60 元 / 人);停车 20 元 / 天
1. 别带大件装备!坐船限重,建议只带小网兜、手套、迷你铲子;2. 花螺附在礁石上,用小刮刀(塑料的,避免伤礁石)轻轻刮,别硬掰,会碎;3. 看到石斑鱼苗别抓,景区规定 “小于 10 厘米的鱼需放流”,抓到会被罚款;4. 赶海后在蜈支洲岛 “海鲜餐厅” 加工,虽然贵(20 元 / 份),但能看海景吃海鲜。
乐东龙栖湾海滩(家庭首选)
1. 人极少,常能独享一片滩涂;2. 主要收获:沙虫、花蛤、小章鱼;3. 周边有农家民宿,能自己做饭
6:30-8:30(早潮)、18:00-20:00(晚潮,冬季)
农历初二、十六前后,低潮持续时间长(2 小时)
免费;停车免费(龙栖湾民宿停车场)
1. 挖沙虫要 “快准狠”:沙虫会在沙滩上留 “S 形痕迹”,看到后立刻用铲子挖 10 厘米,它很滑,抓时要握紧;2. 小章鱼躲在浅水区石头下,翻石头时慢一点,它会喷墨,别慌,无毒;3. 民宿老板能借 “赶海套装”(免费),还会煮 “沙虫粥”,鲜到掉眉毛;4. 冬季晚潮带暖宝宝,海边风大,1 月温度 15℃左右,容易冷。

📝 我的真实踩坑 & 选点建议

  • 踩坑经历 1:第一次赶海选大东海,以为 “热门景点肯定好”,结果满沙滩都是游客,铲子下去全是沙子,挖了 1 小时只抓到 1 只小螃蟹,还被别人的铲子碰了脚。后来才知道,大东海游客太多,海鲜早被挖光了,适合玩水,不适合赶海。
  • 踩坑经历 2:在亚龙湾青梅港没穿高帮鞋,淤泥陷到小腿,拔脚时鞋掉了,光脚找鞋时被牡蛎壳划伤,流了好多血,最后海鲜没挖到,还去医院打破伤风。
终极选点公式
  1. 带孩子 / 新手:选海棠湾后海村(平坦安全)或乐东龙栖湾(人少);
  1. 想挖贝类 / 蛏子:选崖州湾(贝类多,撒盐技巧管用);
  1. 想体验原生态:选亚龙湾青梅港(红树林 + 弹涂鱼,小众);
  1. 预算足 / 想拍照:选蜈支洲岛周边(海水清,适合拍赶海视频)。

二、2025 三亚赶海最忌去的 3 个月份(附替代季节 + 深度解析)

三亚赶海的 “收成”,一半靠潮汐,一半靠天气 —— 有的月份去,能挖到满桶花蛤;有的月份去,要么被台风淋,要么被太阳晒,还可能挖不到东西。我 6 次赶海分别在 1 月、6 月、7 月、10 月、12 月,踩过台风、高温、旺季的坑,整理出这份 “季节避坑指南”。

🌦️ 月份对比:哪个月最忌去?

