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大理东莲花村——最美村寨里的马帮传奇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米汤河畔,东莲花村枕山面水,景色清幽。村子早在明清时期就因繁荣的马帮而声名远扬,民国时期更是商旅如织,素有“小上海”之称。2020年,凭借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东莲花村入选“全国最美村寨”。

发源于云南高原哀牢山下的红河,被当地彝族人亲切地称为“额骨阿宝”,意为“一条弯弯曲曲的父亲河”。它与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简称巍山县)的一条条山岭亲密拥抱,在滇西南播下人类文明的种子,然后豪迈地向东南奔往越南境内,最终在北部湾融入浩瀚的南海。

大理州巍山县东北部的永建镇,首先敞开胸怀迎接红河的到来,因此享有“红河源头第一镇”之称。此镇的东莲花村,历史悠久,拥有保存完好的古建筑以及灿烂的马帮文化,堪称一方民族文化的点睛之笔。

泰国王室的贵宾

东西北三面靠山的永建镇,中部为坦平如砥、田畴纵横的巍山坝子。该镇以西不到十公里的田野,地势较低、水丰地肥,是当地村民种藕之处。夏日里,这里连天的莲花簇拥着座座农舍民居,因而得名“东莲花村”。

按常理讲,这里的村民似乎应该安闲度日,享受桃源般的静谧与安宁。然而,此村却是走南闯北的滇西南马帮重要据点。1952年,泰国国王普密蓬在皇宫里破例接见了一位华侨,他就是来自巍山县的“大马锅头(马帮首领)”——马如骥。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大马锅头,出生在东莲花村,当年他带领的庞大马帮商队,足迹遍布东南亚各国。

驾车穿过永建镇镇街,向北往东莲花村驶去。这条路通往红河源国家地质公园,也就是红河源头。一路上,哀牢山起始段龙虎山在前方横亘,山岭苍茫的浮云,如覆盖在红河源头的神秘面纱,令人浮想联翩。公路两旁,是一望无垠的田野,但几乎不见水池、荷塘,所幸东莲花的村名,多多少少给人以美好的想象。

如今,东莲花村仍保存有众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精美老建筑,浓缩着曾经马帮云集、商贾兴旺的历史。豪华的马氏家族大院的角楼、照壁,仍折射着商帮昔日的余晖。其中,建于1941 年的马如骥旧居,更是东莲花古建筑群中的典范。

马如骥旧居主院大门为砖石结构,线条挺拔的左右门柱上,嵌有一幅幅带边框的山水壁画;大门上方圆拱处,左右各有一只浮雕的仙鹤;上下三叠的门楣上,分别横列着红、蓝、白三色云朵;大门顶部呈等边三角形造型,轮廓边缘饰以雕空的云纹,其左右各有一只蹲守的石狮。

细细看来,这座大门造型十分奇特,设计别出心裁:门顶的侧面,有能够探头的明窗和狭小得难以发现的暗窗,这是在匪患猖獗年代的防范之举。明窗也叫对话窗,用以与围攻打劫的盗匪谈判,让对方放松警惕;暗窗实际上是射击孔,一旦房主感觉和解无望,无情的子弹便从这里射向猝不及防的匪首。

大马锅头的豪宅

马如骥大院的空间布局为“六合同春”,这是大理地区豪宅的典型格局。它由四幢青瓦木楼围合,四楼交角处各有一漏角天井,称为“四合五天井”,与三幢青瓦木楼和一堵照壁围成的“三坊一照壁”,共同组成两院相连的独家院落。楼下以漏角天井相通,楼上的走廊则将院落各幢房子全部连通,称为“走马串角楼”。

马如骥大院高约三米、进深约五米的大门门廊,正对着一堵高高的半封闭墙壁,与门廊之间形成一个漏角天井。这墙壁遮断了门外过往之人的视线,既是保护隐私,也给人些许曲径通幽之感。走过门廊向左转,跨过一道颇有古韵的砖石结构小门,进入“四合五天井”的北院,眼前豁然开朗。

