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大同的北部边境,有一座比平遥古城更沧桑、比雁门关更小众的军堡 —— 得胜堡。它不是网红打卡地,没有喧嚣的人流,只有夯土城墙在风沙中矗立了 600 年,默默诉说着明王朝与蒙古部落的和战往事。小编今天就带大家走进这座 “活态边堡博物馆”:从它在山西的具体坐标,到堡内必看的历史遗迹,从门票政策到一日游路线,再到吃喝住行全攻略,让你用一天时间,触摸那段金戈铁马与茶马互市交织的岁月。
一、得胜堡,在山西的哪片土地上伫立?
得胜堡不是孤立的 “一座堡”,而是明长城大同镇 “外五堡”(得胜堡、镇羌堡、四城堡、拒墙堡、拒门堡)的核心,像一颗钉子楔在晋蒙边界的农牧交错带上。从行政区域看,它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堡子湾乡,距离大同市区约 40 公里,距离内蒙古丰镇市仅 15 公里,是明代 “隆庆和议” 后,汉蒙茶马互市的重要节点,素有 “晋北锁钥” 之称。
若用地理坐标定位,它大致处于东经 113°05′,北纬 40°18′ ,坐落在采凉山北麓的洪积扇上 —— 北侧是一望无际的内蒙古草原,南侧是起伏的黄土丘陵,这种 “草原与黄土” 的地形过渡,让它既有农耕文明的规整,又有游牧文化的粗犷。站在堡墙上向北眺望,能清晰看到远处的明长城烽火台,像一串项链串联起边境线。
从交通便利性来看,自驾是探索得胜堡的最佳方式,公共交通需辗转但也能抵达:
- 自驾:从大同市区出发,沿御河西路向北行驶,转至 G55 二广高速(往集宁方向),在 “新荣南” 出口下高速后,沿 S204 省道向西北行驶,途经堡子湾乡后,看到 “得胜堡” 指示牌左转即可,全程约 1 小时,导航直接搜索 “得胜堡古城”;若从内蒙古丰镇出发,沿 G512 国道向南行驶,约 30 分钟即可抵达,沿途能看到成片的光伏电站与废弃的土夯边墙,风景独特。
- 公共交通:在大同市新南站(客运东站)乘坐前往 “新荣区” 的班车(每日 6:00-18:00,每 20 分钟一班),票价约 12 元,抵达新荣区汽车站后,转乘前往 “堡子湾乡” 的乡村小巴(每日 7:00-17:00,每 1 小时一班),在 “得胜堡村口” 站下车,步行 10 分钟即可进入堡内,小巴票价约 5 元。
值得一提的是,得胜堡的地理位置极具 “历史戏剧性”—— 明代时,它是抵御蒙古部落的军事要塞,城墙外挖有深壕,城门设瓮城;隆庆和议后,它又变成汉蒙贸易的 “互市堡”,瓮城内建起商铺,草原的马匹、皮毛与中原的茶叶、布匹在这里交换。这种 “从战场到市场” 的转变,至今仍能从堡内的建筑格局中找到痕迹。
二、得胜堡,藏着多少值得驻足的风景?
得胜堡的魅力,不在于精致的亭台楼阁,而在于 “残缺中的厚重”—— 夯土城墙的裂缝里长着酸枣树,瓮城的石板路上留着马蹄印,堡内的老窑洞还住着人家。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段墙,都在讲述着 600 年的故事。以下这些玩法,适合愿意放慢脚步,倾听历史的旅行者。
(一)人文遗迹
1. 得胜堡主堡:看 “军堡与市堡” 的双重格局
得胜堡主堡是核心,分为 “内城” 与 “外城”,这种 “双城结构” 是明代军堡的典型设计 —— 内城用于驻军,外城用于互市。内城周长约 1.5 公里,城墙高 8 米,顶宽 3 米,全部用黄土夯筑,部分地段残留着明代的青砖(砖缝用白灰勾缝,是明代筑城的标准工艺)。
从南门(“迎恩门”)进入内城,首先看到的是 “瓮城”—— 这是军堡的防御核心,城门朝东而非正南,能有效抵御敌人的正面进攻(敌人攻入瓮城后,守军可从城头向下射箭,形成 “瓮中捉鳖” 的态势)。瓮城内的地面还保留着明代的石板路,石板上的马蹄印深浅不一,最深的有 3 厘米,据当地老人说,这是当年茶马互市时,商队的马匹常年踩踏形成的。
内城中央有一座 “玉皇阁” 遗址,虽只剩基座,但从基座的规模能看出当年的宏伟 —— 它曾是堡内的制高点,用于瞭望与祭祀。玉皇阁西侧是一排保存完好的明代窑洞,现在仍有村民居住,窑洞的门窗还是老式的木格窗,窗台上摆着晒干的玉米与辣椒,充满生活气息。
外城在主堡北侧,是当年的 “互市场所”,现在虽已荒废,但仍能看到成片的商铺地基 —— 地基呈 “U” 型,是明代 “商铺连廊” 的设计,方便商人遮阳避雨。每年农历五月十三,这里还会举办传统的 “得胜堡庙会”,周边村民会来此摆摊,售卖农具、小吃,重现当年互市的热闹场景。