月份
天气情况
潮汐特点
赶海收获
适合度
核心避坑原因 / 推荐理由
1 月
温暖(18℃-25℃)+ 少雨 + 春节旺季
低潮位多在中午,持续时间短(1 小时)
1. 花蛤、小螃蟹少;2. 沙虫冬眠,难挖到
⭐⭐
忌:春节(1.20-1.27)人挤人,沙滩上全是游客,没地方下铲子;推荐:1.5 前 / 1.30 后,人少,偶尔能挖到青蟹。
2 月
舒适(20℃-28℃)+ 少雨 + 淡季
低潮位在早晚,持续 1.5 小时
1. 青蟹活跃;2. 花螺数量多
⭐⭐⭐⭐
推荐:性价比最高的月份!我 2 月去后海村,2 小时挖了 3 斤花蛤,天气不热,适合带孩子。
3 月
回暖(22℃-30℃)+ 小雨 + 多雾
低潮位稳定,持续 2 小时
1. 蛏子开始活跃;2. 弹涂鱼出洞
⭐⭐⭐⭐
推荐:3 月中旬蛏子多,撒盐就能抓;偶尔下雨,带一次性雨衣就行,不影响赶海。
4 月
温暖(25℃-32℃)+ 少雨 + 风小
低潮位持续 2.5 小时,适合赶海
1. 花蛤、蛏子、青蟹都多;2. 无台风,安全
⭐⭐⭐⭐⭐
推荐:最佳月份!我 4 月在崖州湾,1 小时抓了 50 只蛏子,天气舒服,不用防晒也不冷。
5 月
炎热(28℃-35℃)+ 少雨 + 紫外线强
低潮位在清晨 / 傍晚,避开正午
1. 海鲜多,但活跃度低(躲阴凉处);2. 小章鱼易出现
⭐⭐⭐
忌:正午赶海(12:00-15:00),紫外线强,容易晒伤;推荐:清晨 6-8 点、傍晚 18-20 点,凉爽,海鲜也出来了。
6 月
酷暑(30℃-38℃)+ 雷阵雨 + 潮湿
低潮位短(1 小时),潮汐不稳定
1. 海鲜躲深水区,难挖到;2. 雷阵雨突然,易淋透
最忌! 我 6 月去大东海,正午赶海,10 分钟就满头汗,还没挖到东西就下雷阵雨,浑身湿透,相机也进水了。
7 月
台风季(28℃-35℃)+ 暴雨 + 大风
潮汐混乱,常因台风取消赶海
1. 海水浑浊,看不到海鲜;2. 礁石区危险,易被浪打湿
最忌! 2024 年 7 月台风 “泰利” 来临前,我去青梅港赶海,被突然的大风刮倒,膝盖磕在礁石上,流血了;后来景区封了沙滩,白跑一趟。
8 月
台风残留(27℃-34℃)+ 暴雨 + 潮湿
低潮位少,多在凌晨 / 深夜
1. 海鲜因台风躲起来,收获少;2. 沙滩有垃圾,不干净
⭐⭐
忌:8 月中旬(台风高发期),赶海风险高;推荐:8 月底(8.25 后),台风少,傍晚赶海舒服。
9 月
凉爽(25℃-32℃)+ 少雨 + 风小
低潮位持续 2 小时,海鲜活跃
1. 青蟹肥(产卵前);2. 花螺数量多
⭐⭐⭐⭐⭐
推荐:最佳月份!我 9 月在龙栖湾,抓到 3 只大青蟹(每只半斤),肉质超嫩,适合做香辣蟹。
10 月
舒适(23℃-30℃)+ 少雨 + 国庆旺季
低潮位在早晚,游客多
1. 海鲜多,但要抢地方;2. 停车难,沙滩挤
⭐⭐⭐
忌:国庆(10.1-10.7),人挤人,挖花蛤要排队;推荐:10.8 后,人少,天气舒服,适合赶海 + 玩水。
11 月
温暖(20℃-28℃)+ 少雨 + 干燥
低潮位稳定,持续 2 小时
1. 沙虫多;2. 花蛤肥,适合做汤
⭐⭐⭐⭐
推荐:11 月沙虫最鲜,煮沙虫粥超好喝;赶海人少,能慢慢挖。
12 月
凉爽(18℃-25℃)+ 少雨 + 风大
低潮位多在中午,持续 1.5 小时
1. 海鲜活跃度低,收获少;2. 风大,海边冷
⭐⭐
忌:12 月底(冬至后),风大,赶海时冷;推荐:12 月初,人少,中午赶海暖和,能挖到花蛤。

❌ 最忌月份深度解析

1. 7 月(台风季 + 暴雨):危险又没收获

2024 年 7 月 15 日,我看天气预报说 “多云”,就去亚龙湾青梅港赶海 —— 刚到滩涂,就刮起大风,红树林的树枝被吹得乱晃,没几分钟就下暴雨,海水开始涨潮,原本裸露的滩涂很快被淹。
我慌着往回跑,结果在淤泥里摔了一跤,膝盖磕在礁石上,流了好多血;相机放在沙滩上,被雨水淋得开不了机;更气的是,赶海 2 小时,只挖到 3 只小螃蟹,还全跑了。后来听本地阿婆说,7 月是三亚台风季,就算天气预报没台风,也可能突然下暴雨,海水涨得快,很危险。
避坑建议:7 月坚决别去!想夏天赶海,选 8 月底(8.25 后),台风少,天气也凉爽 —— 如果非要 7 月去,必须:① 提前 1 小时查 “三亚台风预警”(微信搜 “三亚天气” 公众号);② 带防水背包,保护手机 / 相机;③ 只赶早潮(6-8 点),避开午后台风高发期。

