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圣母殿景区介绍及其游玩吃喝攻略指南

宝子们!要是你问山西 “最值得一看的宋代建筑”,那晋祠圣母殿绝对能排进前三!它藏在晋祠博物馆的核心区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 “副阶周匝” 式木构建筑,北宋天圣年间修建的殿宇里,藏着 42 尊宋代彩塑侍女像 —— 她们或喜或忧、或嗔或笑,每一尊都像有自己的故事,被专家称为 “宋代雕塑艺术的巅峰”。今天这篇攻略,就带你摸清圣母殿的具体位置、必玩亮点、门票政策,还帮你规划好一日游路线,附上超实用的吃喝指南,让你既能读懂宋代建筑的智慧,又能在彩塑间感受千年的温柔~

一、圣母殿在山西的什么地方?

圣母殿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晋祠博物馆内,地处晋祠中轴线的核心位置,北靠唐叔虞祠,南邻鱼沼飞梁,东接献殿,西依难老泉,是晋祠 “三大国宝建筑”(圣母殿、鱼沼飞梁、献殿)之首,也是晋祠文化的 “灵魂所在”。

从太原市区前往圣母殿,需先抵达晋祠博物馆,交通方式多样且充满文化氛围:

  • 公交出行:乘坐 308 路、804 路、856 路公交车到 “晋祠公园” 站下车,步行 1.2 公里(约 15 分钟)或乘坐景区摆渡车(5 元 / 人)抵达晋祠博物馆入口。公交全程约 1 小时,票价 2 元,沿途会经过晋源区的古村落,春季能看到漫山的杏花,秋季则是金黄的稻田,充满乡土气息。
  • 自驾前往:导航 “晋祠博物馆停车场”,从市区走滨河西路转晋祠路,全程约 25 公里,耗时 40 分钟。博物馆停车场分 A、B 两区,停车费 10 元 / 次,高峰期(周末、节假日)建议 8:30 前到,否则可能要停到 2 公里外的临时停车场,再换乘摆渡车。
  • 打车 / 网约车:从太原南站打车约 60 元,从太原站打车约 50 元,从五一广场打车约 45 元,车程 30-40 分钟。建议和司机约定在 “晋祠博物馆正门” 下车,避免导航到晋祠公园侧门(需多走 1 公里)。

进入晋祠博物馆后,沿着中轴线往里走,穿过水镜台、会仙桥、献殿,就能看到圣母殿的身影 —— 它像一位 “宋代美人”,重檐歇山顶覆盖着绿色琉璃瓦,殿周的 28 根盘龙柱蜿蜒缠绕,殿前的鱼沼飞梁如彩虹般横跨,远远望去,既有皇家建筑的威严,又有江南园林的雅致。

二、圣母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圣母殿总面积约 1000 平方米,分为殿身主体区、彩塑展区、盘龙柱展区、附属建筑区四大板块,每一处都藏着宋代建筑与雕塑的奥秘。我帮大家梳理了必玩的 7 个亮点,从千年彩塑到建筑细节,每一个都值得你放慢脚步~

(一)殿身主体区:触摸宋代建筑的 “巅峰技艺”

1. “副阶周匝” 式结构:中国木构建筑的 “活化石”

圣母殿最独特的是它的 “副阶周匝” 式结构 —— 殿身周围环绕着一圈走廊(副阶),这种结构在宋代《营造法式》中有明确记载,是中国现存最早采用该结构的木构建筑之一,比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早了近 800 年。

站在殿外仰望,副阶的檐柱与殿身的金柱形成 “双重檐”,屋檐层层叠叠,像展翅欲飞的鸟儿。檐角微微上翘,采用 “生起”“侧脚” 的宋代技法,让建筑看起来更轻盈灵动,即使历经千年风雨,依然稳固如初。专家测算,圣母殿的檐角比水平方向高出约 30 厘米,这种设计能有效分散雨水,保护殿身木质结构,足见宋代工匠的智慧。

2. 绿色琉璃瓦:宋代皇家建筑的 “色彩密码”