2. 镇羌堡:感受 “兄弟堡” 的防御默契
镇羌堡位于得胜堡东北侧约 2 公里处,是 “外五堡” 中最小但最坚固的一座,素有 “得胜堡的左膀” 之称。它的周长仅 0.8 公里,城墙高 9 米,顶宽 4 米,城墙外侧加筑了 “马面”(用于防御的凸台),每隔 50 米就有一个,这种密集的马面设计,在明代军堡中较为罕见,可见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
镇羌堡的东门(“镇虏门”)保存完好,门楣上刻有 “镇羌堡” 三个大字,字体遒劲有力,落款是 “万历元年孟秋吉日”,清晰记录了堡的修建时间。城门内侧的砖墙上,还能看到当年守军刻下的 “守堡日志”,虽字迹模糊,但 “七月初三,蒙古部落遣使求市”“九月初十,雨雪,修补城墙” 等字样仍能辨认,是研究明代边境生活的珍贵实物。
堡内有一座 “镇羌寺”,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现在虽只剩大殿,但殿内的壁画残片仍能看出当年的色彩 —— 壁画描绘的是 “汉蒙互市” 场景,有商人牵着马匹、挑着茶叶的画面,人物服饰兼具汉族与蒙古族特色,是 “隆庆和议” 后民族融合的见证。
3. 月华池:探秘 “堡中池” 的军事智慧
月华池位于得胜堡西南侧约 1 公里处,不是 “水池”,而是一座圆形的 “屯兵堡”,因形似月牙而得名。它的直径约 100 米,城墙高 7 米,是得胜堡的 “后卫哨所”—— 若敌人绕过得胜堡进攻,月华池的守军可从侧面突袭,形成 “前后夹击” 的态势。
月华池的独特之处在于 “圆形设计”—— 明代军堡多为方形,圆形堡能减少受力面积,更抗风沙与炮击。堡内中央有一座 “指挥台”,用石头垒砌,高约 3 米,站在台上能 360 度观察周边动静,指挥台四周的地面有规律的凹槽,是当年士兵操练时的站位标记。
现在的月华池虽已荒废,但堡墙上长满了沙棘树,秋季时红色的沙棘果挂满枝头,与黄土城墙形成鲜明对比,是拍摄 “边塞秋景” 的绝佳地点。小编去年秋天来此时,遇到一位放羊的老人,他说月华池的沙棘果是 “戍边将士的救命果”,明代时士兵缺粮,就靠沙棘果充饥,现在周边村民仍会来此采摘沙棘果,熬制沙棘汁。
4. 明长城遗址:徒步 “边墙” 感受历史沧桑
得胜堡周边的明长城是 “土夯长城”,虽没有八达岭长城的雄伟,但更具原始风貌。从得胜堡向北步行约 1.5 公里,就能看到一段保存完好的长城,城墙高 5 米,顶宽 2 米,外侧有深约 3 米的壕沟(称为 “边壕”),是明代抵御骑兵的重要设施。
这段长城上有两座烽火台,间距约 1 公里,烽火台高 10 米,底部呈正方形,顶部呈圆形,是明代 “空心敌台” 的简化版 —— 内部有窑洞,可容纳 10 名士兵驻守,窑洞内的灶坑、水井遗迹仍清晰可见。站在烽火台上向南眺望,能看到得胜堡的全貌,内城、外城、瓮城的格局一目了然,仿佛能看到当年守军瞭望的场景。
最佳徒步时间是清晨或傍晚:清晨时,草原的雾气尚未散去,长城在雾中若隐若现,像一条巨龙;傍晚时,夕阳将长城染成金色,夯土墙上的裂缝被拉长,像老人脸上的皱纹,充满历史厚重感。徒步时需注意,部分长城段落因雨水冲刷已坍塌,需沿着村民踩出的小路行走,避免攀爬城墙(文物保护,人人有责)。
(二)自然景观
1. 春季:杏花漫山,边墙吐绿
每年 4 月中下旬,得胜堡周边的采凉山北麓会开满山杏花,粉色的花海从山脚蔓延到山顶,与黄土城墙、明长城烽火台交织在一起,形成 “粉色与土黄” 的独特画面。最佳观赏点在得胜堡西侧的 “杏树坡”,这里有一片百年老杏林,树干粗壮,枝桠虬曲,杏花盛开时,树下会铺满粉色的花瓣,像一层地毯。
春季的得胜堡多风,但风里带着杏花的清香,站在堡墙上,能听到风吹过城墙裂缝的 “呜呜” 声,像当年戍边将士的思乡曲。若恰逢雨后,城墙下会冒出嫩绿的草芽,与残垣断壁形成 “新生与古老” 的对比,让人感慨岁月的流转。
2. 夏季:麦浪翻滚,互市忆旧
每年 7-8 月,得胜堡外的田野里会种满小麦与莜麦,金黄的麦浪在风中起伏,远处的内蒙古草原上牛羊成群,一派 “风吹草低见牛羊” 的景象。此时的得胜堡,白天虽炎热,但清晨与傍晚较为凉爽,适合在堡内的老槐树下乘凉,听村民讲述 “隆庆和议” 的故事 —— 当年,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正促成汉蒙互市,得胜堡的商铺摆满了草原的皮毛与中原的茶叶,商人用蒙古语与汉语交流,热闹非凡。
