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茅家埠在杭州的什么地方?茅家埠必去的三个景点推荐

在西湖的众多景致中,茅家埠像一位低调的隐士,藏在杨公堤以西的芦苇荡里。当断桥、苏堤挤满了喧嚣的人群,这里的老桥仍在水中倒映着千年的模样,村民的摇橹声混着鸟鸣,在晨雾中缓缓散开。今天,小编就带你走进这片 “西湖的留白”,看它如何用湿地、古桥、水巷,留住江南最本真的模样。

茅家埠在杭州的什么地方?

茅家埠,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湖风景区西部,北接灵隐寺,南邻杨公堤,东靠郭庄,西依丁家山,像一块温润的碧玉,镶嵌在西湖的西南角。它距离西湖核心景区(如断桥、平湖秋月)约 3 公里,却因被杨公堤与外西湖隔开,形成了一片相对独立的水网湿地,成为西湖边难得的清幽之地。

从杭州市区前往茅家埠,交通算不上便捷,却正因此过滤了浮躁的游客。公交方面,乘坐 7 路、51 路、52 路至 “茅家埠” 站下车,步行 5 分钟穿过一片竹林即可抵达;自驾游客可将车停在杨公堤旁的停车场,再沿 “都锦生故居” 旁的小径步行 10 分钟进入;若从苏堤骑行而来,沿杨公堤向西,过卧龙桥后转入左侧的石板路,沿途会经过芦苇荡与荷塘,一路风景如画。

茅家埠景点介绍

茅家埠的历史,与西湖的疏浚史紧密相连。南宋时期,这里是西湖西线的重要码头,香客从灵隐寺朝拜归来,常在此登船返回市区,逐渐形成 “茅家埠头” 的市集。明代杨孟瑛筑杨公堤后,这里被划入西湖内湖,成为连接城乡的水陆枢纽,商号、茶馆遍布,一时繁华。

清末至民国,随着陆路交通兴起,茅家埠的码头功能渐失,重新回归宁静的水乡本色。当地村民以捕鱼、种茶为生,保留了 “家家有船,户户临水” 的生活方式。如今,茅家埠虽已纳入西湖景区,却仍住着百余户原住民,白墙黑瓦的民居与湿地、古桥融为一体,成为西湖边唯一保留着原生态村落格局的区域。

与西湖的浓妆艳抹不同,茅家埠的美带着水汽的清淡。春季芦苇抽芽时,浅绿的新叶在风中摇晃;夏季荷花满塘,粉白的花朵从碧绿的荷叶间探出头;秋季芦花如雪,在夕阳下泛着银光;冬季残荷映水,老桥的轮廓在薄雾中愈发清晰。在这里,时间仿佛走得很慢,慢到能听见露水从芦苇叶上滴落的声音。

茅家埠景点特色

特色
详情
原生态湿地
拥有西湖最大的天然湿地,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 60%,芦苇荡、茭白田、荷塘交错分布。湿地中栖息着白鹭、野鸭等 20 余种水鸟,清晨常能看到鸟群从水面掠过,是观鸟与摄影的绝佳去处。
古桥群落
保留着10 余座明清古桥,如通利桥、元宝桥、慈航桥等,均为石质拱桥或平桥,桥身爬满藤蔓,桥洞倒映在水中形成完美的圆形。其中通利桥是茅家埠的标志,桥面的青石板被磨得光滑,缝隙中长满青苔。
水乡生活
仍有原住民居住,保留着 “枕水而居” 的传统格局。村民在河边洗菜、浣衣,摇橹船在水巷中穿梭,老茶馆里飘出龙井的清香,处处透着 “活态的江南” 气息。每年端午,这里还会举办龙舟赛,延续着古老的民俗。
四季野趣
春季芦笋冒尖(3-4 月),可在田埂间挖野菜;夏季荷花映日(6-8 月),傍晚常有萤火虫飞舞;秋季芦花飞雪(10-11 月),是拍古风照的最佳时节;冬季残荷听雨(12-2 月),适合在茶馆煮茶观雨。