圣母殿的屋顶覆盖着绿色琉璃瓦,瓦当和滴水均为宋代原件,瓦当图案是 “莲花纹”,滴水图案是 “龙纹”,色彩以绿色为主,搭配黄色、蓝色的琉璃饰件,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宋代皇家建筑的色彩有严格规定:黄色琉璃瓦为皇帝专用,绿色琉璃瓦用于亲王、公主的府邸或重要的祭祀建筑。圣母殿祭祀的是周武王的妻子邑姜(圣母),作为周王室的后裔祭祀场所,使用绿色琉璃瓦既符合礼制,又彰显了其尊贵地位。仔细观察屋顶的琉璃饰件,会发现部分瓦当有细微的磨损,这是千年风雨留下的痕迹,让建筑更具历史的厚重感。

(二)彩塑展区:邂逅 42 尊侍女的 “千年灵魂”

1. 邑姜塑像:宋代皇家女性的 “庄严写照”

殿内正中供奉的是圣母邑姜的塑像,高 3.5 米,是宋代彩塑的代表作。邑姜端坐于宝座之上,凤冠霞帔,身着朱红朝服,腰间系着玉带,双手放在膝上,神情庄重而慈祥。

凤冠上镶嵌着 108 颗琉璃珠和 24 片金箔,历经千年依然色泽鲜艳,冠顶的 “朱雀” 造型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要展翅飞翔。朝服的衣纹褶皱处理得极为细腻,采用 “贴金”“彩绘” 技法,红色的衣料上绣着缠枝莲纹,金色的边线勾勒出衣纹的轮廓,即使在殿内柔和的灯光下,也能感受到其华丽与威严。

邑姜塑像的背后有一扇 “背光”,高 4 米,用木雕和彩绘制成,上面雕刻着 “日月星辰”“龙凤祥云” 图案,象征着圣母的 “神性”。背光的边缘装饰着火焰纹,仿佛圣母被光芒环绕,充满神圣感。

2. 42 尊侍女像:宋代生活的 “活化石”

邑姜塑像两侧,整齐排列着 42 尊侍女像,高 1.6-1.8 米不等,是圣母殿彩塑的 “精华所在”。每一尊侍女像都有不同的身份、姿态和表情,有的手持绢帕,有的怀抱乐器,有的捧着食盒,有的端着铜镜,仿佛是宋代宫廷生活的 “缩影”。

必看侍女 1:“微笑侍女”

位于左侧第 5 尊,她身着浅绿色襦裙,双手捧着一个漆盒,嘴角微微上扬,眼神温柔,仿佛刚完成了一件得意的差事。她的发髻上插着一支银钗,钗头是一朵小巧的梅花,襦裙的衣纹褶皱自然流畅,腰间系着一条红色腰带,整体造型清新脱俗,被游客称为 “圣母殿最美侍女”。

必看侍女 2:“弹琵琶侍女”

位于右侧第 8 尊,她盘腿而坐,双手放在琵琶上,手指弯曲的弧度恰到好处,仿佛下一秒就能弹出悠扬的琴声。她的眉头微微蹙起,眼神专注,仿佛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她的琵琶是用木雕制成的,琴身雕刻着缠枝纹,琴弦虽已遗失,但依然能感受到其古朴与雅致。

必看侍女 3:“持镜侍女”

位于左侧第 12 尊,她手持一面铜镜,铜镜表面光滑,能隐约看到她的倒影。她的眼神看向铜镜,嘴角带着一丝羞涩,仿佛在整理自己的妆容。她的发髻是 “双丫髻”,这是宋代年轻侍女的典型发型,身上的襦裙是淡粉色的,裙摆上绣着蝴蝶纹,充满少女气息。

这些侍女像的肤色采用 “晕染” 技法,从脸颊到颈部逐渐过渡,显得自然逼真;衣料的质感通过色彩和褶皱表现得淋漓尽致,丝绸的光滑、麻布的粗糙都清晰可辨。专家推测,这些侍女像可能是以宋代宫廷侍女为原型创作的,是研究宋代服饰、礼仪、生活的珍贵资料。

(三)盘龙柱展区:见证宋代木雕的 “精湛技艺”

圣母殿殿前的 28 根檐柱,每一根都雕刻着一条盘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雕盘龙柱之一,被誉为 “宋代木雕艺术的巅峰”。

盘龙柱高 3 米,直径 0.5 米,龙身缠绕在柱身上,龙首向上,龙尾向下,龙爪张开,仿佛要挣脱柱子飞向天空。龙的鳞片采用 “深浮雕” 技法,层层叠叠,立体感十足;龙的眼睛是用琉璃镶嵌的,即使在殿内昏暗的光线下,也能闪烁着光泽;龙的胡须是用细木雕成的,纤细而有弹性,历经千年依然完好。