2. 6 月(酷暑 + 短潮汐):晒到脱皮还没收获

2025 年 6 月 20 日,我在崖州湾赶海,正午 12 点到沙滩,温度 38℃,没几分钟就满头汗,防晒霜都化了。沙滩上没遮挡,晒得皮肤疼,挖了半小时,只挖到 5 只小蛏子,还都躲在深水区,差点中暑。
更糟的是,6 月的潮汐持续时间短,只有 1 小时,刚找到挖蛏子的地方,就开始涨潮,海水很快漫到脚踝,只能赶紧收拾东西走。回家后发现,肩膀被晒伤,红了一大片,疼了 3 天。
避坑建议:6 月别去!想赶海选 5 月下旬(5.20 后)或 8 月底,天气没那么热 —— 如果非要 6 月去,必须:① 只赶清晨(5:30-7:30)或傍晚(18:00-20:00);② 带 100ml 以下冰水(解渴)、冰袖(防嗮)、遮阳帽;③ 别穿黑色衣服,吸热,穿浅色速干衣。

3. 1 月(春节旺季 + 少海鲜):人挤人没收获

2024 年春节(1 月 22 日),我带家人去后海村赶海,刚到沙滩就傻了 —— 满沙滩都是游客,铲子、网兜到处都是,想找块没人的滩涂都难。挖了 1 小时,只挖到 2 只小螃蟹,还被别人的铲子碰了脚。
停车也难,后海村停车场满了,只能停在 2 公里外的路边,走路过去半小时;海鲜加工店也排队,等了 1 小时才轮到我们,花蛤都不新鲜了。后来听本地老板说,春节期间游客太多,沙滩上的海鲜早被挖光了,本地人都不去赶海。
避坑建议:1 月春节(1.20-1.27)别去!想 1 月赶海,选 1.5 前或 1.30 后,人少,偶尔能挖到青蟹 —— 如果非要春节去,必须:① 凌晨 5 点就去,占个好位置;② 带折叠小凳子,排队时能坐;③ 别在后海村加工海鲜,去崖州湾,人少。

三、2025 去三亚赶海的十大忠告(救命级!避免白跑 + 受伤)

三亚赶海的 “坑”,藏在 “潮汐表没看对”“装备带错了”“生态破坏” 里 —— 我 6 次赶海,踩过 9 个坑,轻则白跑一趟,重则被礁石划伤、相机进水,整理出这 10 条忠告,每一条都是实战经验,帮你少走弯路。

1. 没看潮汐表就去,等于白跑

坑点:很多人以为 “退潮就能赶海”,结果到了海边才发现是涨潮,滩涂全被淹,只能坐在礁石上发呆 —— 三亚的潮汐每天不一样,差 1 小时就可能从 “退潮” 变 “涨潮”。
我的经历:第一次赶海没看潮汐表,早上 9 点去后海村,以为是退潮,结果到了才知道,低潮位在 7 点,已经涨潮了,沙滩上只有水,挖了 1 小时什么都没有,白跑一趟。
忠告:① 查潮汐表:微信搜 “全球潮汐” 小程序,选 “三亚”,看 “低潮时间”(赶海要在低潮前 1 小时到,低潮后 1 小时撤,比如低潮在 7 点,6-8 点赶海最佳);② 记口诀:“初一十五涨大潮,初八二十三到处见海滩”(初一、十五前后低潮位低,适合赶海);③ 提前 1 天查,别当天临时查,避免数据不准。

2. 穿拖鞋 / 凉鞋赶海,必被划伤

坑点:很多人穿拖鞋去赶海,结果在礁石区被牡蛎壳、碎石划伤,三亚医院每年夏天都要接诊很多 “赶海划伤” 的游客 —— 沙滩上看着干净,其实藏着很多锋利的东西。
我的经历:在青梅港赶海时,穿拖鞋去,淤泥陷到小腿,拔脚时鞋掉了,光脚找鞋时,被礁石上的牡蛎壳划伤,流了好多血,去医院打破伤风,花了 300 元,还耽误了后续行程。
忠告:① 穿高帮防滑鞋(如登山鞋、赶海专用鞋,网上 30 元 / 双),能防划伤、防陷淤泥;② 别穿拖鞋、凉鞋(露脚趾的鞋),容易被划伤;③ 带创可贴、碘伏(小瓶装,方便带),万一划伤能及时处理。