夏季也是拍摄 “星空” 的好时节,得胜堡周边没有工业污染,光污染等级低(属于 “一级暗夜区”),夜晚站在月华池的指挥台上,能看到银河横跨夜空,星星仿佛触手可及。若运气好,还能看到流星划过,此时闭上眼睛许愿,仿佛能与 600 年前的戍边将士对话。
3. 秋季:胡杨金黄,边墙染霜
每年 9-10 月,得胜堡周边的胡杨树会变成金黄色,尤其是镇羌堡西侧的 “胡杨沟”,有一片约 200 亩的胡杨林,是当年戍边将士栽种的,用于防风固沙。胡杨树的叶子呈扇形,秋季时像一把把金色的小扇子,风吹过时,叶子簌簌作响,落在地上形成金色的地毯。
秋季的得胜堡,城墙会被晨霜染成白色,日出时,阳光洒在城墙上,白霜逐渐融化,形成 “土黄与雪白” 的渐变色彩,非常适合摄影。小编去年 10 月来此时,在得胜堡瓮城遇到一位守堡老人,他指着城墙上的弹痕说:“这是抗战时期日本人留下的,当年我们村的人就在堡里抵抗,没让他们过去。” 老人的话让这片土地更添了几分厚重。
4. 冬季:雪覆边墙,静谧无声
每年 11 月至次年 2 月,得胜堡会被白雪覆盖,城墙、烽火台、老窑洞都裹上一层银装,像一幅黑白水墨画。冬季的得胜堡游客稀少,只有偶尔的牧羊人从堡外经过,羊群在雪地上留下一串串脚印,打破寂静。
冬季的月华池是最美的 —— 圆形的堡墙被白雪覆盖,像一个巨大的奶油蛋糕,堡内的沙棘树上挂满冰凌,阳光折射下像水晶。若遇大风雪,站在堡墙上能听到 “风吹雪粒打城墙” 的声音,像当年的战鼓,让人仿佛回到那个金戈铁马的年代。不过冬季游玩需注意保暖,大同的冬季气温可达 – 20℃,建议穿厚羽绒服、雪地靴,携带暖手宝。
(三)人文体验
1. 探访堡内人家:听老人讲过去的故事
得胜堡内现在仍有约 50 户人家居住,大多是守堡将士的后裔,他们的祖辈从明代开始就在这里生活,对堡内的一砖一瓦都了如指掌。走进堡内的老窑洞,主人会热情地给你倒上一碗热乎乎的 “边墙茶”(用当地的黄芪、沙棘果煮制,暖身又养胃),坐在土炕上,听他们讲家族的故事。
小编曾在得胜堡内的 “王氏老宅” 停留 —— 这是一座明代的窑洞院落,主人王大爷今年 78 岁,是守堡将士王姓的第 18 代孙。他拿出家传的 “戍边腰牌”(用青铜打造,上面刻有 “得胜堡守军王三” 字样),说:“我爷爷告诉我,当年我家祖上在这里当兵,负责看守瓮城的城门,每次互市时,都要检查商人的通关文牒。” 这种 “活态的历史传承”,是在博物馆里看不到的。
若恰逢村民做 “边堡美食”,还能参与其中 —— 比如春季做 “杏花糕”(用杏花、黍子面蒸制),秋季做 “沙棘酱”(用沙棘果、冰糖熬制),冬季做 “黄米凉糕”(用黄米、红枣制作)。小编去年冬季在王大爷家,就跟着他学做黄米凉糕,虽然手法笨拙,但吃到自己做的美食时,成就感满满。
2. 逛得胜堡庙会:感受边地的热闹
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是得胜堡的传统庙会,源于明代的 “互市节”,至今已有 400 多年历史。庙会期间,周边的晋蒙村民都会来此,堡内的街道上摆满了摊位,有卖农具的、卖小吃的、卖手工艺品的,还有耍社火、唱晋剧的,热闹非凡。
庙会上最具特色的是 “茶马互市表演”—— 村民穿着明代的服饰,扮演商人、士兵、蒙古贵族,重现当年 “隆庆和议” 后,汉蒙商人在得胜堡交易的场景。表演中,蒙古贵族牵着马匹,中原商人挑着茶叶,在瓮城内讨价还价,士兵在一旁维持秩序,生动有趣。
庙会上的美食也不容错过 —— 比如 “边墙羊肉”(用当地散养的羊肉,清水炖煮,蘸着醋和蒜末吃)、“互市饼”(用面粉、芝麻制作,形似铜钱,寓意 “生意兴隆”)、“沙棘汁”(用新鲜沙棘果榨汁,酸甜可口)。小编去年庙会时,买了一块互市饼,咬下去酥脆香甜,听摊主说,这种饼的做法是从明代传下来的,当年商人赶路时,就靠它充饥。
3. 拍摄边堡人文:记录岁月的痕迹
得胜堡是摄影爱好者的 “宝藏地”,无论是人文还是风景,都能拍出有故事的照片。以下是小编亲测的最佳拍摄点:
- 得胜堡瓮城:清晨时分,阳光从瓮城的东门照射进来,石板路上的马蹄印被拉长,适合拍摄 “光影与历史” 的画面;
- 镇羌堡城墙:傍晚时分,夕阳将城墙染成金色,马面的影子投射在地面上,适合拍摄 “军堡的雄伟”;
- 月华池指挥台:夜晚时分,银河横跨圆形堡顶,适合拍摄 “星空与边堡” 的长曝光照片;
- 堡内老窑洞:雨天时分,雨水顺着窑洞的木格窗流下,窗台上的玉米与辣椒被雨水打湿,适合拍摄 “边堡的烟火气”。
拍摄时建议携带广角镜头(拍摄堡的全貌)和长焦镜头(拍摄城墙的细节),若想拍摄人文照片,需提前与村民沟通,征得同意后再拍摄,尊重当地习俗。