茅家埠门票价目表

门票相关
详情
门票价格
全天免费开放,湿地、古桥、水巷等自然与人文景观均无需购票。若想体验摇橹船,价格为 80 元 / 船(可坐 4 人,游览 1 小时);村民自营的茶馆消费约 30-50 元 / 人(含一杯龙井与茶点)。
预约情况
无需预约,但湿地核心区(如 “都锦生故居” 周边)在节假日可能限流,建议上午 9 点前进入,避开人流。
开放时间
区域全天开放,但最佳游览时段为 6:00-10:00(清晨人少,晨雾未散)和 16:00-18:00(夕阳斜照,芦苇泛金)。村民经营的茶馆营业时间多为 8:30-17:00,冬季会提前至 16:30 收摊。

茅家埠必去三个景点

通利桥与芦苇荡

通利桥是茅家埠的灵魂,这座单孔石拱桥始建于明代,清光绪年间重修,桥身刻着 “通利桥” 三字,两侧的石栏爬满了薜荔藤,像给桥身披上了一件绿色的蓑衣。站在桥上向北望去,一片开阔的芦苇荡铺向远方,水道在芦苇间蜿蜒,摇橹船驶过,会惊起一群白鹭,翅膀划破水面的声音格外清晰。

桥下的水面是天然的镜面,尤其在雨后初晴时,桥洞与倒影构成一个完整的圆,青灰色的桥身、绿色的藤蔓、白色的芦花全被纳入这枚 “水中玉璧”,随手一拍都是水墨画。清晨 6-7 点是拍摄的黄金时段,晨雾像薄纱笼罩着芦苇,桥的轮廓在雾中若隐若现,阳光穿过雾层洒下金色的光斑,偶尔有村民的早班船划过,橹声 “咿呀”,惊碎满湖的宁静。

桥畔的芦苇荡是茅家埠的标志性景观,秋季(10-11 月)芦花盛开时,白茫茫的一片延伸至天际,风过时如海浪翻涌。穿一件素色长裙走进芦苇丛,裙摆扫过芦花,会扬起细碎的白絮,与远处的通利桥构成一幅绝美的古风画面。注意不要深入芦苇荡深处,避免踩坏湿地植被。

都锦生故居与桑园地

都锦生故居藏在茅家埠东侧的竹林里,这座白墙黑瓦的四合院,是民国时期著名丝绸企业家都锦生的出生地。都锦生以西湖风景为灵感,创作出 “织锦画”,让杭州丝绸在国际上声名远扬,而他的童年,正是在茅家埠的水巷与桑园中度过。

故居内保留着都锦生当年使用的织锦机,木质的机架上,彩色丝线在经线间穿梭,讲解员会演示传统织锦工艺,看着丝线一点点织出 “三潭印月” 的图案,仿佛在时光里编织江南。后院的桑园地仍种着几十株桑树,春季桑叶嫩绿时,会有村民来采摘养蚕,让人想起 “桑蚕之乡” 的杭州旧影。

故居西侧的 “锦生茧站” 已改造成咖啡馆,保留着当年储存蚕茧的木质仓库结构,点一杯 “桑果拿铁”,坐在临窗的位置,看窗外竹林摇曳,偶尔有村民的三轮车从石板路上驶过,铃铛声清脆,时光仿佛倒流回民国的茅家埠。

丁家山与仰云楼

丁家山是茅家埠西侧的一座小山,海拔仅 42 米,却因能俯瞰整片湿地而成为秘境。山上没有正规山路,只有村民踩出的小径,沿途会经过茶园、竹林与坟冢,充满野趣。约 20 分钟可登顶,山顶的仰云楼是一座废弃的观景亭,木质的梁柱已有些腐朽,却正好成为拍摄湿地全景的画框。

从仰云楼望去,茅家埠的水网如银色的丝带,将绿色的湿地分割成不规则的块状,通利桥的桥洞在阳光下闪着光,摇橹船像一片叶子在水面漂移。春季能看到湿地边缘的桃花与梨花竞相绽放,粉色白色点缀在绿色的背景中;秋季则是一片金黄,芦苇与银杏的色彩交相辉映。

下山时可选择另一条路线,经过 “观音洞”(一座天然石窟,内有村民供奉的观音像),洞口的老樟树已有 300 年树龄,枝繁叶茂,树下有几块平整的石头,适合坐下休息,听山风穿过竹林的声音。

茅家埠游玩路线推荐

湿地漫游路线(2-3 小时)