占地约1280 平方米的马如骥大院,由北院、南院和西院三个院落组成。北院布局方正,天井面积近两百平方米。首先吸引人们目光的,是悬挂在房檐下的“明道致远”“义广财隆”两大匾牌。匾中文字为青蓝色,意在敬畏苍天。其中,“义广财隆”乃民国初期曾任云南省代理省长的由云龙所题。大院主人的深厚背景,由此可见一斑。

北院由一楼一底的中式建筑四合而成,房屋的两层重檐向天井延展。房屋的柱础、柱身、基座,天井里的花台、水缸,都雕刻有花鸟虫鱼。沿廊道绕行,只见主房、堂屋的格子门,多有透雕或圆雕的吉祥图案,临天井所有房间的门窗,多为镂雕花窗,形状、纹式各不相同。细看之下,整体工艺精细、构图协调,应该是能工巧匠的杰作。就连不起眼的漏角天井的房屋山墙上,也描绘有品位不俗的画卷,书写着意蕴不浅的诗文。

在“三坊一照壁”的南院二楼,廊道上方藻井遗存着彩绘的《三文笔》《鸡足山庄严塔》《上海街景》。其中,《上海街景》再现了当年十里洋场上海滩的风华,体现了大院主人的开阔眼界。

照壁是大理民居里最具特色的建筑元素,装饰语言与表现手法丰富,集雕刻、建筑、绘画、书法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与彩绘藻井廊道相对的,是一堵壁脊覆筒瓦、高低三滴水的高大照壁,壁上的主图是宛若仙境的水墨画,上、左、右壁框上的各体书法作品,字迹仍依稀可辨。

在北院与南院结合部的东耳房位置,建有歇山顶三重檐角楼一座。这角楼的功能显然是为了防御,但它的造型远不像一般碉楼那样粗犷、呆板,而是在典雅、优美之中隐含威严。因此,它算得上是马如骥大院乃至东莲花村的标志性建筑。

从楼上两院结合处的过厅,登上“嗄吱”作响的木梯进入角楼。这座角楼的内在布局和功能出乎人的意料。它在东莲花村所有建筑中鹤立鸡群,居高临下望去,远近村落,可尽收眼底。马如骥将豪华的会客厅设在这两面开窗、采光极佳的角楼一端,既可观景怡情,又可瞭望警戒。

对于如今的游人而言,登角楼纵览东莲花村全景,是最为赏心悦目的时刻:近看,错落有致的天井、照壁、院门,令人备感大院布局之美;远望,全村老建筑的覆顶青瓦似海洋浩瀚,翘角的屋脊如波涛朵朵。

除了马如骥大院,村里还有马如清大院、马如骐大院等,共同组成了一幅完整的民国年间乡村建筑群落画卷,令人能够充分了解这里独有的马帮文化。

与马如骥大院相距不到百米的马如清大院,建于1945 年。与马如骥大院不同的是,它那守家护院的碉楼,建在砖石结构的大门之上,门与碉浑然一体。这座三重檐、六角攒尖顶的碉楼,酷似古风盎然的亭阁。可以推测,这里曾经既是防御设施又是休闲观景之所。

在这个由东院、中院和西院组成的院落里,马鞍式的古花台蕴含着主人的马帮情怀,照壁上刻有巍山名贵花卉“朱砂兰”的浮雕,象征着主人对故乡山水的挚爱。难得的是,这里还保留着连体成排的大马厩,以及圆形砖拼的驯马场。伫立在此,当年山路上的阵阵滇马铃声,似乎仍在耳畔回响。

马如骐大院大门顶上的麒麟,既显气派,又应合主人名中的“骐”音。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麒麟与凤、龟、龙共称“四灵”,以麒麟装点门面,喻示主人的手眼通天。此外,大院内照壁的水脚石上,精雕细刻着文房四宝,还有“彩云南现”“福如东海大,寿比南山高”等吉祥用语,是当年东莲花村融合多元文化的一个缩影。