三、得胜堡门票及核心信息表
为了让大家更清晰地了解得胜堡的关键信息,小编整理了以下表格,包含门票、开放时间、特色玩法等核心内容,方便大家快速查阅。
项目
|
具体信息
|
备注
|
门票政策
|
免费开放(得胜堡主堡、镇羌堡、月华池、明长城遗址均无门票)
|
若参与村民的 “民俗体验”(如做黄米凉糕、逛庙会),可能产生少量费用(约 10-20 元 / 人);庙会期间部分摊位需消费
|
开放时间
|
全天开放(建议游玩时间:9:00-17:00)
|
冬季(11 月 – 次年 2 月)夜晚气温极低,且无照明,不建议夜间游玩;庙会时间为农历五月十三(全天)
|
核心特色
|
1. 明长城 “外五堡” 核心,“隆庆和议” 遗址;2. 汉蒙茶马互市的活态见证;3. 土夯长城与军堡的原始风貌;4. 边堡人家的烟火生活
|
春季(4 月)适合赏杏花,秋季(10 月)适合拍彩叶与星空,农历五月十三适合逛庙会
|
游玩时长
|
半日游(3-4 小时)/ 一日游(6-8 小时)
|
半日游建议仅游览得胜堡主堡与瓮城;一日游可串联镇羌堡、月华池、明长城遗址
|
交通方式
|
自驾(推荐):大同市区→得胜堡(约 1 小时);公共交通:大同新南站→新荣区→堡子湾乡→得胜堡(约 2 小时)
|
自驾可直接开到得胜堡村口停车场(免费停车,约 20 个车位);公共交通需步行穿过村落进入堡内
|
注意事项
|
1. 得胜堡为文物保护单位,禁止攀爬城墙、刻划文物;2. 堡内部分窑洞为村民私宅,进入需提前打招呼;3. 春季多风,需携带防风装备;4. 冬季寒冷,需做好保暖措施
|
建议携带相机(记录美景)、笔记本(记录故事)、保温杯(装热水)、防滑鞋(徒步长城时使用)
|
四、得胜堡一日游路线推荐:从 “军堡” 到 “市堡” 的时光之旅
得胜堡的一日游,不建议只逛 “一座堡”,而是要串联起周边的军堡、长城、村落,感受 “边墙文化” 的立体魅力。以下是小编精心设计的两条路线,分别适合 “历史深度爱好者” 和 “人文休闲游客”,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路线一:历史深度游 ——“重走明长城边堡线”
08:00-09:00 从大同市区出发,抵达得胜堡
从大同市区出发,自驾前往得胜堡,建议提前在市区的 “老柴刀削面”(地址:大同市平城区鼓楼东街)买好早餐 —— 推荐 “刀削面 + 卤蛋 + 豆腐干”,暖身又顶饱,在自驾途中享用。9:00 左右抵达得胜堡村口,将车停在停车场后,步行进入堡内。
09:00-11:30 探秘得胜堡主堡:从 “战场” 到 “市场”
从得胜堡南门(迎恩门)进入,首先参观 “瓮城”—— 在瓮城内的石板路上漫步,观察马蹄印的分布(靠近城门处的马蹄印最深,因商人进出频繁),触摸城墙的夯土层(能看到明显的 “夯层线”,明代筑城要求 “每夯 30 厘米铺一层芦苇,增强粘性”)。
随后进入内城,参观 “玉皇阁遗址”—— 从遗址基座的尺寸(长 15 米,宽 10 米),想象当年玉皇阁的宏伟,基座上有一块明代的残碑,上面刻有 “万历年间重修” 的字样,可拍照记录。
接着走访堡内的 “王氏老宅”(提前电话联系王大爷:13934798012),参观明代窑洞,听老人讲守堡故事,若时间允许,可学做 “边墙茶”(用黄芪、沙棘果煮制,约 20 分钟),体验边堡生活。
11:00 左右前往外城,寻找 “互市商铺地基”—— 地基呈 “U” 型,能看到当年商铺的 “柜台凹槽”(用于摆放商品),站在地基中央,想象当年汉蒙商人讨价还价的场景,拍摄 “荒废商铺与草原” 的对比照片。
11:30-13:00 镇羌堡午餐 + 参观:感受 “兄弟堡” 的防御
从得胜堡自驾前往镇羌堡(约 5 分钟车程),在镇羌堡村口的 “老边墙农家乐”(电话 13834135678)享用午餐,推荐菜品:
- 边墙羊肉:用当地散养的山羊,清水炖煮,只加姜片、葱段去腥,肉质细嫩,无膻味,蘸着 “醋 + 蒜末 + 辣椒油” 吃,原汁原味;
- 互市饼:用面粉、芝麻、胡麻油制作,外酥里软,咬下去有芝麻的香味,是当年商人的干粮;
- 炒笨鸡蛋:农家散养的土鸡下的蛋,搭配青椒炒制,蛋香浓郁;
- 沙棘汁:用新鲜沙棘果榨汁,加少量冰糖,酸甜解腻。
人均消费约 40 元,性价比很高。午餐后,参观镇羌堡的 “镇虏门” 与 “镇羌寺”—— 在镇虏门处拍摄 “明代城门与现代村落” 的合影,在镇羌寺欣赏壁画残片,听农家乐老板讲 “镇羌堡与得胜堡的防御配合”(当年若得胜堡遇袭,镇羌堡的守军会从侧面突袭)。