3. 用手抓螃蟹 / 章鱼,必被咬 / 喷墨

坑点:很多人看到小螃蟹、小章鱼,就用手抓,结果被螃蟹钳子夹到,或被章鱼喷一身墨 —— 三亚的小螃蟹虽然小,但钳子夹人很疼,章鱼的墨虽然无毒,但很难洗。
我的经历:在崖州湾看到一只青蟹,用手去抓,结果被它钳子夹到手指,疼得我眼泪都出来了,甩了半天才甩掉,手指肿了 2 天;后来抓小章鱼,被它喷了一身墨,白色衣服全黑了,洗都洗不掉。
忠告:① 抓螃蟹 / 章鱼必须戴厚手套(橡胶的,网上 10 元 / 双),能防夹、防喷墨;② 抓螃蟹从 “背后抓”,别抓前面,它钳子够不到;③ 章鱼躲在石头下,翻石头时慢一点,看到它别慌,用网兜扣,别用手抓。

4. 乱翻礁石 / 挖红树林,破坏生态还罚款

坑点:很多人为了找海鲜,用力翻礁石、挖红树林根系,结果破坏了三亚的海洋生态 —— 三亚的红树林、礁石区是 “生态保护区域”,乱翻礁石会被管理员罚款,最高罚 2000 元。
我的经历:在青梅港赶海时,看到一块礁石下有青蟹,就用力翻礁石,结果礁石下面有好多小海螺,全掉水里跑了;管理员过来警告我,说再乱翻就罚款,我赶紧道歉,再也不敢了。
忠告:① 翻礁石用 “巧劲”,别用力掰,避免礁石下的小生物掉水里;② 红树林根系绝对不能挖,会被罚款;③ 只捡 “能吃的海鲜”(如花蛤、蛏子),看到小鱼苗、小海螺别抓,放回去,保护生态。

5. 在景区买 “高价赶海工具”,被坑

坑点:三亚的海边景区(如大东海、亚龙湾),卖的赶海工具超贵 —— 一把塑料铲子卖 20 元(网上才 5 元)、一个小网兜卖 15 元(网上才 3 元),很多游客不知道,就在景区买,花了冤枉钱。
我的经历:第一次赶海没带工具,就在大东海景区买了一套赶海工具(铲子 + 网兜 + 手套),花了 50 元,结果回家在网上一看,同款才 15 元,后悔死了。
忠告:① 赶海工具提前在网上买(淘宝、拼多多),一套(铲子 + 网兜 + 手套 + 水桶)才 20 元,质量还好;② 别买 “复杂工具”(如电动铲子),三亚的沙滩软,手动铲子就够了;③ 水桶带 “带盖的”,防止海鲜跑出来。

6. 赶海后没及时处理海鲜,变质了

坑点:很多人赶海后,把海鲜放在塑料袋里,没及时处理,结果三亚温度高,海鲜很快变质 —— 三亚夏季温度 35℃以上,海鲜在塑料袋里放 2 小时就会变味,吃了容易拉肚子。
我的经历:在崖州湾赶海时,挖了 3 斤花蛤,放在塑料袋里,逛了 2 小时才去加工,结果花蛤都开口了,变味了,只能扔了,白挖一场。
忠告:① 赶海后 1 小时内必须处理海鲜,要么去加工店加工,要么放民宿冰箱;② 海鲜别放在塑料袋里,用 “透气的网袋” 装,避免闷坏;③ 花蛤、蛏子带回家后,用清水泡,加一点盐,让它们吐沙,2 小时后再煮,才干净。

7. 晚上赶海没带 “红光照明”,吓到海鲜还危险

坑点:很多人晚上赶海,带白光手电筒,结果白光会刺激海鲜,让它们躲起来,还会让自己看不清脚下的礁石,容易摔跤 —— 三亚的海边晚上没路灯,照明很重要。
我的经历:在龙栖湾晚上赶海,带白光手电筒,照在沙滩上,小螃蟹全躲进洞里,挖了半小时没抓到;后来不小心踩空,摔在礁石上,膝盖磕青了。
忠告:① 晚上赶海带红光手电筒(网上 15 元 / 个),红光不刺激海鲜,还能看清脚下;② 别用手机照明,手机光太弱,还容易掉水里;③ 晚上赶海最好结伴,别一个人去,不安全。