  • 公交站→通利桥:从茅家埠公交站步行至通利桥(约 5 分钟),清晨的桥畔人少,可拍摄桥与芦苇的倒影,感受晨雾中的宁静,停留 30 分钟。
  • 通利桥→芦苇荡栈道:沿通利桥西侧的木栈道进入芦苇荡,栈道在湿地中蜿蜒,两侧是及腰的芦苇与茭白,偶尔能看到水鸟从脚下的水面掠过,步行约 40 分钟。
  • 栈道终点→元宝桥:栈道尽头连接着元宝桥,这座平桥的栏杆呈弧形,形似元宝而得名。坐在桥边的石阶上,看村民摇橹船从桥洞穿过,船娘的歌声在水面回荡,停留 20 分钟。
  • 元宝桥→青竹茶舍:步行 10 分钟至青竹茶舍,点一杯龙井,配一碟茴香豆,坐在临窗的位置,看窗外水巷与白墙黑瓦的民居,感受水乡慢生活,停留 1 小时。
  • 茶舍→都锦生故居:沿水巷东侧的石板路步行 15 分钟至都锦生故居,参观织锦工艺,在桑园地拍照,结束行程。此路线适合喜欢自然与慢生活的游客。

人文探秘路线(3-4 小时)

  • 杨公堤入口→都锦生故居:从杨公堤转入茅家埠,先参观都锦生故居,了解织锦文化与茅家埠的历史变迁,停留 1 小时。
  • 故居→慈航桥:沿 “兰里轩” 旁的小径向南,经过一片荷塘(夏季荷花盛开),抵达慈航桥,这座桥因当年香客乘船至此 “慈航普渡” 而得名,桥身刻有佛教图案,停留 20 分钟。
  • 慈航桥→老水巷:过桥后进入老水巷,这里是茅家埠原住民聚集区,白墙黑瓦的民居临水而建,村民在河边洗衣、择菜,可拍摄原生态的水乡生活,步行 30 分钟。
  • 水巷→丁家山:从水巷尽头的小径登上丁家山,沿途经过茶园与竹林,在仰云楼俯瞰湿地全景,停留 1 小时。
  • 丁家山→通利桥:下山后沿芦苇荡边缘的田埂步行至通利桥,看夕阳给芦苇镀上金边,结束行程。此路线适合对历史与人文感兴趣的游客。

亲子自然路线(2.5 小时)

  • 停车场→湿地科普区:从杨公堤停车场步行至湿地科普区(有介绍湿地生态的展板),带孩子认识芦苇、茭白、菖蒲等水生植物,观察水面的蜻蜓与青蛙,停留 40 分钟。
  • 科普区→摇橹船体验:在通利桥旁的码头租一艘摇橹船(80 元 / 船),船娘会讲解湿地的动植物知识,孩子可尝试掌舵,感受划船的乐趣,1 小时。
  • 码头→桑园地:登岸后前往都锦生故居的桑园地,若逢春季,可采摘桑叶(需经工作人员同意),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停留 30 分钟。
  • 桑园地→荷花池:夏季可带孩子在荷花池边观察荷叶上的露珠、莲蓬的结构,冬季则可看残荷上的水鸟,停留 20 分钟。
  • 荷花池→青竹茶舍:在茶舍点一份 “西湖藕粉” 给孩子,结束行程。此路线适合带 6-12 岁孩子的家庭,能在玩乐中亲近自然。

茅家埠一日游自助游攻略

前期准备

  • 衣物装备:茅家埠多湿地与水巷,建议穿防滑的帆布鞋或运动鞋,避免穿凉鞋(栈道可能有露水)。春季(3-5 月)需带薄外套,清晨湿地较凉;夏季(6-8 月)穿透气的长袖衣裤,防蚊虫与日晒;秋季(9-11 月)可带一条披肩,傍晚风大;冬季(12-2 月)需穿厚实的外套,尤其乘船时。
  • 摄影器材:拍摄湿地全景适合用广角镜头,如通利桥与芦苇荡的整体画面;拍摄细节(如露珠、水鸟)需长焦镜头(100mm 以上);古风爱好者可带汉服或素色长裙,在芦苇荡与古桥边拍照,意境绝佳。手机摄影可开启 “微距模式”,捕捉荷叶上的水珠。
  • 其他物品:必备防蚊液,湿地蚊虫较多;携带折叠伞,杭州多阵雨;带一小袋猫粮(湿地边缘常有流浪猫,不怕人);若计划喝茶,可自带茶叶(茶馆提供热水)。