13:00-15:30 徒步明长城 + 月华池:触摸边墙的沧桑
从镇羌堡自驾前往明长城徒步起点(约 10 分钟车程,导航 “得胜堡长城徒步点”),将车停在路边后,沿村民踩出的小路徒步长城(全程约 3 公里,往返约 2 小时)。
徒步途中,参观两座烽火台 —— 第一座烽火台保存完好,可爬上顶部(需注意安全,台阶较陡),站在顶部眺望内蒙古草原与山西黄土丘陵,感受 “一步跨两境” 的地理过渡;第二座烽火台已部分坍塌,内部的窑洞仍清晰可见,可进入窑洞参观,感受当年士兵的居住环境(窑洞内有灶坑、水井,井口直径约 50 厘米,深约 3 米)。
15:00 左右徒步至月华池,参观 “圆形屯兵堡”—— 在月华池的指挥台上拍摄 “圆形堡墙与长城” 的全景,若秋季前往,可采摘少量沙棘果(注意不要破坏植被),品尝其酸甜口感。
15:30-17:00 得胜堡庙会体验(仅农历五月十三)/ 堡内人文拍摄
若恰逢农历五月十三,可返回得胜堡逛庙会,观看 “茶马互市表演”(每天 15:00-16:00 一场),购买当地的手工艺品(如长城主题剪纸、沙棘酱);若不是庙会期间,可在得胜堡内拍摄人文照片 —— 比如在老槐树下拍摄村民下棋的场景,在窑洞前拍摄村民晒玉米的画面,记录边堡的烟火生活。
17:00-18:00 返程 + 大同市区晚餐
17:00 左右从得胜堡出发,自驾返回大同市区(约 1 小时),在市区的 “晋韵楼”(地址:大同市平城区迎宾街)享用晚餐,推荐菜品 “大同过油肉”“浑源凉粉”“黄米凉糕”,感受大同美食的魅力。晚餐后结束一天的旅程。
路线二:人文休闲游 ——“边堡人家的慢生活”
09:00-10:30 从大同市区出发,抵达得胜堡村落
从大同市区出发,自驾前往得胜堡,途中可在 “新荣区农产品超市”(位于 S204 省道旁)停留 10 分钟,购买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如胡麻油、黄芪)。10:30 左右抵达得胜堡村落,将车停在村口后,沿村落的石板路步行,感受边堡村落的宁静。
10:30-12:00 得胜堡主堡轻游:感受历史与生活的交织
从得胜堡南门进入,不追求 “走遍每个角落”,而是放慢脚步,在堡内的老街道上漫步 —— 看村民在玉皇阁遗址前晒被子,听孩子们在瓮城内追逐嬉戏,拍一拍窑洞窗台上的鲜花与玉米,感受 “历史遗迹与现代生活” 的融合。
若遇到村民在做 “杏花糕”(春季)或 “沙棘酱”(秋季),可主动参与 —— 比如帮忙采摘杏花、搅拌沙棘酱,村民会热情地教你做法,做好后还能带走品尝(约 10 元 / 份)。小编春季来此时,就跟着一位阿姨学做杏花糕,阿姨说:“这杏花糕是当年戍边将士的妻子发明的,用杏花的甜缓解思乡之苦。”
12:00-13:30 得胜堡农家午餐:体验边堡美食
在得胜堡村内的 “王氏老宅”(电话 13934798012)享用农家午餐,王大爷会准备地道的边堡美食:
- 黄米凉糕:用黄米、红枣、豆沙制作,蒸好后放凉,蘸着白糖吃,软糯香甜;
- 炖土豆粉条:用当地的土豆粉条,搭配五花肉、白菜炖制,汤汁浓郁,粉条筋道;
- 凉拌山野菜:从采凉山采摘的苦苣、蕨菜,焯水后凉拌,清爽解腻;
- 小米粥:当地产的小米,熬制得浓稠香甜,搭配咸菜吃,暖身养胃。
午餐后,在王大爷家的院子里休息,晒晒太阳,听他讲村里的趣事 —— 比如 “谁家的羊丢了,在长城上找到了”“去年庙会时,内蒙古的亲戚来做客”,感受边堡人家的淳朴与热情。
13:30-15:30 神泉堡村落探访:感受晋蒙民俗融合
从得胜堡自驾前往神泉堡村落(约 15 分钟车程,位于晋蒙边界),这是一个 “晋蒙混居” 的村落,村民既有山西人,也有内蒙古人,民俗文化交融独特。
在神泉堡村落的 “民俗馆”(由村民自发创办,免费开放)参观,馆内收藏了村民使用过的 “汉蒙双语农具”(如蒙古包形状的粮仓、山西风格的犁)、“互市货币”(明代的铜钱与蒙古的银币),从中能了解到晋蒙文化的融合历程。
随后在村落的 “神泉” 处停留 —— 这是一口千年古泉,泉水清澈甘甜,村民至今仍在此打水。可在泉边的石凳上坐下,听村民唱 “晋蒙调”(一种融合晋剧与蒙古长调的民歌),歌声悠扬,充满边地特色。
15:30-17:00 得胜堡日落拍摄 + 边墙茶体验
从神泉堡返回得胜堡(约 15 分钟车程),在得胜堡西侧的 “杏树坡”(春季)或 “胡杨沟”(秋季)拍摄日落 —— 夕阳将得胜堡的城墙染成金色,远处的长城烽火台在夕阳中若隐若现,画面绝美。