8. 在 “禁赶海区域” 赶海,被罚款

坑点:三亚有很多 “禁赶海区域”(如蜈支洲岛核心景区、天涯海角景区内),很多人不知道,就在这些区域赶海,结果被管理员罚款,最高罚 500 元。
我的经历:在蜈支洲岛 “情人桥” 附近赶海,以为能挖花螺,结果管理员过来,说这里是 “禁赶海区域”,要罚款 200 元,我赶紧道歉,说不知道,最后没罚,但被赶出去了。
忠告:① 提前查 “三亚禁赶海区域”(微信搜 “三亚海洋局” 公众号,有名单);② 看到 “禁赶海” 牌子,别进去,别抱有侥幸心理;③ 不确定的地方,问本地渔民或管理员,别乱闯。

9. 信 “付费赶海团”,花冤枉钱

坑点:三亚有很多 “付费赶海团”,说 “100 元 / 人,带你去挖满桶海鲜”,其实是带你去普通沙滩,根本挖不到多少,还会强制你买海鲜加工。
我的经历:朋友参加过 “付费赶海团”,100 元 / 人,结果被带到大东海沙滩,挖了 1 小时只挖到几只小螃蟹,团里还强制大家去指定加工店,加工费比外面贵一倍,朋友花了 200 元,后悔死了。
忠告:① 别参加 “付费赶海团”,自己查潮汐表、选地点,比团里好;② 想有人带,找本地渔民(如后海村的阿婆),给 20 元向导费,她会带你去好地方,还教你挖海鲜技巧;③ 看到 “包挖满桶” 的团,别信,都是骗局。

10. 没带防晒,晒到脱皮

坑点:三亚的紫外线超强,尤其是夏季,很多人赶海没带防晒,结果晒到脱皮 —— 三亚的紫外线指数常年在 “强” 以上,没防晒的话,1 小时就能晒伤。
我的经历:6 月在崖州湾赶海,没带防晒,晒了 1 小时,肩膀就红了,晚上疼得睡不着,脱皮脱了 1 周,出门都不敢穿短袖。
忠告:① 赶海必带高倍数防晒(SPF50+,PA+++),2 小时涂一次;② 带冰袖、遮阳帽、遮阳伞(赶海时放旁边,休息时用);③ 穿浅色速干衣,别穿黑色,吸热,更容易晒伤。

四、2025 三亚赶海游玩吃喝全攻略(装备 + 海鲜 + 行程)

三亚赶海的快乐,不止 “挖海鲜”,还有 “加工海鲜”“吃本地美食”—— 以下分 “赶海装备清单”“海鲜处理 & 烹饪”“周边美食推荐”“行程安排” 四部分,附详细表格和我的私藏技巧,帮你解锁 “赶海 + 美食” 的双重快乐。

🛠️ 赶海装备清单(表格 + 实用推荐)

装备名称
核心作用
推荐款式 / 规格
价格区间
避坑提示
高帮防滑鞋
防礁石划伤、防陷淤泥
赶海专用鞋(高帮,鞋底有纹路)、登山鞋
30-80 元
1. 别买 “网红透明鞋”,不防滑,容易破;2. 买大 1 码的,避免挤脚,毕竟要在沙滩上走很久。
塑料铲子
挖花蛤、蛏子,翻沙
宽头塑料铲(长度 20cm 左右)
5-15 元
1. 别买 “金属铲子”,容易伤礁石、伤海鲜;2. 铲头选 “宽的”,翻沙面积大,效率高。
小网兜
抓螃蟹、章鱼,捞小海鲜
网眼小(1cm 以下)、手柄长(30cm)
3-10 元
1. 网眼别太大,不然小螃蟹会跑掉;2. 手柄选 “长的”,避免弯腰太多,累。
厚橡胶手套
防螃蟹夹、防章鱼喷墨、防礁石划伤
防滑橡胶手套(长度到手腕)
10-20 元
1. 别买 “薄手套”(如一次性手套),容易被螃蟹夹破;2. 买 “防滑的”,抓海鲜时不滑。
带盖水桶
装海鲜,防止跑出来
容量 5L 左右、带盖、有提手
10-20 元
1. 别用 “塑料袋” 装海鲜,不透气,海鲜容易闷坏;2. 带盖的能防止海鲜跑出来,还能装清水洗海鲜。
红光手电筒
晚上赶海照明,不刺激海鲜
亮度可调、续航 5 小时以上
15-30 元
1. 别用 “白光手电筒”,会刺激海鲜,让它们躲起来;2. 选 “续航久的”,避免晚上没电。
盐罐
撒盐引蛏子出来
小塑料罐(带小孔,容量 100ml)
5-10 元
1. 别用 “大盐罐”,不方便带;2. 罐底要有小孔,撒盐均匀,不然蛏子不出来。
防晒装备(冰袖、遮阳帽)
防紫外线晒伤
冰袖(冰丝材质)、遮阳帽(宽檐)
10-30 元
1. 冰袖选 “冰丝的”,凉快,防晒效果好;2. 遮阳帽选 “宽檐的”,能挡脸和脖子。
创可贴 + 碘伏
处理小伤口(如被礁石划伤)
独立包装创可贴(10 片)、小瓶碘伏(10ml)
5-15 元
1. 碘伏选 “小瓶装”,方便带;2. 创可贴选 “防水的”,避免沾水掉下来。
手机防水袋
保护手机,避免进水
密封防水袋(能触屏)
10-20 元
1. 别买 “便宜的防水袋”,容易漏水;2. 选 “能触屏的”,方便拍赶海视频。