美食推荐

美食类型
推荐详情
茶馆点心
青竹茶舍龙井虾仁茶点:用龙井茶末与虾仁做馅的小包子,配一杯明前龙井,茶香与虾鲜融合,38 元 / 份。茴香豆是古法制作,用绍兴黄酒焖煮,软糯入味,10 元 / 碟,适合配茶。
农家菜
茅家埠农家乐酱鸭蒸春笋:当地村民自养的鸭子酱制后,与春笋同蒸,酱香渗透到笋中,鲜而不腻,58 元 / 份。湿地杂鱼煲用当天捕捞的鲫鱼、昂刺鱼炖煮,汤白味鲜,68 元 / 份,配一碗米饭堪称绝配。
特色小吃
都锦生故居旁定胜糕:用米粉蒸制,中间夹着豆沙馅,顶部撒有红丝绿丝,寓意吉祥,3 元 / 个。桂花糖年糕现蒸现卖,软糯香甜,带着桂花香气,5 元 / 块,适合当零食。
时令野菜
春季可在农家乐点荠菜炒年糕(38 元 / 份),荠菜来自湿地边缘,新鲜清香;夏季的菱角炒毛豆(28 元 / 份),菱角是村民从水巷中采摘的,脆嫩爽口,带着湖水的清甜。

时间安排

  • 上午 7:00-8:30:从市区出发,乘早班公交或自驾抵达茅家埠,此时晨雾未散,通利桥与芦苇荡在雾中如仙境,适合拍摄,感受 “鸟鸣山更幽” 的意境。
  • 8:30-10:00:沿湿地栈道漫步,看阳光逐渐驱散雾气,水鸟开始活跃,在元宝桥停留,拍摄村民的摇橹船,记录水乡苏醒的过程。
  • 10:00-12:00:参观都锦生故居,了解织锦工艺,在桑园地拍照,随后前往老水巷,看村民的日常生活,若遇到摆摊的老人,可买一些自制的酱菜(如萧山萝卜干)。
  • 12:00-13:30:在茅家埠农家乐用午餐,点一份酱鸭蒸春笋和湿地杂鱼煲,慢慢品尝水乡风味,饭后在水巷边的老樟树下休息。
  • 13:30-15:30:租一艘摇橹船,在水巷与湿地间穿行,船娘会讲述茅家埠的老故事,如 “乾隆下江南时曾在此上岸”“当年香客如何歇脚” 等,船行至丁家山脚下时可登岸短暂停留。
  • 15:30-17:00:前往青竹茶舍,点一杯龙井,看夕阳给芦苇荡镀上金色,与茶客闲聊,听他们讲茅家埠的变迁,感受 “偷得浮生半日闲” 的惬意。
  • 17:00 后:沿杨公堤步行至郭庄,看西湖的暮色,随后乘公交返回市区,结束一天行程。

住宿建议

客房,每间都以茅家埠的古桥命名(如 “通利房”“元宝房”)。房间保留了木质结构与花窗,推窗可见芦苇荡与摇橹船,夜晚能听见蛙鸣与橹声。民宿提供早餐用的是湿地鸭蛋与村民自种的蔬菜,均价 1200-1800 元 / 晚,适合追求小众体验的游客。

经济型住宿
杭州西湖杨公堤亚朵酒店:距离茅家埠步行 15 分钟,位于杨公堤旁,闹中取静。酒店设计融入江南元素,房间干净舒适,提供免费借阅的书籍,均价 600-800 元 / 晚,适合预算中等的游客。
特色露营
茅家埠湿地露营区:需提前在 “西湖景区露营预约平台” 申请,仅周末开放,每晚限 10 顶帐篷。露营区位于芦苇荡边缘的平地,可自带装备或租赁(帐篷租赁 300 元 / 套),夜晚能看星空与湿地夜景,清晨第一时间欣赏晨雾,收费 50 元 / 顶 / 晚,适合户外爱好者。