拍摄结束后,返回王大爷家,喝一杯热乎乎的 “边墙茶”,吃一块自己做的杏花糕或沙棘酱,与王大爷聊聊一天的感受,听他讲 “得胜堡的未来”—— 王大爷说,现在村里在搞 “边堡旅游”,希望更多人来了解这里的历史,保护这些老建筑。
17:00-18:30 返程 + 大同市区晚餐
17:00 左右从得胜堡出发,自驾返回大同市区(约 1 小时),在市区的 “小媳妇凉粉”(地址:大同市平城区永安西街)品尝晚餐,推荐 “浑源凉粉 + 黄糕 + 羊杂粉汤”,感受大同小吃的魅力。晚餐后结束一天的 “慢生活” 旅程。
五、得胜堡游玩攻略指南:吃喝住行全解析
(一)美食推荐:从 “边堡风味” 到 “大同特色”
得胜堡周边的美食,以 “粗犷、实在、有边地特色” 为特点,既有山西的面食,也有内蒙古的肉食,还有独特的 “边堡小吃”,让你味蕾大开。以下是小编亲测推荐的美食,涵盖正餐、小吃、饮品,避免 “踩坑”。
1. 必吃正餐:体验 “边地豪情”
- 边墙羊肉:这是得胜堡周边最具代表性的美食,推荐在镇羌堡的 “老边墙农家乐” 或得胜堡的 “王氏老宅” 品尝。选用当地散养的山羊(生长在采凉山,吃野草长大,肉质细嫩),用清水慢炖 1.5 小时,只加姜片、葱段去腥,出锅后蘸着 “醋 + 蒜末 + 辣椒油” 的调料吃,原汁原味,没有膻味。人均约 60 元(按羊肉重量计算,约 50 元 / 斤,适合 2-3 人分享)。
- 大同过油肉:若返回大同市区,一定要品尝这道山西名菜,推荐在 “晋韵楼” 或 “东方削面” 品尝。选用猪里脊肉,经过上浆、滑油,再加入木耳、玉兰片、青椒炒制,色泽金黄,口感外软里嫩,味道咸鲜中带一丝醋意,非常下饭。人均约 40 元。
- 炖土豆粉条:在得胜堡的农家乐都能吃到,用当地的土豆粉条(手工制作,口感筋道),搭配五花肉、白菜、豆腐炖制,汤汁浓郁,粉条吸满了肉香,是边堡人家的家常菜。人均约 20 元。
2. 特色小吃:感受 “边堡烟火”
- 互市饼:源于明代茶马互市时期,是当年商人的干粮,现在在得胜堡庙会或农家乐都能买到。用面粉、芝麻、胡麻油制作,圆形,直径约 10 厘米,外酥里软,咬下去有芝麻的香味,可直接吃,也可泡在羊肉汤里吃。一块约 2 元,性价比很高。
- 浑源凉粉:大同的招牌小吃,推荐在大同市区的 “小媳妇凉粉” 或 “老白凉粉” 品尝。用当地的土豆淀粉制作,口感 Q 弹,搭配特制的辣椒油(香而不辣)、醋、蒜末、豆腐干、蚕豆,酸辣开胃。一份约 8 元,适合作为午餐或晚餐的开胃菜。
- 黄米凉糕:用黄米(当地称为 “黍子米”)蒸制而成,放凉后切片,蘸着白糖或豆沙吃,软糯香甜,是边堡人家的传统甜点。推荐在得胜堡的 “王氏老宅” 或大同市区的 “晋韵楼” 品尝,一份约 15 元(6 片)。
- 杏花糕(春季限定):每年 4 月杏花盛开时,得胜堡的村民会制作这道小吃。用新鲜杏花(去掉花蕊)、黍子面、白糖混合蒸制,口感松软,有杏花的清香。在得胜堡村口的小摊或 “王氏老宅” 都能买到,一块约 3 元。
3. 饮品与水果:解腻又解渴
- 边墙茶:得胜堡人家的特色饮品,用当地的黄芪、沙棘果、红枣煮制而成,颜色呈橙黄色,口感酸甜中带一丝苦涩,有暖身、养胃、补气的功效。在 “王氏老宅” 或农家乐都能免费品尝,若想带走,可在新荣区农产品超市购买 “边墙茶包”(约 20 元 / 包,10 袋)。
- 沙棘汁:用得胜堡周边的沙棘果榨汁制成,分 “原味” 和 “加糖” 两种,原味酸甜,加糖后口感更柔和。在庙会或农家乐都能买到,瓶装约 5 元 / 瓶,适合徒步或游玩时解渴。
- 大同槟果:当地的特色水果,形似苹果,口感酸甜,水分充足,每年 9-10 月成熟。在得胜堡周边的路边摊或新荣区水果店都能买到,约 3 元 / 斤,可直接食用,也可制成槟果干(约 10 元 / 斤),是不错的伴手礼。
(二)住宿建议:从 “市区舒适酒店” 到 “边堡特色民宿”
若计划在得胜堡周边住宿(如拍摄星空或第二天继续游玩),可根据自己的预算和喜好选择住宿类型。得胜堡村内的民宿较少,但新荣区和大同市区的住宿选择较多,以下是小编推荐的住宿地点。
1. 高端住宿:享受 “舒适体验”
- 大同云冈建国宾馆:位于大同市平城区迎宾西路,距离得胜堡约 1 小时车程,是大同市区的五星级酒店。酒店设施齐全,有豪华客房、餐厅、健身房、游泳池等,客房面积约 35 平方米,配备中央空调、液晶电视、免费 WiFi、24 小时热水,部分客房可远眺大同古城墙。价格:豪华大床房约 600 元 / 晚,含双人早餐。地址:大同市平城区迎宾西路 21 号,电话:0352-5028888。
2. 中端住宿:性价比之选