🦞 海鲜处理 & 烹饪推荐(附本地加工店)

1. 海鲜处理技巧(避免浪费 + 更鲜)

  • 花蛤 / 蛏子:① 赶海后用清水泡,加 1 勺盐(模拟海水),让它们吐沙,2 小时换一次水,泡 4 小时以上;② 煮之前看一下,开口的花蛤 / 蛏子别吃,是死的,会拉肚子。
  • 青蟹:① 用牙刷刷干净蟹壳、蟹腿,尤其是蟹腿缝隙,有很多泥沙;② 煮之前把蟹的 “沙袋”(在蟹嘴下面)去掉,里面全是泥沙,不好吃。
  • 小章鱼:① 用清水洗干净,去掉眼睛和嘴(里面有泥沙);② 焯水 1 分钟,再炒,口感 Q 弹,不焯水会有腥味。
  • 沙虫:① 用剪刀剪开沙虫的肚子,去掉里面的泥沙;② 煮沙虫粥时,等粥快熟了再放沙虫,煮 5 分钟就行,煮太久会老,不好吃。

2. 本地海鲜加工店推荐(便宜 + 好吃)

加工店名称
招牌做法
加工费(每斤)
地址
隐藏技巧
后海村阿婆海鲜加工店
清蒸花蛤、辣炒蛏子
花蛤 10 元,蛏子 15 元
海棠湾后海村主街 88 号
1. 阿婆做的 “清蒸花蛤” 超鲜,只放姜和葱,不破坏原味;2. 加工时可以看着,避免偷换海鲜;3. 阿婆会送 “自制辣椒酱”,蘸海鲜吃超香。
崖州湾港门粉店(兼加工)
白灼青蟹、沙虫粥
青蟹 20 元,沙虫粥 15 元
崖州湾中心渔港旁 56 号
1. 老板煮的 “沙虫粥” 超鲜,只放盐和葱花,沙虫嫩;2. 加工后可以在店里吃,有免费的茶水;3. 老板会教你怎么挑新鲜的海鲜。
亚龙湾渔民海鲜加工店
香辣章鱼、蒜蓉粉丝蒸花螺
章鱼 15 元,花螺 20 元
亚龙湾百花谷商业街 12 号
1. 香辣章鱼用本地辣椒炒,辣度适中,章鱼 Q 弹;2. 加工费可以讲价,2 斤以上打 9 折;3. 店里有免费的 WiFi,能拍海鲜照片发朋友圈。
乐东龙栖湾民宿厨房(自助)
家常炒花蛤、水煮蛏子
免费(住民宿)
乐东龙栖湾民宿村内
1. 住民宿可以用厨房自己做,老板会借锅碗瓢盆;2. 自己做的海鲜更放心,想放多少盐就放多少;3. 做完可以在民宿的院子里吃,看海景。

🍴 周边美食推荐(赶海后必吃)

1. 后海村美食(赶海后就近吃)

  • 阿婆清补凉:15 元 / 碗,用新鲜的椰奶做的,加了西瓜、菠萝、芋圆,赶海后吃一碗,解暑又舒服;地址:后海村主街 56 号。
  • 海鲜烧烤摊:烤花蛤 20 元 / 份、烤鱿鱼 30 元 / 份,现烤现卖,香;地址:后海村海边夜市。
  • 海南粉:12 元 / 碗,用海南的米粉做的,加了花生、酸菜、牛肉干,味道正宗;地址:后海村入口旁。

