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浚县古城游玩攻略的问题,以及和浚县古城景区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浚县古城景区
文治阁,4A级景区大伾山景区,3A级景区伾浮山景区,明城墙遗址,隋唐大运河浚县段遗址,黎阳老县衙遗址,浚县正月古庙会,
浚县古城墙历史介绍
浚县古城墙为明代浚县古城城垣之遗存,位于中国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现存卫河沿岸段城墙及姑山南侧城墙遗迹。
据资料记载,城区内现存的浚县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起初城垣只有东、南、北三面,西以卫河为险阻。正德五年(1510),知县陈滞增筑西城垣,抵浮丘山而止。嘉靖十一年(1532),知县邢如默将县城依浮丘山山势向西南拓展,跨岗阜,枕浮丘。明代嘉靖《浚县志》记载:“城围七百三十丈有奇,高两丈八尺,池深两丈,阔两丈五尺。”
随后,嘉靖二十九年、万历二年改扩建。对城墙最后一次大规模整修是在明崇祯十一年(1638),由当时知县李永茂主持进行。浚县城不仅高峻坚固,构筑精细,宏伟壮观,而且占据“襟山带河”的地理优势,南包浮丘山之半于城中,西怀大运河,自古有“形胜甲于阳平”之说。
古城周长一千三百余丈,高二丈五,开六门:东门东望澶云,西门西瞻行翠,南门南控黄流,北门北迎紫极,西侧便门允淑、观澜,城内建钟鼓楼文治阁。1938年,东城墙遭到日军炮火毁坏。建国后城墙被逐渐拆除。现存古城墙沿卫河南起西城门北至西北城角,全长768余米,姑山南侧城墙夯土200米。存允淑门、观澜门,文治阁城台城楼,另存西门外云溪桥,出土东门和北门外的石桥。
浚县古城的历史
浚县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北部、黄河故道的北岸,是鹤壁市下辖的县。古称黎阳,是三国官渡之战的古战场。1994年被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商代称为“黎”。西汉设黎阳县。东汉末年的官渡之战中,曹操军战胜了驻扎在这里的袁绍军从而统一黄河以北地区。东晋升为黎阳郡,北周改置黎州。宋代更名为濬州,以境内卫河与淇河汇流后曰浚水而得名。明代初年降为浚县。
大年三十浚县古城开放吗
古城开放。
浚县古城是一个非常有名气的景区,每年来这里参观旅游的人非常之多,大年三十也不离外,同时也可以滿足外地来此观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