每一根盘龙柱的龙纹都有细微的差异:有的龙张牙舞爪,显得威严霸气;有的龙神态温和,仿佛在嬉戏;有的龙身上缠绕着云朵,仿佛在云中穿梭。这些差异可能是不同工匠的 “个人风格”,也体现了宋代木雕艺术的 “多元化”。

站在盘龙柱前,你可以用手轻轻触摸龙身(注意不要用力按压),感受木雕的纹理和质感,仿佛能触摸到宋代工匠的 “匠心”。阳光透过殿宇的缝隙洒在盘龙柱上,龙身的阴影交错,更显其生动与威严。

(四)附属建筑区:感受晋祠文化的 “整体魅力”

1. 鱼沼飞梁:中国现存最早的 “十字形古桥”

圣母殿前的鱼沼飞梁,是连接圣母殿和献殿的桥梁,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十字形古桥,被誉为 “桥梁史上的奇迹”。它始建于宋代,由 34 根石柱支撑,桥面是用木板铺成的,分为东西、南北两个方向,像一只展翅的蝴蝶,因此得名 “飞梁”。

鱼沼飞梁的石柱上雕刻着 “莲花纹”“龙纹” 图案,石柱的底部有 “柱础”,是用石雕制成的,形状像莲花,既美观又能保护石柱。桥面的两侧有护栏,护栏上雕刻着 “花鸟纹”,图案生动逼真。

站在鱼沼飞梁上,能同时欣赏到圣母殿、献殿和难老泉的美景:向北看,是圣母殿的绿色琉璃瓦和盘龙柱;向南看,是献殿的通透式结构和斗拱;向西看,是难老泉的潺潺流水和古槐树。春季,桥边的海棠花盛开,粉色的花瓣落在桥面上,像一层粉色的地毯,十分美丽。

2. 难老泉:晋水的 “源头活水”

圣母殿西侧的难老泉,是晋水的主要源头之一,被誉为 “晋祠三绝”(周柏、难老泉、宋塑侍女像)之一。泉水从地下涌出,水温常年保持在 17℃左右,即使在冬季也不结冰,因此得名 “难老泉”。

泉边有一座 “难老泉亭”,亭内有一块 “难老泉碑”,是清代书法家傅山题写的,字体苍劲有力,被誉为 “书法史上的珍品”。泉边的石栏杆上雕刻着 “鱼纹”“水波纹” 图案,象征着泉水的 “生生不息”。

游客可以在泉边的石阶上坐下,看着泉水缓缓流淌,听着泉水叮咚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泉边有很多古槐树,其中最古老的一棵已有 2000 多年历史,树干粗壮得需要 4 人合抱,枝叶茂密如伞,夏季能遮挡烈日,是游客休息的好地方。

三、圣母殿要门票吗?(附详细门票信息)