购物推荐

购物类型
推荐详情
丝绸制品
都锦生故居文创店织锦画小幅摆件:以茅家埠风景为主题,如通利桥、芦苇荡图案,采用传统织锦工艺,色彩淡雅,价格 80-200 元,适合作为伴手礼。还有丝绸手帕,印有荷花、白鹭等湿地元素,25 元 / 条,质地柔软。
茶类特产
青竹茶舍茅家埠龙井:产自丁家山茶园,由村民手工炒制,包装为牛皮纸袋装,带着质朴的气息,200-400 元 / 斤,可现场冲泡品尝后再购买。还有桂花乌龙,用本地桂花窨制,香气浓郁,150 元 / 斤。
手工艺品
老水巷手作工坊竹编小篮:村民用本地毛竹编织,小巧精致,可用来装茶叶或零食,30-50 元 / 个。湿地植物标本画由店主采集芦苇、荷叶等压制而成,配上相框,50-80 元 / 幅,充满自然气息。
特色食品
茅家埠农家乐酱鸭:村民用传统工艺酱制,真空包装,保质期 7 天,50 元 / 只,肉质紧实,酱香浓郁。萧山萝卜干是当地老人自制的,脆嫩爽口,10 元 / 瓶,可搭配粥或炒菜。

注意事项

  • 生态保护:茅家埠湿地是西湖重要的生态屏障,游览时务必走指定的栈道与石板路,不要踏入芦苇荡核心区,避免踩坏水生植物;不要向水中扔垃圾或食物,保护水鸟的栖息环境;禁用闪光灯拍摄鸟类,以免惊扰它们。
  • 尊重民俗:老水巷仍有村民居住,拍摄村民生活场景时需先征得同意;不要随意进入村民的庭院或触碰晾晒的衣物;端午期间观看龙舟赛时,遵守现场秩序,不要大声喧哗。
  • 安全提示:湿地栈道在雨后较滑,行走时注意脚下,尤其带孩子的游客要牵好孩子;丁家山的山路较陡且无护栏,登山时穿防滑鞋,不要在雨天前往;摇橹船行驶时,不要将身体探出船外,保管好手机等物品,避免掉入水中。
  • 季节提示:春季(3-4 月)湿地多蚊虫,需频繁涂抹防蚊液;夏季(7-8 月)午后炎热,可在茶馆避暑,傍晚再外出;秋季(10-11 月)芦花纷飞,易过敏者需戴口罩;冬季(12-2 月)清晨栈道可能有薄冰,行走缓慢。
  • 消费提示:摇橹船与茶馆均为村民自营,价格可能因季节略有浮动,可适当议价但不要过度压价;购买特产时,认准有 “茅家埠特产” 标识的店铺,避免买到外地进货的商品。

周边景点串联

  • 灵隐寺:从茅家埠向北步行 20 分钟或乘 7 路公交 3 站可达,是杭州著名的古刹,香火旺盛,寺内古树参天,建筑宏伟,门票 30 元 / 人,可与茅家埠的清幽形成 “禅意 + 水乡” 的组合体验。
  • 郭庄:位于茅家埠东侧,步行 10 分钟即到,是西湖园林的代表之作,以 “亭台楼阁、小桥流水” 闻名,园内的 “两宜轩” 可同时观赏西湖与茅家埠景致,门票 10 元 / 人,适合喜欢园林的游客。
  • 杨公堤:沿茅家埠东侧延伸,是西湖三堤中最安静的一条,沿途有浴鹄湾、乌龟潭等景点,可骑行或步行游览,免费开放,秋季银杏金黄时景色绝美,与茅家埠串联成 “堤岸 + 湿地” 的游览路线。

茅家埠的美,不在于轰轰烈烈的景致,而在于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江南韵味 —— 是通利桥洞中的一轮月影,是摇橹船划过水面的一道涟漪,是老茶馆里飘出的一缕茶香,是村民口中带着吴侬软语的一句问候。

当你在清晨的薄雾中走过湿栈道,看白鹭掠过水面;当你坐在摇橹船上,听船娘讲那些关于桥、关于水、关于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的故事;当你在夕阳下的青竹茶舍里,看着芦苇荡被染成金色,你会明白,为什么杭州人说 “没去过茅家埠,就不算懂西湖”。

这里没有断桥的拥挤,没有雷峰塔的喧嚣,只有一片被时光温柔以待的水乡,等待着每一个愿意放慢脚步的人,来读懂它的千年故事,来感受那份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的江南旧梦。

文章名称:《茅家埠在杭州的什么地方?茅家埠必去的三个景点推荐》
文章链接:http://lvyousheng.com/lyjd/555550.html
本站知识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学习交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