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里,多么美丽自然的名字,仿佛黎明中的小镇,又如同小女儿熟睡时的脸庞。午间的黎里出奇地安静,仿佛整个世界都停滞了。一旦踏入这片土地,心灵不由得变得清澈明净起来。一路上的疲惫和喧嚣,在刹那间得到了洗涤,浮躁的心也安静了下来。
我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小路,带着几分懒散,几分情趣,慢悠悠地走,仿佛太急了就会吵醒古镇的美梦。黎里的布局跟大多数江南小镇没有多大区别:一条流贯东西的太浦河穿镇而过,窄长的老街分列在南北两岸。但即使在这样的布局中,黎里依然有着它独特的魅力。
阳光明媚,一个个晃动的脑袋从街巷两边错落的屋檐的缝隙间穿梭进出,把层层叠叠地洒落在石板路上空的光线搅作游离的一团。有那么一瞬间,好像所有的行人不约而同地停下了,顿时,光幕变得平整无瑕,房屋、游人、长街,一切好像一幅泛黄的古老字画,宁静而悠远。瞬间过后,安静的古画开始行动了,恍恍惚惚,身体仿佛飘浮在时空的间隙,似梦似醒,让人辨不清楚。沉在古巷里,就像做了一个梦,把你拖住,挣脱不了。
午后,静静地在小巷子里游荡,狭长的空间里飘荡着熟悉的气味和声音。复古的小茶馆里,客人已散去,温婉的阳光下,掌柜的坐在一条板凳上,跷着脚,歪着头,品着自家的美茶,是非恩怨,抛却脑后。不远处的门板后扑闪着一双怯怯的眼睛,胆小的黑狗被陌生人的脚步惊醒了,发出几声吠叫。午休中被吵醒的主人,迷糊地呵叱一声,狗立刻就安静了,无辜地趴在地上,依旧眨巴着怯怯的眼睛。
太阳偏西时,小河两岸的人多了起来。游人们被夕阳拉得长长的影子,映在河水中,闪烁摇摆;投在高低不平的石板路上,支离破碎。沿着河岸直行,会寻到柳亚子先生的故居。古朴典雅的大宅子,保护得很好。也许有人会喜欢楼上的大书房,很大,采光很好。楼上的一个房间里,还隐藏着一间夹墙暗室,不细看很难发现。当年,柳亚子先生曾因支持共产党遭到军警的搜捕,就是在这暗室中逃过了一劫。不由得羡慕起柳先生来,生平能在这样美好的地方拥有一方土地,就连逃难也变得浪漫了。
出了故居,继续前行,感觉累了,就坐在河岸上数数黎里的拴船石,俯首看看自己异乡的身影。不知不觉中,太阳下去,月亮出来了。河岸人家的灯也亮了,小镇开始热闹起来。不知是哪家窗口传出来乐器声,像是二胡,想必这主人也是心有幽情吧。灯光透过门窗,倒映在河水中,窄长的河道变得生动起来,有点夜泊秦淮的味道。黎里的星空特别明净,仰望星空,有种莫名的感动。这些闪烁的星星啊,你们是不是也留恋这天堂般的美妙,所以迟迟不肯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