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招宝山介绍及其吃喝玩乐攻略指南

各位钟情于山海与历史交织的旅行者,今天要带你们走进宁波一座镇守江海的传奇山峰 —— 招宝山。当你站在山顶的威远城上,左手触摸明代抗倭的城砖,右手眺望万吨巨轮驶过甬江口,耳畔仿佛能听见古炮台的轰鸣与现代港口的汽笛交织。这里每一块岩石都刻着海防的记忆,每一座庙宇都藏着航海的祈愿,既是兵家必争的 “浙东第一山”,也是渔民心中的 “镇海神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攀登这座海拔仅 81.6 米却承载着千年故事的宝山,解码山海交汇间的历史密码。

一、招宝山在宁波什么地方

招宝山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街道,雄踞甬江入海口北岸,与南岸的金鸡山隔江对峙,共同构成 “甬江咽喉”,是历代海防要塞。它距离镇海城区中心仅 1 公里,距宁波市区约 20 公里,处于 “宁波 – 镇海 – 北仑港” 陆海交通网络的枢纽位置。

自驾前往招宝山,从宁波市区出发,沿甬江隧道或招宝山大桥向北,经雄镇路转入招宝山路即可抵达,全程约 40 分钟。景区停车场位于山脚广场(收费标准:15 元 / 天),车位充足,尤其适合周末家庭出游。若选择公共交通,可乘坐宁波地铁 2 号线至 “大通桥” 站,换乘公交 371 路至 “招宝山站” 下车,步行 5 分钟即达,车程约 1 小时,沿途能欣赏到甬江两岸的工厂与码头风光。

值得注意的是,招宝山与周边的镇海海防历史纪念馆安远炮台遗址组成 “海防文化旅游区”,建议规划联游路线,全方位感受镇海作为 “海上长城” 的历史地位。

二、招宝山景区介绍

(一)山海形胜与海防遗迹

招宝山虽不高峻,却因 **“控海扼江”** 的独特地理位置,成为中国近代海防史上的标志性地点,山上保留着从明代到民国的完整防御体系。

威远城是招宝山的核心海防建筑,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 年),为抗倭名将俞大猷督建。这座石构城堡周长 52 丈,高 2.2 丈,设东西二门,城墙上箭垛、炮孔密布,内有 “月城”(瓮城)防御体系。站在城头的 “威远楼” 上,可清晰观察甬江航道,当年戚继光曾在此指挥水师击退倭寇,城砖上至今留有弹痕,见证着 “以山为城,以海为池” 的防御智慧。

古炮台群分布在山体东南麓,包括 “威远炮台”“靖远炮台”“安远炮台” 等,均为清代所建。其中安远炮台为圆形堡垒,直径 16 米,壁厚 2 米,内置德国克虏伯大炮(复制品),射程可达 10 公里,在 1885 年的 “镇海保卫战” 中,清军曾在此击退法国舰队,创下近代中国海岸保卫战的罕见胜利。炮台旁的弹痕崖,岩石上密布的蜂窝状弹孔,是 1938 年日军轰炸留下的历史伤痕。

棋子坪是山顶观景佳处,因巨石天然排列如棋盘而得名。在此俯瞰,甬江如一条银带东流入海,北仑港的集装箱码头、万吨巨轮与远处的舟山群岛尽收眼底,天气晴朗时可远眺普陀山轮廓。明代徐霞客曾在此写下 “潮来吞海,潮去归江,山根尽出” 的名句,生动描绘了江海交汇的壮阔景象。

(二)宗教建筑与人文景观

招宝山不仅是军事要塞,也是佛道共生的宗教胜地,山上寺观林立,体现了 “镇海安澜” 的民间信仰。

宝陀寺是浙东名刹,始建于唐懿宗咸通年间(860-874 年),因供奉普陀山观音分身像而得名,素有 “小普陀” 之称。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中轴线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其中大雄宝殿的 “藻井” 雕刻精美,由 1600 块木构件榫卯拼接而成,无一根铁钉。寺内古柏已有 800 年树龄,传为建寺时所植,枝繁叶茂如华盖,与寺前的 “唐井” 共同构成清幽意境。

