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前阵子在袁家村,看着夕阳把老油坊的木榨机染成金色,巷子里飘来辣子面和油泼面的香气,老爷爷坐在槐树下用关中话讲着过去的故事,突然觉得这里把陕西人的日子过成了诗。这座藏在礼泉县的关中古村落,用老手艺酿着岁月的滋味,用老房子装着关中的记忆。这篇攻略带你解锁这座 “关中民俗活化石”,从位置到玩法,让你读懂古村落里的烟火与传承。

一、袁家村在哪个省份和城市
袁家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东北部,坐落在唐太宗昭陵脚下的关中平原上,像一颗镶嵌在黄土高原边缘的明珠,与昭陵博物馆、建陵等历史遗迹构成了礼泉县的文化旅游金三角。
它距离礼泉县城约 20 公里,距咸阳市区 30 公里,距西安市中心约 70 公里,交通脉络清晰:从西安市区出发,自驾经福银高速至烟霞出口,沿昭陵旅游专线向北行驶 3 公里即达,全程约 1.5 小时;公共交通可在西安城北客运站乘坐前往礼泉县的班车,在烟霞镇下车后换乘当地三轮车 5 分钟可达;也可选择旅游直通车(西安城墙景区每天 8 点发车,往返 80 元 / 人,含门票)。
这座村落始建于北宋,兴盛于明清,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的关中民居风格,占地面积约 1300 亩,分为古村核心区、民俗体验区、农家休闲区、创意文化区四大板块。它没有过度商业化的浮夸,而是用 “一户一店一手艺” 的模式,让关中民俗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流淌。
二、袁家村值得去吗
答案是对于民俗文化爱好者、美食探索者和想逃离城市喧嚣的游客来说,这里是治愈心灵的世外桃源。它的独特价值,在于将即将消失的关中老手艺、老味道、老习俗,变成了可触摸、可品尝、可参与的活态文化。
走进袁家村,你会被这种 “活着的民俗” 打动:老油坊里,老师傅用百年木榨机压榨菜籽油,金黄的油汁顺着竹槽流淌,空气中弥漫着原始的醇香;豆腐坊的石磨还在转动,黄豆在水中渐渐化作乳白的豆浆,点卤、压制的每一步都遵循古法;辣子坊里挂着串串红辣椒,石臼里的辣椒被捣成粉末,呛得人打喷嚏却舍不得离开。
更动人的是生活气息:村里的老人还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清晨能看到他们在村口的菜园里劳作,傍晚坐在自家门口纳鞋底、拉家常;孩子们在巷子里追逐嬉戏,脚步声惊飞了檐下的燕子;甚至连村里的狗都懒洋洋地趴在石板路上,对游客的镜头毫不在意。
与其他仿古村落不同,这里的每一家店都有故事:”赵家醪糟” 的主人是第七代传人,从民国时就用祖传秘方酿醪糟;”德发长” 的皮影戏班,老艺人能唱全本《封神演义》;”关中茶舍” 的掌柜收藏了上百件老茶具,每一件都能讲出一段关中往事。在这里,你吃的不仅是美食,更是岁月沉淀的味道。
三、袁家村几月份去最佳时间
袁家村的景致和体验随季节更迭呈现不同风貌,春秋两季是最佳游览时段,既能避开极端天气,又能邂逅关中乡村的最美景致。
季节
|
特色
|
春季(3-5 月)
|
此时关中平原春暖花开,袁家村周围的果园(苹果花、桃花)次第绽放,粉白相间的花海与青砖灰瓦的村落相映成趣。气温 10-20℃,适合漫步在巷子里,看村民晾晒新收的油菜籽,还能品尝到春季特有的 “荠菜饺子”(用田野里的荠菜做馅)、”香椿拌豆腐” 等时令小吃。
|
秋季(9-11 月)
|
秋高气爽,气温 15-25℃,是袁家村最热闹的季节。9 月下旬,村里的玉米、辣椒开始晾晒,家家户户的屋檐下挂满金黄的玉米串、火红的辣椒串,构成了最浓郁的关中秋收图景。此时能吃到新磨的玉米面做的搅团、新摘的苹果做的果醋,还能参与 “打核桃”” 摘苹果 ” 等农事体验。
|