纵横万里的马帮

马如骥大院的西院,如今是马帮文化博物馆。这里陈列着当年赶马人使用过的钉掌、鞭子、马鞍、短刀、毡子、铜锅、马灯、铜铃等实物,以及难得一见的老照片和翔实的文字说明,让人们得以身临其境地领略马帮文化的风采。

西院里地板上一幅巍山茶马古道“三进三出”的线路示意图,勾画出了东莲花马帮的行走路线,其中就包括了云南的景洪、保山、腾冲、畹町、昆明、丽江、德钦,西藏的昌都、拉萨,以及境外的缅甸、泰国、尼泊尔、印度。

以马如骥为首的东莲花村马帮,兴盛于民国时期。当时全村有近350匹骡马、50 余户养马户、7 支大马帮、100 余名赶马伙计。他们往来于省内外及东南亚各国,贩运茶、糖、丝、麻、肉、油等物品。自1911 年起,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马氏兄弟成为滇、黔、川三省有名的大马锅头。

据展览室图文介绍,马如骥精通各种跑马绝技,熟悉各种鸟兽的叫声,还能独自赶跑虎狼。为排除跑马路上的千难万险,他还和当地武林高手一样,善耍大刀且身怀轻功。

博物馆里的一只硕大的龙头茶罐,尤为引人注目。这是用来烹制茶叶的器具,所饮之茶称为“百抖茶”,是长年行走在外的马帮人围炉夜话、缓解思乡之情的饮品。百抖茶的烹制方式为烤:首先将巍山的土陶罐放在火边煨热,再将春茶放入罐中翻抖近百次,直至焦香四溢,然后冲入沸水,随着“哧”的响声,茶水沸腾,茶叶四溅,浓醇的茶水倒入杯中,茶香四溢。马帮人认为,这样虽然烦琐耗时,但炙烤可以去掉茶叶的寒性,更适合高原长途奔波时饮用。

博物馆里一件“四驮拼一床”的实物,乍看完全不知是何用途。经介绍方知,马帮行路一般尽可能住马店,但因为前路叵测,也时有露宿。晴天露宿以树叶垫底,铺上棕毯,盖上棉毯入睡。遇到下雨天时,则把四个马驮子纵向拼齐,把垫子铺设在驮子里面,成为类似可以收纳的帆布行军床。由于驮子高出地面,这样就算地面是湿的,人身上也不会沾湿。

除了应对自然灾害,野兽的威胁也不能小觑。露宿的马帮临睡前,要在营地四周点火塘,并在火塘中放入草果熏烧,以驱赶野兽。草果是中国西南一带特产的香料,本身并没有毒性,但是烧起来气味辛辣,虎狼避之不及。燃烧草果,是云南马帮驱赶野兽的绝技。

马帮人在走南闯北的艰苦跋涉中,吟歌抒怀是排遣寂寞、振奋精神的重要方式。美妙的歌喉和随口创作民谣的灵感,仿佛融入了他们的基因里,许多感人至深的赶马调,因此传唱至今。

赶马调曲调优美,内容多表现男女爱情、马帮生活和风土人情,意境或潇洒,或诙谐,或忧郁。比如“头骡打扮玻璃镜,玻璃镜子照前方;二骡打扮红花穗,红花穗子挂两边”,表现了马帮人对生死相依的马匹发自内心的挚爱;“砍柴莫砍葡萄藤,养囡莫嫁赶马人;三十晚上讨媳妇,初一早上要出门”,表现了马帮人难言的家庭生活窘态;“要想走到夷方坝,先把你的老婆嫁;要想发财走夷方,出去回来就盖房”,则表现了他们心怀发财梦、无畏走四方的豪迈。

在东莲花村游览完毕,依依不舍地绕村子行走一圈,终于在村边看到一口偌大的荷塘。由于季节原因,只可见一池碧水,不见莲花绽放。不过,东莲花村永不凋谢的莲花,正是弥足宝贵的马帮文化遗存,这里,盛开着永远鲜活的马帮传奇。

文章名称:《大理东莲花村——最美村寨里的马帮传奇》
文章链接:http://lvyousheng.com/lyjd/551870.html
本站知识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学习交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