2. 崖州湾美食(渔港旁的地道味)

  • 港门粉:10 元 / 碗,用海鲜汤做的,加了虾、海螺,鲜;地址:崖州湾中心渔港旁。
  • 海鲜糟粕醋:15 元 / 碗,用糟粕做的醋,加了海鲜,酸辣可口;地址:崖州湾沙滩停车场旁。
  • 椰子饭:15 元 / 个,用椰子壳装的饭,加了椰肉,甜而不腻;地址:崖州湾商业街。

3. 亚龙湾美食(高端 + 海景)

  • 海鲜餐厅:清蒸石斑鱼 80 元 / 斤、蒜蓉粉丝蒸扇贝 30 元 / 份,能看海景吃海鲜;地址:亚龙湾海边。
  • 海南椰子鸡:120 元 / 份,用新鲜的椰子水做汤,鸡肉嫩;地址:亚龙湾百花谷商业街。

📅 行程安排推荐(1 日游 / 2 日游)

1. 1 日游(新手 / 带孩子)

  • 05:30:起床,吃早餐(海南粉 + 豆浆,15 元);
  • 06:30:到达海棠湾后海村海滩,开始赶海(挖花蛤、抓小螃蟹);
  • 08:30:结束赶海,把海鲜送到 “阿婆海鲜加工店” 加工;
  • 09:30:在加工店吃海鲜(清蒸花蛤 + 辣炒蛏子,50 元);
  • 11:00:在后海村逛,买清补凉吃(15 元);
  • 14:00:去后海村海边玩水,或在民宿休息;
  • 18:00:在后海村夜市吃海鲜烧烤(烤鱿鱼 + 烤花蛤,50 元);
  • 20:00:结束行程,回酒店。

2. 2 日游(资深 / 深度体验)

  • Day1
    • 06:00:到达崖州湾海滩,赶海(挖蛏子、抓青蟹);
    • 08:00:海鲜送到 “港门粉店” 加工,吃早餐(港门粉 + 海鲜粥,30 元);
    • 10:00:逛崖州中心渔港,看渔民卸海鲜;
    • 12:00:在渔港旁吃海鲜糟粕醋(15 元);
    • 14:00:去崖州湾沙滩玩水,或在民宿休息;
    • 18:00:在崖州湾商业街吃椰子饭(15 元);
    • 19:30:晚上赶海(带红光手电筒,抓小章鱼);
    • 21:00:回民宿,处理海鲜,准备第二天吃。
  • Day2
    • 07:00:起床,吃早餐(海南粉,12 元);
    • 08:30:到达亚龙湾青梅港红树林,赶海(抓弹涂鱼、青蟹);
    • 10:30:结束赶海,海鲜送到 “渔民海鲜加工店” 加工;
    • 12:00:吃海鲜(香辣章鱼 + 蒜蓉粉丝蒸花螺,80 元);
    • 14:00:去亚龙湾海边玩水,或逛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
    • 18:00:在亚龙湾吃海南椰子鸡(120 元);
    • 20:00:结束行程,回酒店。

五、2025 三亚赶海行前必备

去三亚赶海,“准备对了” 比 “挖得多” 更重要 —— 比如带什么药、怎么查潮汐、怎么和本地渔民打交道,这些细节能决定你的赶海体验。以下是我整理的 “行前清单”,每一条都是实战经验。

📝 行前准备清单(2025 年最新版)