观音阁位于山腰,临江而建,飞檐翘角如欲飞的海燕。阁内观音像为玉雕而成,高 1.8 米,手持净瓶,俯瞰甬江,传说能保佑渔民出海平安。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沿海渔民会登阁祭拜,场面盛大,这一习俗已延续数百年。

明清碑刻群散布山间,共 30 余块,包括抗倭记功碑、海防建设碑、名人题咏碑等。其中明代 “平倭碑” 记载了俞大猷平定倭寇的功绩,清代 “招宝山志碑” 则详细记录了山体沿革与建筑布局,是研究海防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三)历史事件与纪念场馆

招宝山的每一寸土地都与重大历史事件紧密相连,景区通过现代展陈方式,让沉睡的历史重新鲜活。

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位于山脚)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内以 “抗倭、抗英、抗法、抗日” 四次保卫战为脉络,通过 1000 余件文物(包括明代铁炮、清代军服、日军望远镜等)和场景复原,展现镇海从明代到抗战时期的海防历史。其中 “1885 年镇海保卫战” 多媒体剧场,通过声光电重现法军舰队进攻、清军开炮反击的激烈场面,让人如临其境。

中法战争纪念墙位于威远城东侧,长 30 米,镌刻着 1885 年保卫战中阵亡将士的姓名与事迹。墙前的 “胜利之碑” 呈炮弹造型,碑文记载着这场战争的战略意义 ——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唯一一次在海岸击败西方列强舰队的战役。

招宝山炮台遗址陈列馆则利用原炮台工事改建,展示不同时期的火炮技术,从明代的铁炮到清代的克虏伯炮,再到民国的高射炮,勾勒出中国海防武器的发展轨迹,适合军事爱好者深入探索。

三、招宝山游玩多长时间

游玩方式
所需时间
核心景点速览
1.5 – 2 小时
深度历史探秘
3 – 4 小时
海防文化联游(含周边)
1 天

若时间有限,1.5-2 小时可游览招宝山核心景点:从山脚登至威远城,参观古炮台,在宝陀寺稍作停留,再沿主路下山,感受 “山海 + 军事” 的双重特色。建议重点关注威远城的防御体系和山顶的江海景观,效率较高。

深度探秘需 3-4 小时,除了核心景点,可细细品读山间碑刻,参观海防历史纪念馆,在炮台遗址陈列馆了解火炮知识,参与景区的 “模拟炮击” 互动项目(20 元 / 次),中午在山上的 “听涛茶室” 用餐,边吃边欣赏江景。

若想系统了解镇海海防文化,推荐安排 1 天时间进行联游:上午游览招宝山,中午在镇海老城区吃 “缸鸭狗汤圆”,下午参观安远炮台遗址和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傍晚到甬江边看日落,感受 “一天穿越四百年海防史” 的厚重感。

四、招宝山游玩路线推荐

(一)海防历史路线:追溯四百年烽烟

  1. 9:00 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先在山脚纪念馆观看 “镇海海防历史” 纪录片,了解四次保卫战的背景,约 1 小时。
  1. 10:00 招宝山入口:从正门进入,沿 “海不扬波” 牌坊上行,留意路旁的明代铁炮(复制品),约 10 分钟。
  1. 10:10 宝陀寺:参观寺庙建筑,重点看唐井、古柏和大雄宝殿的藻井,听僧人讲述 “观音镇海” 的传说,约 40 分钟。
  1. 10:50 观音阁:登阁远眺甬江,看江面上往来的货轮,想象古代渔民在此祈福的场景,约 20 分钟。
  1. 11:10 古炮台群:依次参观威远炮台、靖远炮台,观察炮位布局与射击角度,在安远炮台尝试 “模拟炮击” 互动,约 1 小时。
  1. 12:10 听涛茶室午餐:点一份 “海防套餐”(海鲜面 + 镇海泥螺),在露台座位欣赏江景,约 40 分钟。
  1. 12:50 威远城:详细参观瓮城、城墙、威远楼,看城砖上的弹痕,听导游讲解俞大猷、戚继光抗倭的故事,约 1 小时。
  1. 13:50 棋子坪观景:在山顶俯瞰甬江入海口,拍摄港口与群山的全景,约 20 分钟。
  1. 14:10 中法战争纪念墙:缅怀阵亡将士,了解 1885 年保卫战的细节,约 20 分钟。
  1. 14:30 下山返程:沿西侧步道下山,途经碑刻群,结束历史探秘之旅,全程约 5.5 小时。

