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被誉为“佛国仙城”,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九华山素有九十九峰之称,有20多座高峰超过10公里。天台、天柱、十王、莲花、独秀、芙蓉等九峰最为雄伟。由于历代僧道的发展,美丽的九华山保留了灿烂的宗教文化,僧人云集,寺庙林产,香火盛开。九华山佛寺有三种类型的建筑:宫殿、住宅和组合。特别是民居佛寺在建筑技术上吸收了皖南民居的特点,在中国佛寺建筑中独树一帜。
●九华十景●
唐代李白诗说:“过去,我在九江上,看着九华峰。天河挂着绿水,绣着九芙蓉。”从那以后,“九华山”一直沿用至今。山中奇峰怪石、潭谷洞府、古树泉瀑、绿竹花,风光独特,是第一批国家重点景点之一。主峰10王峰海拔1341米。九华山景观包括五溪山色、天台晓日、桃岩瀑布、舒潭印月、九子泉声、莲峰云海、平冈积雪、东岩晏坐、天柱仙踪、化城晚钟等十大景观。
●化成寺●
成为九华山的开山寺庙。唐开元年间(713~七十四十一年),藏王金乔觉入山传教,当地人为之建寺,后来屡有废兴。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明神宗朱邈钧两次制作“藏经”,并在寺庙建造了一座高大的藏经楼。藏经长达6770卷,装帧精美,印刷精美,至今保存完好。另一套手写的佛经,朱红字体,工整美观。据说山里的一个教徒用手指上的血和朱砂精心混合,被称为“血经”。
●祗园寺●
圣园寺也是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7年),清朝经过几次重建和增建。花园寺建在山上,依山而上,层层叠叠。主要建筑包括大雄宝殿、方丈寮、退居寮、衣钵寮、光明讲堂等。大雄宝殿中心为西方三圣——释迦、弥陀、药师,两侧为十八罗汉。佛像后面是岛图,中间是观音,各种各样的形状,塑造了观音斗鳌鱼的佛教故事。目前火棚里还有八个大锅,叫千僧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