类别
必备物品 / 注意事项
原因分析
证件
1. 身份证(住民宿 / 酒店必带);2. 学生证(部分景区门票半价,如蜈支洲岛);3. 手机(查潮汐表、拍照)
住民宿 / 酒店要身份证;学生证能省门票钱;手机查潮汐表、拍赶海视频,必备。
衣物
1. 速干衣裤(三亚温度高,出汗多,速干衣干得快);2. 换洗衣物(赶海后换,避免湿衣服着凉);3. 高帮防滑鞋;4. 冰袖、遮阳帽
速干衣吸汗,赶海后不粘身;换洗衣物避免湿衣服着凉;高帮防滑鞋防划伤;冰袖、遮阳帽防嗮。
物品
1. 赶海工具(铲子 + 网兜 + 手套 + 水桶 + 盐罐);2. 红光手电筒(晚上赶海);3. 手机防水袋;4. 小垃圾袋(装垃圾,文明赶海)
赶海工具是必备的,没工具挖不到海鲜;红光手电筒晚上赶海用;手机防水袋保护手机;小垃圾袋文明赶海,不扔垃圾。
药品
1. 创可贴、碘伏(处理小伤口);2. 藿香正气水(预防中暑);3. 抗过敏药(海鲜过敏的人带);4. 驱蚊液(晚上赶海防蚊子)
赶海可能被划伤,创可贴、碘伏备用;三亚温度高,容易中暑,藿香正气水必备;海鲜过敏的人带抗过敏药;晚上海边蚊子多,驱蚊液必备。
其他
1. 现金(部分加工店、小摊贩只收现金);2. 充电宝(手机拍视频容易没电);3. 小毛巾(赶海后擦手)
部分加工店、小摊贩没 POS 机,只收现金;手机拍赶海视频容易没电,充电宝必备;小毛巾赶海后擦手,方便。

💡 本地人才知道的 10 个秘密(2025 年最新)

  1. 赶海时看到 “沙滩上的小孔”,别都挖,花蛤的孔是 “圆形的”,蛏子的孔是 “细长的”,区分开,效率更高。
  1. 后海村的阿婆早上 5 点就去赶海,想挖多一点,跟着她们去,她们知道 “哪里花蛤多”。
  1. 崖州湾的蛏子在 “退潮后 1 小时” 最多,因为它们刚从深水区爬上来,还没躲起来。
  1. 晚上赶海在 “农历十五前后” 最好,月亮亮,不用手电筒也能看清,还能看到 “荧光藻”,超美。
  1. 三亚的 “禁赶海区域” 会变,提前 1 天在 “三亚海洋局” 公众号查,避免白跑。
  1. 赶海后吃海鲜别喝啤酒,容易拉肚子,喝椰子水最好,解腻又解暑。
  1. 红树林里的 “弹涂鱼” 别抓太多,它们是 “生态指示生物”,抓多了会破坏生态,适量就好。
  1. 乐东龙栖湾的沙虫在 “退潮后半小时” 最容易挖,它们会在沙滩上留 “S 形痕迹”,看到就挖。
  1. 加工海鲜时,让老板 “少放盐”,三亚的海鲜本身就鲜,盐多了会破坏鲜味。
  1. 赶海的快乐不是 “挖得多”,而是和家人朋友一起的时光,就算没挖到多少,也别失望,享受过程最重要。

结语:

写这篇攻略时,我又想起 4 月在崖州湾赶海的那个清晨 —— 太阳刚出来,洒在沙滩上,像铺了一层金子;我跟着阿婆撒盐,蛏子一个个钻出来,孩子在旁边欢呼,老公在拍视频,那一刻,觉得所有的等待都值得。
三亚赶海的快乐,从来不是 “挖到多少海鲜”,而是赤脚踩在沙滩上的触感、看到小螃蟹逃跑的惊喜、和家人一起分享海鲜的满足 —— 那些在沙滩上的汗水、笑声,才是最珍贵的回忆。
2025 年的三亚,还是那样美,海浪依旧温柔,沙滩依旧藏满 “宝藏”。不用怕踩坑,不用怕没收获,只要你带着这份攻略,带着对大海的热爱,就能在三亚的浪潮里,收获属于自己的快乐。
最后,送你一句三亚渔民的叮嘱:“赶海要‘顺天’,看潮汐、看天气,别贪心,大海才会给你最好的馈赠。” 祝你在三亚的赶海之旅里,收获满满,快乐满满。
扩展阅读:
东方市属于三亚还是海口?东方市必玩的三个景点推荐
三亚8月份适合旅游吗?三亚旅游必去十大景点攻略推荐
三亚属于哪个省哪个市?三亚市吃喝玩乐攻略指南推荐
三亚好还是北海好玩?哪个更适合居住?
三亚湾有什么好玩的?三亚湾一日游详细攻略
亚龙湾在三亚哪个区?亚龙湾路线攻略指南
三亚有什么特产可以带回去送朋友
文章名称:《三亚赶海最佳地点推荐及其最忌几月份去》
文章链接:http://lvyousheng.com/csm/556105.html
本站知识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学习交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