(二)山海风光路线:饱览甬江胜景

  1. 15:00 山脚广场:从 “招宝山” 石牌坊处开始,拍摄山峰与甬江的远景,约 10 分钟。
  1. 15:10 沿江步道:先沿山脚的 “观海长廊” 步行,看江涛拍岸,对岸金鸡山的轮廓在夕阳下格外清晰,约 30 分钟。
  1. 15:40 登山途中:选择东侧步道上山,沿途经过 “半山亭”“望海亭”,每处都停留拍照,记录山势变化与江景的不同角度,约 1 小时。
  1. 16:40 棋子坪:在最佳观景位等待日落,看夕阳为甬江镀上金边,货轮的剪影缓缓驶过,约 40 分钟。
  1. 17:20 威远城暮色:此时光线柔和,拍摄威远城的剪影与城墙上的落日余晖,氛围感十足,约 30 分钟。
  1. 17:50 宝陀寺夜景:下山时经过宝陀寺,看寺庙灯光亮起,与夜空相映,感受 “山海夜寺” 的宁静,约 20 分钟。
  1. 18:10 山脚夜市:结束行程,到附近的镇海老城区品尝海鲜排档,约 1 小时。全程约 3.5 小时,适合摄影爱好者捕捉山海光影。

(三)亲子研学路线:触摸历史温度

  1. 上午 9:30 海防历史纪念馆:在儿童互动区参与 “小小海防兵” 体验,穿清代军服、学旗语信号,约 1 小时。
  1. 10:30 招宝山登山:沿 “英雄路” 上山,路上让孩子寻找不同年代的火炮(明代、清代、民国),完成 “火炮寻宝图” 任务(可在纪念馆领取),约 1 小时。
  1. 11:30 威远城:在城墙上进行 “模拟守城” 游戏,家长扮演 “倭寇”,孩子扮演 “守城士兵”,通过角色扮演理解防御工事的作用,约 40 分钟。
  1. 12:10 山顶野餐:自带简餐在棋子坪野餐,边吃边听 “镇海保卫战” 的儿童版故事,约 40 分钟。
  1. 13:00 炮台遗址:在陈列馆看火炮分解模型,工作人员会用动画演示炮弹发射原理,孩子可触摸不同材质的炮弹(复制品),约 1 小时。
  1. 14:00 宝陀寺:在寺庙的 “平安钟” 处,让孩子敲响钟声祈福,了解佛教与海防的关联,约 30 分钟。
  1. 14:30 下山手工:在山脚文创店制作 “迷你炮台” 模型(30 元 / 套),将历史记忆带回家,约 30 分钟。
  1. 15:00 返程:结束亲子研学之旅,全程约 5.5 小时。

