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广袤的大地上,古塔星罗棋布,现存数量多达2000余座。然而,在山西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有一座古塔尤为引人注目,它便是被誉为“世界木塔之王”的应县木塔。2016年,这座古老而高大的木构塔式建筑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的木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名扬四海。
一、谚语引路,探寻古塔芳容
提及应县木塔,不得不提一句在民间流传甚广的谚语:“沧州狮子应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正是这句谚语,激发了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对应县木塔的浓厚兴趣。应县,在辽代时称作应州,是后晋割让给辽国的燕云十六州之一。这里地处内长城要冲,战略位置重要,历史上曾是兵家必争之地。宋辽两军在此频繁交战,为了窥测军情、弘扬佛事,这座高大木塔应运而生。
二、木塔本名,释迦塔之谜
应县木塔名声在外,以至于其原名释迦塔反而被世人淡忘。作为佛宫寺内唯一的辽代建筑遗存,释迦塔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佛宫寺坐北朝南,布局严谨,木塔巍然屹立于山门与大殿之间,成为游人瞩目的焦点。整座木塔高达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气势恢宏。全塔采用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重达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展现了古代工匠的卓越智慧与精湛技艺。
三、百年工程,艰难铸就辉煌
据史料记载,释迦塔始建于晋天福年间(公元936年-943年),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重修,工程跨越百年之久。由于当地缺乏优质木材,所有木料均需从内地长途运输而来,运输过程艰难异常。加之木塔全为木质结构,施工难度之大、耗费人力物力之巨,可想而知。然而,正是这份坚持与付出,才铸就了今天我们所见的这座千年古塔。
四、精巧结构,匠心独运之美
应县木塔分为台基、塔身、塔刹三部分,层次丰富,设计精巧。台基以青石砌筑,坚固稳重;塔身外看五层,实则九层,暗层设计巧妙;塔顶作八角攒尖式,铁制塔刹兼具避雷功能。木塔的木制结构更是其精髓所在,每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木柱间巧妙运用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复梁式木架。匠人们还充分利用传统建筑技巧,在木塔中共使用了54种形态各异的斗拱,既增强了木塔的稳定性,又使其美观大气,巧夺天工。
五、塔内探秘,佛像文物共赏
踏入塔门,便进入了这座古塔的内部世界。每层塔室都安置有佛像,结构复杂,令人叹为观止。底层尤为特别,重檐回廊、藻井华丽,佛坛上供奉着约11米高的释迦牟尼金身塑像,面目端庄,光彩照人。四周内槽墙壁上绘有六尊如来佛像,色彩鲜艳,飞天画像活泼丰满,神采奕奕,堪称壁画佳作。值得一提的是,1974年整修塔内塑像时,工作人员还意外发现了一大批珍贵文物,包括辽代刻经、写经和木板套色绢质佛像等,为研究我国印刷工艺的发展和辽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状况提供了宝贵资料。
六、历经沧桑,依然屹立不倒
应县木塔矗立在晋北大地已有960多年,历经无数酷暑严寒、风雨雷电以及地震的侵袭,却依然壁立广漠,坐视苍穹。这座古塔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承载了无数人的记忆与情感。如今,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木塔仅开放第一层供游客参观。然而,即便无法登临塔顶,我们依然可以想象古人登临塔顶、凭栏远眺时的惬意与豪情。
七、麻燕绕塔,生态与古塔共融
每年清明时节,麻燕北归,它们喜欢在高大的应县木塔中筑巢安居。这些喜高的生灵为古塔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同时也为木塔带来了保护。麻燕在塔内栖息繁衍,有效防止了虫蛀的发生。立秋之后,天气渐凉,麻燕南归。每当此时,人们总会回想起四月槐花盛开时节的盛景:檐下风铃叮咚作响,千万只麻燕如黑云般绕塔而飞,构成一幅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应县木塔,这座千年古塔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它不仅是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守护这座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继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