圣母殿位于晋祠博物馆内,需购买晋祠博物馆门票才能参观,以下是整理的详细门票信息表格,包含价格、优惠政策、预约方式等,建议收藏备用~

项目
详情
晋祠博物馆门票
成人票 80 元 / 人;淡季(11 月 1 日 – 次年 3 月 31 日)65 元 / 人(门票包含圣母殿、鱼沼飞梁、献殿、唐叔虞祠、周柏等所有开放区域,不包含讲解服务、文创产品、餐饮等自费项目)
优惠票
1. 儿童:身高 1.2 米以下免费,1.2-1.5 米半价(旺季 40 元 / 人,淡季 32.5 元 / 人);2. 老人:60-69 周岁凭身份证半价,70 周岁以上凭身份证免费;3. 学生:凭学生证半价(需同时出示身份证);4. 军人、残疾人、记者:凭有效证件免费;5. 山西籍游客:每月第一个周一凭身份证半价(需提前预约)
自费项目
1. 讲解服务:人工讲解 100 元 / 次(讲解范围包含圣母殿、鱼沼飞梁、献殿等核心景点,讲解时间约 2 小时,需提前在博物馆入口预约);语音讲解器 30 元 / 台(可在入口处租借,需缴纳押金 200 元,归还时退还);2. 文创产品:价格不等,详见博物馆内文创商店;3. 餐饮:博物馆内餐厅人均 30-50 元 / 人
预约方式
1. 微信预约:关注 “晋祠博物馆” 公众号,点击 “参观服务”—“预约购票”,选择日期和时间段(分为 9:00-12:00、12:00-15:00、15:00-17:00 三个时段),填写个人信息(每人最多预约 3 人),提交后获得预约码;2. 官网预约:访问晋祠博物馆官方网站,按照提示操作;3. 现场预约:直接到博物馆入口售票窗口购票(旺季建议提前预约,避免排队)
开放时间
夏季(4 月 1 日 – 10 月 31 日)8:00-18:00(17:00 停止入园);冬季(11 月 1 日 – 次年 3 月 31 日)8:30-17:00(16:00 停止入园);每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小贴士
1. 每年 4 月 – 5 月是晋祠的 “牡丹花期”,圣母殿周边的牡丹盛开,景色绝美,建议此时前往;2. 圣母殿内禁止使用闪光灯拍照,以免对彩塑造成损害;3. 参观圣母殿时,建议穿舒适的鞋子,殿内地面是石板路,部分区域较滑;4. 旺季(节假日、周末)游客较多,建议早上 9 点前入园,避开人流高峰。

四、圣母殿一日游路线推荐(兼顾深度与休闲)

圣母殿位于晋祠博物馆核心区域,建议将圣母殿与晋祠其他景点串联游玩,预留 5-6 小时,以下是为大家规划的两种路线方案,可根据兴趣选择~

方案一:文化深度游(适合历史文化爱好者)

(一)上午:聚焦圣母殿,解读宋代瑰宝(9:00-12:00)

9:00-9:30:抵达晋祠博物馆,预约讲解服务

早上 9 点前到达博物馆入口,购买门票后,在服务台预约人工讲解服务(100 元 / 次),讲解员会详细介绍圣母殿的建筑、彩塑和历史背景,让你更深入地了解宋代文化。

9:30-10:30:游览圣母殿外部,感受建筑之美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首先游览圣母殿外部,重点关注 “副阶周匝” 结构、绿色琉璃瓦和盘龙柱。讲解员会详细介绍 “副阶周匝” 的建筑原理、琉璃瓦的色彩寓意、盘龙柱的雕刻技法,让你了解宋代建筑的智慧。你可以用手轻轻触摸盘龙柱,感受木雕的纹理,拍一张 “人与盘龙柱” 的合影。

10:30-11:30:参观圣母殿内部,欣赏彩塑精华

进入圣母殿内部,首先欣赏邑姜塑像,听讲解员介绍邑姜的历史背景和塑像的艺术特点;然后重点欣赏 42 尊侍女像,讲解员会逐一介绍 “微笑侍女”“弹琵琶侍女”“持镜侍女” 的身份和故事,让你读懂每一尊侍女像的 “灵魂”。参观时要注意,殿内禁止使用闪光灯,建议用手机的 “自然光模式” 拍照。

11:30-12:00:游览鱼沼飞梁与献殿

从圣母殿出来后,步行 2 分钟到达鱼沼飞梁,听讲解员介绍这座 “十字形古桥” 的建筑奇迹,站在桥上拍一张 “鱼沼飞梁与圣母殿” 的同框照片。然后前往献殿,献殿是晋祠的 “祭祀场所”,采用 “通透式” 结构,没有墙壁,只有梁柱,是宋代祭祀建筑的典型代表,讲解员会介绍献殿的功能和建筑特点。

(二)中午:博物馆内用餐,品尝晋祠特色(12:00-13:30)

晋祠博物馆内的 “晋味餐厅” 位于圣母殿西侧,主要提供山西特色美食,推荐大家尝试:

  1. 晋祠大米饭:用难老泉泉水灌溉的大米,颗粒饱满,口感软糯,搭配当地农家小菜(凉拌苦菜、腌萝卜干),20 元 / 份。
  1. 难老泉泉水豆腐:用难老泉泉水制作的豆腐,鲜嫩无比,可炒可炖,25 元 / 份。
  1. 山西刀削面:手工制作的刀削面,搭配番茄鸡蛋卤或肉酱,18 元 / 碗。
  1. 晋祠酥饼:层次分明,酥脆掉渣,10 元 / 袋(6 个)。

