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汾市洪洞县,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寺——广胜寺,它因寺内一座独特的琉璃塔而闻名遐迩。这座塔,便是飞虹塔,它的故事,如同一部跨越千年的史诗,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文化的辉煌。
一、古塔溯源
据宋手抄本《平阳府志》记载,广胜寺的建塔历史可追溯至东汉桓帝建和元年。当时,一位名叫正觉的北周僧人在修塔时,意外掘出一块断碑,碑上赫然写着:“东汉桓帝建和元年创建俱卢舍寺,寺故有塔,乃阿育王所造八万四千之数,在震旦国者一十有九,而此其一也。”震旦国,即今日之中国,这块断碑,无疑为广胜寺的古塔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庄严。
然而,岁月无情,元代时期的一场地震,让寺内的部分佛塔毁于一旦。幸运的是,明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一位名叫连达的和尚在原址上开始了重建之旅。他以自己的法号“飞虹”为塔命名,寓意着这座塔将如彩虹般绚烂夺目。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到明天启二年(公元1662年),飞虹塔终于焕然一新,成为了一座气势宏伟的阁楼式琉璃塔。
二、琉璃璀璨
当游人踏入广胜寺上寺的山门,飞虹塔便如一幅绚丽的画卷,完整地呈现在眼前。塔身外镶黄、绿、蓝、紫等多色琉璃,色彩斑斓,熠熠生辉。做工繁密的屋宇、斗拱、角柱、栏杆、花罩处,均绘有或雕刻着鸟兽花卉的图案,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走近细观,琉璃塔的一、二、三层尤为精致。威武雄壮的力士、云烟萦绕的楼阁、慈眉善目的佛祖、肃穆端庄的菩萨……每一尊塑像都塑制得精细华美,仿佛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行至塔内,攀登而上,除底层为木质回廊外,其他走廊均用青砖砌成,各层皆有出檐,结构严谨,巧夺天工。
更令人称奇的是,不仅塔外由琉璃制成,室内也有极为少见的琉璃藻井。每当阳光透过琉璃瓦片,洒下斑驳的光影,整个塔内都仿佛被一层神秘的光环所笼罩。就连塔刹的流苏,也是用绿色琉璃制成,随风摇曳,美不胜收。
三、彩虹飞架,熠熠生辉
飞虹塔之美,不仅在于其华丽的外观和精湛的工艺,更在于它与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因塔为砖砌,外包绚丽的琉璃,色彩斑斓,所以最美的时候便是旭日东升和夕阳西下之时。当阳光闪耀,远远望去,高耸在霍山之巅的飞虹塔犹如彩虹飞架,熠熠生辉。那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之静止,只留下这座古老的琉璃塔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诉说着千年的传奇。
四、历经风雨,色泽如初
飞虹塔自明代建成至今,已经历了近五百年的风风雨雨。然而,它仍然完好无损,色泽如初。这得益于其精湛的建造技艺和坚韧的材质。康熙三十四年,临汾一带曾发生八级地震,震中地区“城郭房舍存无一二,居人死伤十之七八”。然而,飞虹塔却在这场灾难中奇迹般地幸存下来,只是塔刹周围的四个小刹震坏了两个。这份坚韧与稳固,让人不禁对古人的智慧与匠心肃然起敬。
五、梁思成之赞
1937年6月,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一行人再次对山西古建筑进行考察。当他们来到广胜寺时,对上寺、下寺、水神庙及飞虹塔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回到北京后,梁思成特意给广胜寺住持力空法师修书一封,表达了他对广胜寺建筑的极高评价:“国人只知藏经之可贵,而不知广胜寺建筑之珍奇。明应王殿的壁画和上下寺的梁架,都是极罕贵的遗物,都是我们所未见过的独例,非常值得研究。”此外,梁思成还在《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中提到飞虹塔:“其结构之法,在我国尚属初见。”这份赞誉,无疑为飞虹塔增添了更多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六、结语
飞虹塔,这座历经千年沧桑的琉璃塔,见证了广胜寺的兴衰与变迁。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精湛的建造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国古建筑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每当旭日东升或夕阳西下之时,飞虹塔便如彩虹般绚烂夺目,熠熠生辉。它不仅是洪洞县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让我们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飞虹塔的传奇故事永远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