- 大同全季酒店(古城店):位于大同市平城区古城墙西侧,距离得胜堡约 1 小时车程,靠近大同古城,方便第二天游览古城。酒店装修简约时尚,有标准间、大床房、家庭房等房型,客房面积约 25 平方米,配备舒适的床垫、免费 WiFi、热水、投影仪(部分房型),卫生干净整洁。酒店内还有餐厅,提供早餐和晚餐,早餐以大同小吃为主(如刀削面、黄糕)。价格:标准间约 200 元 / 晚,不含早餐(早餐约 20 元 / 人)。地址:大同市平城区武定门西巷,电话:0352-2066666。
- 新荣区恒山客栈:位于大同市新荣区府西街,距离得胜堡约 30 分钟车程,是新荣区档次较高的客栈。客栈有各类客房,配备空调、电视、免费 WiFi、热水,客房面积约 20 平方米,卫生条件良好。客栈周边有很多餐馆和商店,方便就餐和购物。价格:大床房约 150 元 / 晚,含双人早餐。地址:大同市新荣区府西街 15 号,电话:0352-3078888。
3. 低端住宿:经济实惠 + 边堡特色
- 得胜堡王氏老宅民宿:位于得胜堡村内,是王大爷家的窑洞改造而成,仅有 2 间客房,充满边堡特色。客房为 “土炕房”(冬季有火炕,保暖性好),配备电视、热水、免费 WiFi,客房面积约 15 平方米,卫生条件一般,但胜在能体验边堡生活。民宿提供农家早餐(小米粥、鸡蛋、油饼),约 10 元 / 人,还能帮忙安排 “做边墙茶”“逛庙会” 等体验活动。价格:土炕房约 80 元 / 晚,不含早餐。电话:13934798012(需提前 1 天预约)。
- 新荣区招待所:位于大同市新荣区长城东街,距离得胜堡约 30 分钟车程,是国营招待所,价格低廉。有单人房、双人房,客房面积约 12 平方米,配备电视、热水,无空调(夏季有风扇),卫生条件基本达标。价格:单人房约 60 元 / 晚,双人房约 90 元 / 晚,不含早餐。地址:大同市新荣区长城东街 23 号,电话:0352-3072222。
(三)购物推荐:从 “边地特产” 到 “手工艺品”
得胜堡周边的特产,以 “天然、实用、有边地特色” 为特点,适合作为伴手礼送给亲朋好友。以下是小编推荐的购物地点和商品,避免购买到 “外地进货” 的假货,让你买到真正的 “边堡好物”。
1. 购物地点推荐
- 新荣区农产品超市:位于 S204 省道旁(靠近新荣区汽车站),是当地政府扶持的 “农产品直销店”,商品质量有保障,价格透明。主要售卖当地的农产品(如胡麻油、黄芪、沙棘酱)、手工艺品(如长城主题剪纸、草编篮子),适合批量购买。营业时间:8:00-20:00。
- 得胜堡庙会摊位(仅农历五月十三):庙会期间,堡内的街道上会有很多村民摆摊,售卖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如沙棘酱、杏花糕、边墙茶包)、农产品(如土豆粉条、笨鸡蛋),价格低廉,新鲜正宗,可 “先尝后买”。
- 神泉堡民俗馆商店:位于神泉堡村落内,主要售卖 “晋蒙融合” 的手工艺品,如 “汉蒙双语刺绣”(绣有长城与草原图案)、“边墙石头画”(用当地的石头绘制明长城场景),做工精细,有纪念意义。营业时间:9:00-17:00(仅周末开放)。
2. 必买商品推荐
- 恒山黄芪:大同新荣区是 “恒山黄芪” 的主产区之一,这里的黄芪生长在采凉山,海拔高、光照足,品质优良,具有补气养血、增强免疫力的功效。推荐在新荣区农产品超市购买 “黄芪片”(适合泡水喝)或 “黄芪粉”(适合煲汤),价格约 50-80 元 / 斤,根据品质不同价格有所差异。购买时可要求商家现场切片,确保新鲜。
- 大同胡麻油:用当地的胡麻籽压榨而成,颜色呈金黄色,香味浓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是边堡人家的常用食用油。推荐在新荣区农产品超市购买 “冷榨胡麻油”(保留更多营养),价格约 15 元 / 斤,可选择瓶装(5 斤 / 瓶),方便携带。
- 沙棘酱:用得胜堡周边的沙棘果熬制而成,无添加防腐剂,口感酸甜,富含维生素 C。推荐在得胜堡庙会或 “王氏老宅” 购买,价格约 10 元 / 瓶(250 克),可搭配面包、馒头食用,也可冲水喝。
- 长城主题剪纸:由当地民间艺人制作,题材包括 “得胜堡瓮城”“明长城烽火台”“隆庆和议” 等,做工精细,色彩鲜艳,是极具边地特色的手工艺品。推荐在神泉堡民俗馆商店购买,价格约 20-50 元 / 幅(根据尺寸而定)。