餐厅的人均消费约 30 元,性价比很高。餐厅的窗户正对着难老泉,用餐时可以欣赏到泉水和古槐树,别有一番风味。

(三)下午:串联晋祠其他景点,感受文化魅力(13:30-17:00)

13:30-14:30:游览唐叔虞祠与贞观宝翰亭

下午 1 点半从餐厅出发,前往唐叔虞祠,这是晋祠的 “源头”,祭祀的是晋国始祖唐叔虞。祠内的唐叔虞塑像高 3 米,身着古代诸侯服饰,手持圭板,神情威严。塑像两侧的墙壁上,绘有 “唐叔虞封晋” 壁画,色彩鲜艳,人物形象生动。

然后前往贞观宝翰亭,亭内的《晋祠之铭并序》碑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手书,字体为行书,笔势雄健,刚劲有力,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珍品。讲解员会介绍石碑的历史背景和书法特点,让你感受唐代书法的魅力。

14:30-15:30:游览难老泉与周柏

从贞观宝翰亭出来后,前往难老泉,欣赏 “晋祠三绝” 之一的泉水,在泉边的难老泉亭休息片刻,听讲解员介绍泉水的历史和传说。然后前往周柏,这是一棵有 2000 多年历史的古柏,树干粗壮,枝叶茂密,被称为 “晋祠活化石”。你可以在周柏下拍照,感受历史的沧桑。

15:30-16:30:体验非遗手工艺,购买文创产品

前往博物馆内的 “非遗体验区”,体验山西特色手工艺,如晋祠剪纸、面塑等。你可以亲手剪一张圣母殿的剪纸,或捏一个侍女像的面塑,体验时间 30 分钟,费用 30 元 / 人。

然后前往文创商店,购买晋祠特色文创产品,推荐 “圣母殿建筑模型”“侍女像摆件”“《晋祠之铭并序》碑拓片” 等,这些文创产品设计精美,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价格从 50 元到 300 元不等。

16:30-17:00:休息总结,结束行程

在博物馆内的凉亭里休息片刻,整理一天的照片和笔记,回顾圣母殿的宋代建筑和彩塑,感受晋祠文化的魅力。下午 5 点,离开晋祠博物馆,结束一天的文化深度游。

方案二:休闲亲子游(适合带孩子的家庭)

(一)上午:轻松游览,感受古建与彩塑(9:00-12:00)

9:00-9:30:抵达晋祠博物馆,租借语音讲解器

早上 9 点前到达博物馆,购买门票后,在入口处租借语音讲解器(30 元 / 台),语音讲解器有儿童模式,会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景点,适合孩子理解。

9:30-10:30:游览圣母殿,与孩子互动

首先带孩子游览圣母殿外部,让孩子触摸盘龙柱,感受木雕的纹理;然后进入殿内,让孩子寻找 “微笑侍女”“弹琵琶侍女”,通过语音讲解了解她们的故事。可以和孩子玩 “找不同” 游戏,让孩子观察不同侍女的服饰和表情,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10:30-11:30:游览鱼沼飞梁与难老泉

从圣母殿出来后,带孩子走过鱼沼飞梁,感受 “十字形古桥” 的神奇;然后前往难老泉,让孩子观察泉水的流动,听语音讲解了解泉水的传说。可以带孩子在泉边的石阶上坐下,玩 “打水漂” 游戏(注意不要污染泉水),增加游玩的乐趣。

11:30-12:00:参观周柏,听古树故事

带孩子前往周柏,让孩子拥抱古柏,感受古树的粗壮;听语音讲解介绍周柏的历史,让孩子了解 “为什么古树能活 2000 多年”,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可以和孩子一起在周柏下拍一张 “亲子合影”,记录美好的时光。

(二)中午:博物馆周边用餐,品尝农家美食(12:00-13:30)

离开博物馆后,前往周边的 “晋祠农家菜馆”,距离博物馆入口约 1 公里,步行 15 分钟可达。推荐尝试:

  1. 农家炖土鸡:用散养土鸡炖制,肉质鲜嫩,汤头浓郁,搭配土豆、玉米,45 元 / 份。
  1. 炒土鸡蛋:用农家散养的土鸡蛋炒制,蛋黄金黄,口感香嫩,18 元 / 份。
  1. 凉拌山野菜:用当地山野菜凉拌,清爽解腻,12 元 / 份。
  1. 农家烙饼:用面粉和鸡蛋制作,酥脆可口,8 元 / 份。