夏季(6-8 月)气温较高(30-35℃),但村里的老槐树浓荫蔽日,家家户户门口的竹帘遮挡着阳光,坐在老茶馆里喝一碗冰镇酸梅汤,听着秦腔,也别有一番惬意。冬季(12-2 月)游客较少,雪后的袁家村银装素裹,红灯笼在白雪映衬下格外鲜艳,能吃到热乎乎的 “羊肉泡馍”” 荞面饸饹 “,感受关中乡村的冬日温情。
四、袁家村需要预约门票吗
袁家村实行免费开放政策,无需预约门票,村内部分体验项目和特色活动单独收费,可按需选择。
项目类型
|
费用
|
预约 / 参与方式
|
说明
|
入村游览
|
0 元
|
无需预约,直接进入(村口有免费停车场)
|
全天开放,建议 9:00-18:00 游览
|
民俗体验项目
|
10-50 元 / 项
|
现场参与,无需预约
|
如磨豆腐(20 元 / 人)、榨油体验(30 元 / 人)、皮影戏表演(30 元 / 人)等
|
特色住宿
|
150-500 元 / 晚
|
建议提前 1-3 天通过 “袁家村民宿联盟” 微信公众号预约
|
有明清古宅改造的民宿、农家小院等多种选择
|
农事体验活动
|
50-100 元 / 人
|
季节性活动(如摘苹果、打核桃)需提前电话预约
|
通常在周末和节假日开展,10 人以上成团
|
实用提示:节假日(如春节、国庆)游客较多,停车位紧张,建议早 9 点前到达;村内部分小巷较窄,推婴儿车或轮椅的游客需注意通行;夏季紫外线强,建议戴帽子、涂防晒霜。
五、袁家村游玩要几个小时
袁家村不大,但内容丰富,值得细细品味,建议游玩 4-6 小时,可根据兴趣深度调整。
- 常规游览(4 小时):上午 10 点进入村子,先逛民俗小吃街(1.5 小时),品尝油泼面、肉夹馍、凉皮等特色小吃;然后参观老油坊、豆腐坊、辣子坊等手工作坊(1 小时),观看传统制作过程;下午 2 点到民俗博物馆(1 小时)了解关中民俗文化;最后在创意文化区逛逛手工艺品店(0.5 小时),购买纪念品。
- 深度体验(6 小时):在常规游览的基础上,增加民俗体验项目(1 小时),如跟着老师傅学做豆腐、亲手压制菜籽油;中午在农家小院(如 “老马家”)吃一顿地道的关中农家饭(体验农家厨房的柴火灶);下午 3 点到关中茶舍听老艺人讲袁家村的故事(1 小时);傍晚在村口的戏台看一场秦腔表演(1 小时,免费)。
- 两日游推荐:第一天按深度体验游览,晚上住在明清古村民宿(如 “德瑞昌” 民宿,由百年老宅改造,保留了土炕、雕花门窗等老物件);第二天上午到村子周边的果园(距离 2 公里)体验采摘(苹果、梨等),中午在果园旁的农家乐吃农家饭,下午返回。
实用贴士:村内没有观光车,全靠步行,建议穿舒适的平底鞋;可在村口游客中心领取免费的《袁家村导览图》,标注了各景点和特色店铺;村内有免费直饮水点,可自带水杯。
六、袁家村吃喝玩乐攻略
(一)吃在关中老味道里
袁家村的美食是关中饮食文化的活化石,每一种小吃都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从主食到零食,从热菜到凉菜,让你一站式品尝关中味道。
- 必吃小吃:
-
- 油泼面(”老陕面馆”,12 元 / 碗):用关中平原的冬小麦磨成的面粉做面条,煮熟后捞入碗中,放上辣椒面、蒜末,浇上滚烫的菜籽油,”滋啦” 一声,香气扑鼻,再配上一瓣蒜,堪称完美。
-
- 肉夹馍(”王记肉夹馍”,10 元 / 个):用老面发酵的馍烤得外酥里软,夹着用老汤炖了 3 小时的腊汁肉,肉香与面香融合,肥而不腻,瘦而不柴。
-
- 凉皮(”李家凉皮”,8 元 / 份):有米皮、面皮两种,米皮软糯,面皮筋道,配上秘制的调料水、醋水、油泼辣子,酸辣开胃,是夏季必吃的小吃。
-
- 甑糕(”赵家甑糕”,6 元 / 份):用糯米、红枣、红豆在大甑子里蒸制而成,软糯香甜,甜而不腻,是关中地区的传统早点,也是袁家村的招牌小吃之一。
-
- 搅团(”老王家搅团”,10 元 / 份):用玉米面粉做的,在滚开的水中边倒面粉边搅拌,直到形成糊状,吃的时候浇上醋水、蒜泥、辣椒油,口感软糯,是关中农民喜爱的主食。