五、招宝山吃喝玩乐指南

(一)美食推荐

  1. 镇海泥螺:招宝山周边海域特产的泥螺,肉质鲜嫩,用黄酒腌制后口感滑爽,是当地下酒名菜,38 元 / 份,推荐在山脚的 “甬江海鲜楼” 品尝,搭配本地黄酒更佳。
  1. 缸鸭狗汤圆:宁波老字号汤圆,镇海分店的 “芝麻猪油馅” 尤为正宗,汤圆皮薄如纸,咬开后汤汁四溢,15 元 / 碗,距离景区 1 公里的鼓楼街可找到老店。
  1. 炮台烧饼:外形如古代炮弹的芝麻烧饼,外脆内软,咸香适中,3 元 / 个,是登山途中的便捷零食,山脚小贩有售。
  1. 甬江鲥鱼:春季特色美食,鲥鱼脂肪丰腴,清蒸后淋上酱油,肉质细腻,88 元 / 份,“听涛茶室” 的这道菜用当季鲥鱼制作,鲜味十足(仅 4-6 月供应)。
  1. 海防套餐:景区推出的特色简餐,包括 “抗倭饼”(粗粮制作)、“将军粥”(海鲜粥)、“炮台蛋”(茶叶蛋),25 元 / 份,性价比高,适合登山时快速补充能量。

(二)饮品推荐

  1. 招宝山茶:用招宝山海拔 60 米处种植的茶叶冲泡,茶汤呈黄绿色,带着淡淡的海腥味(受海风影响),20 元 / 杯,在听涛茶室可现泡现喝。
  1. 杨梅酒:镇海特产的杨梅酿造,酒精度约 18 度,酸甜可口,5 元 / 小杯,海鲜排档都有供应,解腻又去腥。
  1. 海苔茶:将本地海苔烘焙后与绿茶混合冲泡,咸香回甘,15 元 / 杯,具有地域特色,适合夏季饮用。
  1. 姜盐茶:渔民传统饮品,用生姜、粗盐、茶叶煮制,辛辣暖胃,8 元 / 杯,在寒冷天气登山时喝上一杯,能快速驱寒。

(三)玩乐推荐

  1. “威远守城” 实景演出:每周六下午 2 点在威远城上演,演员身着明代军服,重现戚继光操练士兵、击退倭寇的场景,有攻城、炮击等特效,免费观看,建议提前 10 分钟占座。
  1. 海防研学课程:针对学生群体的 “小小海防观察员” 活动,包括测量古炮台射程、绘制海防地图、撰写保卫战故事等环节,120 元 / 人,需提前 3 天预约,适合中小学组织参与。
  1. 甬江游船:从招宝山脚下的码头乘坐游船,沿甬江至北仑港,航程 1 小时,沿途可看招宝山、金鸡山、集装箱码头,60 元 / 人,与登山形成 “陆海视角” 互补。
  1. 镇海老城探秘:距离招宝山 1 公里的镇海鼓楼街,保留着民国建筑、老字号店铺,可参观 “镇海中学”(清代学宫遗址)、“朱葆三故居”,感受古城韵味,免费开放。
  1. 军事模型 DIY:在景区文创店购买招宝山炮台拼装模型(80 元 / 套),包含威远城、克虏伯炮等组件,适合带回家与孩子共同拼装,重温旅行记忆。

招宝山最动人的,是它 **“山海为证,烽烟为史” 的厚重感 **。这座不足百米的小山,承载着中国从古代海防到近代海军的发展缩影 —— 从明代的冷兵器守城,到清代的火炮对抗列强,再到抗战时期的全民御侮,每一块岩石都在诉说着中国人 “守土卫海” 的坚韧。

当你在威远城的残垣上看到明代弹痕与清代炮孔重叠,在纪念馆里触摸日军炮弹与清军军服并列,会深刻理解:这里不仅是风景胜地,更是一部立体的海防教科书。它不像其他名山那样以自然奇观取胜,却以 “一寸山河一寸血” 的历史分量,让人肃然起敬。

如果你对中国近代史、军事防御感兴趣,或者想带孩子进行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招宝山会给你远超预期的收获。准备好舒适的鞋子和一颗敬畏之心,来这里触摸历史的温度吧 —— 在山海交汇的风声里,你会听见一个民族不屈的呐喊。

文章名称:《招宝山介绍及其吃喝玩乐攻略指南》
文章链接:http://lvyousheng.com/lyjd/555819.html
本站知识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学习交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