餐厅的人均消费约 35 元,食材新鲜,味道正宗,孩子也喜欢吃。

(三)下午:亲子互动,体验非遗与自然(13:30-17:00)

13:30-14:30:体验非遗手工艺,培养孩子兴趣

返回博物馆内的 “非遗体验区”,带孩子体验面塑或剪纸。工作人员会耐心指导孩子捏一个小动物面塑,或剪一张简单的图案,让孩子在玩乐中了解山西非遗文化。体验结束后,孩子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带回家,作为纪念。

14:30-15:30:游览晋祠公园,亲近自然

从博物馆出来后,前往晋祠公园,这是晋祠博物馆的延伸区域,面积广阔,有湖泊、草坪、假山等景观。带孩子在草坪上放风筝、玩游戏,或在湖边喂小鱼,感受自然的乐趣。公园内的 “牡丹园”(春季)和 “菊花园”(秋季)花卉盛开,适合带孩子赏花拍照。

15:30-16:30:购买文创产品,作为孩子奖励

返回博物馆内的文创商店,让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文创产品,如 “侍女像钥匙扣”“晋祠主题书签”“迷你盘龙柱摆件” 等,作为孩子一天表现的奖励,同时让孩子记住这次晋祠之旅。

16:30-17:00:总结分享,结束行程

在公园的凉亭里休息,让孩子分享今天的游玩感受,比如 “最喜欢圣母殿的哪个侍女”“觉得鱼沼飞梁神奇在哪里”,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下午 5 点,离开晋祠,结束一天的亲子游。

五、圣母殿游玩吃喝攻略指南(超实用小贴士)

为了让大家的圣母殿之旅更顺畅、更开心,我整理了一份超实用的吃喝攻略指南,包含美食推荐、出行准备、游玩注意事项等,都是我亲身体验后总结的干货~

(一)美食推荐

1. 博物馆内餐厅美食

美食名称
特色介绍
参考价格
推荐指数
晋祠大米饭
难老泉泉水灌溉的大米,颗粒饱满,搭配农家小菜
20 元 / 份
★★★★★
难老泉泉水豆腐
难老泉泉水制作,鲜嫩无比,可炒可炖
25 元 / 份
★★★★★
山西刀削面
手工制作,面条筋道,搭配番茄鸡蛋卤或肉酱
18 元 / 碗
★★★★☆
晋祠酥饼
层次分明,酥脆掉渣,有咸、甜两种口味
10 元 / 袋(6 个)
★★★★☆
太谷饼
山西传统糕点,口感香甜,质地松软
12 元 / 袋(5 个)
★★★★☆
平遥牛肉
真空包装,肉质鲜嫩,方便携带
30 元 / 袋(100g)
★★★☆☆

2. 博物馆周边美食

美食名称
店铺推荐
特色介绍
参考价格
推荐指数
农家炖土鸡
晋祠农家菜馆(博物馆旁)
散养土鸡炖制,肉质鲜嫩,汤头浓郁
45 元 / 份
★★★★★
炒土鸡蛋
晋祠农家菜馆(博物馆旁)
农家散养土鸡蛋,蛋黄金黄,口感香嫩
18 元 / 份
★★★★★
凉拌山野菜
晋祠农家菜馆(博物馆旁)
当地山野菜凉拌,清爽解腻
12 元 / 份
★★★★☆
过油肉
老太原菜馆(晋源店)
山西传统名菜,色泽金黄,口感鲜嫩
48 元 / 份
★★★★☆
羊杂粉汤
晋源羊杂店(晋源区政府旁)
羊杂搭配土豆粉,汤头浓郁,暖身美味
18 元 / 碗
★★★★☆
灌肠
王记灌肠(晋源店)
荞麦面制作,搭配辣椒油、醋,酸辣开胃
8 元 / 份
★★★☆☆

3. 特色小吃推荐

博物馆入口处的 “晋祠小吃街” 有很多山西特色小吃,推荐大家尝试:

  • 油炸糕:黄米面制作,内馅豆沙或枣泥,外皮酥脆,5 元 / 3 个。
  • 醪糟汤圆:糯米汤圆搭配醪糟,撒桂花,香甜可口,12 元 / 碗。
  • 稷山麻花:酥脆可口,有咸、甜两种口味,5 元 / 根。
  • 老陈醋冰淇淋:网红小吃,冰淇淋中加入老陈醋,酸甜可口,15 元 / 份。

(二)出行准备

物品名称
用途说明
注意事项
身份证
入园时需要刷身份证验证,优惠票用户需出示身份证和相关证件(学生证、老年证等)
随身携带,建议拍照存电子版备用
舒适的鞋子
晋祠博物馆面积大,需要长时间步行,圣母殿内地面是石板路,部分区域较滑,建议穿防滑、耐磨的运动鞋或平底鞋
避免穿高跟鞋、凉鞋,以免滑倒或扭伤脚
相机 / 手机
用于拍摄圣母殿的建筑、彩塑、鱼沼飞梁等美景(注意:圣母殿内禁止使用闪光灯)
提前充满电,携带充电宝(10000mAh 以上),内存预留 8GB 以上
防晒用品
夏季阳光强烈,博物馆内大部分区域无遮阳设施,建议带防晒霜(SPF50+)、遮阳帽、太阳镜
防晒霜每隔 2 小时补涂一次,遮阳帽选宽檐款,防晒效果更好
雨具
太原天气多变,可能突然降雨,建议携带折叠伞或一次性雨衣
雨衣便携性更强,适合在博物馆内行走时使用
轻便外套
圣母殿内有空调,夏季室内外温差较大,冬季天气寒冷,建议带一件轻便外套
夏季带薄款防晒外套,冬季带厚外套
笔记本和笔
若想记录圣母殿的建筑知识、彩塑故事,可带一个小笔记本和笔,方便随时记录
选择小巧便携的,避免占用过多背包空间
饮用水和零食
博物馆内商店价格较高,可自带 1-2 瓶饮用水和少量零食(如巧克力、坚果、太谷饼),为孩子补充能量
零食选择高能量、易携带的,避免带气味重、易变质的食品

(三)游玩注意事项

  1. 遵守博物馆规定
    • 禁止触摸、攀爬圣母殿的建筑和彩塑,禁止在文物上刻画、涂鸦,以免损坏文物。
    • 圣母殿内禁止使用闪光灯拍照,拍照时需关闭闪光灯,避免对彩塑造成损害。
    • 禁止在博物馆内吸烟、乱扔垃圾,保持环境整洁,垃圾分类投入垃圾桶。
    • 参观时要遵守讲解员的引导,不要在殿内大声喧哗、奔跑打闹,保持安静。
  1. 注意安全
    • 圣母殿内地面是石板路,部分区域因游客较多而磨损,雨天较滑,行走时要放慢脚步,避免奔跑。
    • 鱼沼飞梁的桥面是木板铺成的,部分木板有缝隙,带孩子游玩时要看好孩子,避免脚卡进缝隙。
    • 夏季高温天气,要注意防暑降温,及时补充水分;冬季寒冷天气,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 若在博物馆内与同行人员走散,可约定在圣母殿或鱼沼飞梁旁集合,这些是博物馆的标志性景点,容易找到。
  1. 合理安排时间
    • 晋祠博物馆的开放时间是 8:00-18:00(夏季)、8:30-17:00(冬季),建议早上 9 点前入园,此时游客较少,光线较好,适合拍照和参观。
    • 圣母殿的参观时间建议预留 1.5 小时,既能仔细欣赏建筑和彩塑,又能听讲解了解历史背景。
    • 旺季(节假日、周末)游客较多,建议错峰参观圣母殿(如上午 9:00-10:30、下午 14:00-15:30),避免人流高峰。
  1. 讲解服务选择
    • 人工讲解:适合文化深度游,讲解员会详细介绍圣母殿的建筑、彩塑和历史,互动性强,费用 100 元 / 次,需提前预约。
    • 语音讲解器:适合自由行和亲子游,费用 30 元 / 台,可根据自己的节奏游览,有儿童模式,适合孩子使用。
    • 手机 APP 讲解:适合预算有限的游客,推荐 “三毛游” APP,费用 9.9 元,内容丰富,需提前下载讲解内容。