- 特色正餐:
-
- 关中八大碗(”老马家”,128 元 / 份,适合 4 人):包含酥肉、丸子、鸡块、带鱼等八道菜,用传统的黑陶碗盛放,蒸制而成,体现了关中地区 “无蒸不成席” 的饮食文化。
-
- 羊肉泡馍(”老孙家”,35 元 / 碗):用关中的山羊肉、羊骨熬汤,汤鲜肉烂,馍需要自己掰,掰得越碎越入味,配上糖蒜和辣酱,是关中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
-
- 荞面饸饹(”荞麦世家”,15 元 / 碗):用荞麦面压制而成的面条,口感筋道,配上羊肉臊子或素臊子,营养丰富,是关中地区的特色面食。
(二)喝在岁月老滋味里
袁家村的饮品既有关中传统饮品,也有结合现代口味的创新饮品,让你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不同的味道。
- 必尝饮品:
-
- 酸梅汤(”老李家酸梅汤”,5 元 / 杯):用乌梅、山楂、冰糖等熬制而成,冰镇后饮用,酸甜可口,解腻消暑,是搭配油腻食物的最佳伴侣。
-
- 醪糟(”赵家醪糟”,8 元 / 碗):用糯米发酵而成,酒香浓郁,口感香甜,可直接吃,也可加入鸡蛋煮成醪糟鸡蛋,是关中妇女产后的滋补品,也是深受游客喜爱的甜品。
-
- 柿子醋(”柿子醋坊”,10 元 / 瓶):用礼泉县特产的柿子酿造而成,酸中带甜,可直接饮用(需兑水),也可用于凉拌菜,具有保健作用,是不错的伴手礼。
-
- 关中老茶(”关中茶舍”,15 元 / 杯):用关中地区的大叶茶泡制,口感醇厚,可搭配核桃酥、油糕等点心,茶舍里还有老艺人现场表演茶艺,讲解关中茶文化。
- 特色饮品店:
-
- “老茶坊”:有各种关中传统茶,如 “泾阳茯茶”(砖茶)、”紫阳毛尖” 等,可坐在老式的八仙桌旁,用粗瓷碗喝茶,感受老关中的喝茶氛围。
-
- “果醋吧”:除了传统的柿子醋,还有苹果醋、梨醋等,可做成醋饮(加蜂蜜、冰块),口感清爽,适合年轻人。
-
- “米酒坊”:现场酿造的米酒,酒精度低,口感香甜,有原味、桂花味等多种口味,可散装购买(按斤称),也可购买瓶装(方便携带)。
(三)玩在民俗老手艺中
袁家村的游玩项目以体验关中民俗文化为主,让你在动手参与中感受老手艺的魅力,了解关中地区的传统生活方式。
- 必体验项目:
-
- 老油坊榨油:在 “老油坊”,可观看老师傅用传统木榨机压榨菜籽油的全过程,还可亲手参与(在老师傅指导下),体验 “撞榨” 的乐趣,最后可购买新鲜的菜籽油(15 元 / 斤)带回家。
-
- 豆腐坊做豆腐:在 “豆腐坊”,从磨豆浆、煮豆浆到点卤、压制,全程参与豆腐的制作过程,做好的豆腐可现场品尝(蘸调料),也可带回家(5 元 / 斤)。
-
- 辣子坊磨辣椒:在 “辣子坊”,可体验用传统石臼研磨辣椒面的过程,闻着呛人的辣味,感受关中人家对辣椒的热爱,磨好的辣椒面可购买(8 元 / 斤)。
-
- 皮影戏制作:在 “皮影戏馆”,可在老艺人的指导下制作简单的皮影,学习皮影戏的操作技巧,还可观看一场精彩的皮影戏表演(30 元 / 人)。
- 民俗文化体验:
-
- 民俗博物馆:馆内收藏了大量关中地区的老物件,如老式织布机、风车、犁耙、油灯、收音机等,展示了关中地区从农耕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变迁,有讲解员进行讲解(免费)。
-
- 秦腔表演:每天下午 3 点和晚上 7 点,村口的戏台会有秦腔表演,由当地的秦腔爱好者组成的剧团演出,剧目多为经典的秦腔片段,如《三滴血》《周仁回府》等,免费观看。
-
- 婚俗体验:在 “民俗体验馆”,可体验关中传统婚俗,穿上传统的婚庆服装(大红袄、红盖头),按照传统仪式进行模拟婚礼,感受关中地区的婚嫁文化(50 元 /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