- 草编篮子:由得胜堡村民用当地的芦苇、茅草手工编织而成,造型多样(如手提篮、果篮、收纳篮),环保实用,价格约 15-30 元 / 个。在得胜堡村口的路边摊或庙会都能买到,适合作为家居装饰或购物袋。
(四)注意事项:安全与体验双保障
为了让大家在得胜堡的游玩更安全、更舒适,小编整理了以下注意事项,涵盖文物保护、安全、季节差异等方面,建议大家提前了解。
1. 文物保护:这些 “红线” 不能碰
- 禁止攀爬城墙、刻划文物:得胜堡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墙、瓮城、烽火台等均为文物,禁止攀爬、刻划、涂鸦,违者将被文物部门处罚(罚款 500-2000 元);若想拍摄城墙细节,可在地面拍摄,无需攀爬。
- 尊重村民私宅,禁止随意进入:得胜堡内部分窑洞为村民私宅,门口若挂有 “谢绝参观” 的牌子,请勿进入;若想参观,需提前敲门打招呼,征得同意后再进入,避免打扰村民生活。
- 禁止破坏长城植被:明长城周边的沙棘树、山杏树等是防风固沙的重要植被,禁止采摘、砍伐,违者将被林业部门处罚;若秋季想品尝沙棘果,可在村民允许的情况下,采摘少量成熟的果实,避免破坏树枝。
2. 安全第一:这些细节要注意
- 自驾注意路况,谨慎驾驶:从大同市区到得胜堡的 S204 省道,部分路段为盘山公路,弯道多、坡度大,尤其是冬季(11 月 – 次年 2 月)路面易结冰,需减速慢行,建议安装防滑链;乡村道路狭窄,会车时需提前避让。
- 徒步长城穿防滑鞋,携带饮用水:长城徒步路线多为碎石路和土路,尤其是雨后或冬季,路面较滑,建议穿防滑性能好的徒步鞋;徒步时间较长(约 2 小时),需携带足够的饮用水(夏季约 1.5 升,冬季约 1 升),避免脱水。
- 春季防风,冬季保暖:大同春季(3-5 月)多西北风,风力可达 5-6 级,需携带防风外套、围巾、帽子,避免风吹感冒;冬季气温极低(可达 – 20℃),需穿厚羽绒服、雪地靴、手套、暖手宝,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冻伤。
3. 季节差异:不同季节的 “游玩小贴士”
- 春季(3-5 月):气温回升(白天 10-18℃,夜晚 2-8℃),是赏杏花、体验杏花糕的最佳时节,但多风且昼夜温差大,需携带防风装备和薄外套;春季是农民春耕的季节,可在堡外拍摄 “农民春耕与长城” 的画面,充满生活气息。
- 夏季(6-8 月):气温较高(白天 25-32℃,夜晚 15-20℃),适合徒步长城、拍摄星空,但紫外线强,需做好防晒(涂抹防晒霜、戴太阳帽、穿防晒衣);夏季蚊虫较多(尤其是傍晚),建议携带防蚊液或花露水。
- 秋季(9-10 月):气温适宜(白天 15-25℃,夜晚 5-12℃),是拍摄边堡秋景、品尝沙棘果的最佳时节,周边的胡杨树、枫树变红变黄,层林尽染;秋季是黄芪的收获期,可在当地购买新鲜的黄芪。
- 冬季(11-2 月):气温极低(白天 – 10-5℃,夜晚 – 20- -5℃),适合拍摄 “雪覆边墙” 的美景,但需做好保暖措施;冬季公共交通班次减少(如乡村小巴仅在 10:00-16:00 运行),建议自驾前往;若遇大风雪,部分路段可能封闭,需提前查看天气预报。
4. 其他实用小贴士
- 提前联系村民体验活动:若想参与 “做边墙茶”“学做黄米凉糕” 等民俗体验,建议提前 1 天电话联系 “王氏老宅”(13934798012)或 “老边墙农家乐”(13834135678),方便村民准备食材。
- 携带现金,以备不时之需:得胜堡周边的农家乐和小摊大多支持微信、支付宝支付,但部分乡村小巴和小型小卖部只接受现金,建议携带少量现金(约 200 元)。
- 尊重当地习俗,融入边堡生活:在得胜堡村落游玩时,要尊重当地村民的习俗(如进入神泉堡的神泉祠需脱帽、不随意拍摄村民的生活场景);与村民交流时,可主动问候 “吃了吗?”“去哪呀?”,这种亲切的问候能快速拉近距离。
得胜堡,不是一座 “死去的古堡”,而是一座 “活着的边地博物馆”。在这里,你看不到网红打卡的喧嚣,只有夯土城墙在风沙中伫立,只有村民在堡内平静生活,只有历史的痕迹在每一块砖、每一段墙中流淌。
当夕阳洒在得胜堡的瓮城上,你站在石板路上,听着风吹过城墙的声音,看着远处的草原与黄土丘陵,会突然明白:这里的每一道裂缝,都是历史的皱纹;这里的每一声风响,都是岁月的低语。如果你愿意放慢脚步,倾听这段金戈铁马与茶马互市交织的岁月,得胜堡,一定会给你一场难忘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