(四)拍照技巧

  1. 圣母殿建筑拍照技巧
    • 全景拍摄:站在鱼沼飞梁上,用 “仰拍” 角度拍摄圣母殿的全景,将 “副阶周匝” 结构、绿色琉璃瓦、盘龙柱都纳入镜头,突出建筑的雄伟。拍摄时可选择早上 9 点的阳光,此时光线柔和,能很好地展现建筑的细节。
    • 特写拍摄:用 “微距镜头” 拍摄盘龙柱的龙纹,展现木雕的细节;拍摄琉璃瓦的瓦当和滴水,展现宋代琉璃的工艺。拍摄时可调整手机的亮度,让细节更清晰。
    • 人物与建筑合影:站在圣母殿的副阶上,用 “侧身” 姿势拍摄,让人物与盘龙柱或琉璃瓦同框,仿佛在与宋代建筑对话。人物服装建议选择素色衣服(如白色、浅灰色),避免穿颜色鲜艳的衣服,以免与建筑风格不协调。
  1. 彩塑拍照技巧
    • 邑姜塑像:用 “全景” 镜头拍摄邑姜塑像的整体,展现其庄严与华丽;用 “特写” 镜头拍摄凤冠上的琉璃珠和衣纹褶皱,展现彩塑的细节。拍摄时要关闭闪光灯,用手机的 “夜景模式”,避免照片过暗。
    • 侍女像:拍摄单个侍女像时,用 “特写” 镜头聚焦面部表情和手部动作,展现其神态之美;拍摄多个侍女像时,用 “全景” 镜头展现其排列顺序和整体氛围。可选择从侧面拍摄,让侍女像更具层次感。
  1. 鱼沼飞梁拍照技巧
    • 全景拍摄:站在献殿的台阶上,用 “俯拍” 角度拍摄鱼沼飞梁的十字形结构,展现其独特的建筑造型;站在鱼沼飞梁的中央,用 “全景模式” 拍摄飞梁与圣母殿、献殿的同框画面,展现晋祠建筑的整体美。
    • 人物与飞梁合影:让人物站在鱼沼飞梁的交叉点上,用 “仰拍” 角度拍摄,让人物与飞梁的梁柱同框,仿佛在 “空中漫步”;或让人物坐在飞梁的护栏上(注意安全),用 “侧拍” 角度拍摄,展现飞梁的通透与轻盈。

(五)周边游玩推荐

要是时间充裕,除了圣母殿和晋祠博物馆,太原还有很多值得一游的景点,推荐大家串联起来游玩~

  1. 蒙山大佛:距离晋祠约 15 公里,车程 25 分钟,是世界第二大石刻佛像,高约 63 米,比乐山大佛早 162 年,适合感受佛教石刻的震撼。门票 35 元 / 人(成人),开放时间 8:00-18:00(夏季)。
  1. 太原古县城:距离晋祠约 8 公里,车程 15 分钟,是一座始建于明洪武八年的古城,有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特色商铺、民宿,夜晚的古城灯火辉煌,适合感受晋商文化。古城免费开放,部分景点需购票。
  1. 山西博物院:距离晋祠约 25 公里,车程 40 分钟,馆藏文物 40 多万件,有晋侯鸟尊、玉组佩等国宝,适合文化爱好者。门票免费(需提前预约),开放时间 9:00-17:00(周二至周日)。
  1. 迎泽公园:距离晋祠约 20 公里,车程 35 分钟,是太原的 “城市绿肺”,有湖景、花海、古建筑,适合休闲放松。门票免费,开放时间 6:00-22:00。

宝子们,圣母殿就像一位 “千年的时光守护者”,它用宋代的木构建筑承载着历史的厚重,用 42 尊彩塑侍女传递着生活的温度。当你站在殿内,看着那些或喜或忧的侍女像,仿佛能穿越千年,看到宋代工匠们精心创作的场景,听到她们低声诉说着宫廷的故事。

在这里,你可以读懂宋代建筑的智慧,感受雕塑艺术的魅力,品尝山西的特色美食,还能和孩子一起在玩乐中学习历史。要是你计划去山西太原旅游,一定要把圣母殿列入行程,用一天的时间,在这座宋代古建中,遇见千年的温柔与匠心~赶紧收拾行囊,开启这场 “宋代文化之旅” 吧!

 

文章名称:《圣母殿景区介绍及其游玩吃喝攻略指南》
文章链接:http://lvyousheng.com/lyjd/555971.html
本站知识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学习交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