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彝良的北大门旁,白水江边,藏着一座规模宏大的古镇——牛街。它宛如一本线装的古籍,整齐而典雅,石刻插图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古镇头戴青瓦王冠,身着岑宫寺与万寿宫的霓裳,每一处都透露着历史的韵味。尽管明清的花楼已在风雨中消逝,但四合院里的水井仍在用浪花朗诵民国的故事,青石板上的马蹄印仍回响着马帮遥远的铃声。
明正德十六年,牛街果稠设立了白水江簸酬长官司,从此,这里便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清乾隆四十九年建造的牛街衙署,虽只剩下围墙残垣和建署碑刻,但仍能让人感受到当年的辉煌。甘家坝的石拱桥,弓起道光年间的脊背,默默诉说着岁月的流转。而在牛街的木瓜树下,安葬着艺术大师陈守仁的骨灰。这位能书善画、精于微雕的大师,虽然并非牛街人,却在牛街长大,与白水江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作品精雕细刻,无可挑剔,甚至用一百倍放大镜才能看清的微小字体,都透露出他对艺术的极致追求。
牛街紧挨四川,自然受到了四川文化的深远影响。这里的民居、茶馆、饮食、艺术、方言,都带有浓浓的川味。清乾隆中期,牛街城隍庙经常上演川戏,还从四川学到了端公戏。逢年过节,牛街人像四川人一样舞龙灯、狮灯、车灯、牛灯、猪灯,热闹非凡。而牛街人的智慧,更体现在文化层面上。中耕夏锄时,他们有独特的劳动音乐——打鼓草,让田间地头充满了欢声笑语。
商贾云集的据点
白水江是彝良唯一的一条通航水路,使得牛街成为了一个商贾云集的据点。在没有桥梁的年代,竹筏是人们渡河的主要工具。如今,白水江上的竹筏仍是一道诱人的风景。村妇们撑着竹筏,唱着优美得走了调的白水江情歌,或者讲述着李伯清式的散打评书,为这片水域增添了几分生动与趣味。而始建于1936年的牛街马鞍山铁索桥,更是见证了无数商队和马帮的过往。如今,白水江上仍矗立着7座铁索桥,它们与新建的石拱或钢筋水泥大桥共同构成了牛街独特的交通景观。
诗风词韵的传承
牛街不仅是一个商贸繁华的地方,更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这里有着1600多年的历史,是云南入川的要冲。在这里,能充分体验到“上云南、下四川”的奇特地理现象,感受到巴蜀文化与古滇文化交相辉映的历史和风情。2005年,一群中国作家走进牛街,被这里的古镇风情深深吸引。他们踩着青石板,走进古老的四合院,与当地居民亲切交流,感受着这里独特的民居民俗。
牛街人热爱诗词,建会馆、修庙宇,大兴文蔚之风。万寿宫是最大的一座庙宇,不仅是牛街风光的亮点,更是文化发达的象征。庙内诗联林立,不乏名言佳句。而乾隆年间的知事龚国用,更是以诗会友,开创了牛街诗风。此后,历任官员都有诗作,光绪年间的知事陈其昌更是以一首《白云仙影》表达了为官之道。
酒肆茶楼
牛街的酒肆茶楼众多,布满名人诗画。走进这些场所,仿佛走进了一个诗画世界。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临江茶社”。茶社临江依山,绿树怀抱,古柏参天。大门前的一幅楹联“云封渡口波连树,雾锁江头水接天”令人印象深刻。室内窗明几净,四壁张挂名人字画,每天迎送八方来客。饮茶者品茗谈心、吟诗赏画或以文会友,好不惬意。
民国风云
在民国时期,牛街的诗坛由一些资深的耆老主持,他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作。其中,毛以亮、陈祖武的诗文颇丰,陈祖武的《吊水灾》一诗更是反映了民国二十年六月三十日牛街暴雨成灾的悲惨情景。而牛街也早早有了自己的歌,《牛街中学校歌》和《牛街进行曲》唱响了白水江畔,表现了牛街人积极向上、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
诗词学会的兴起
1935年起,牛街创办了四年制的简师,继而又开办县立牛街中学。学校教师中不乏写诗习文的高手,而牛街也早早建立了诗词学会,为新手老手提供了一个练诗的场地。牛街出了一部《牛街镇志》,这是全国少见、云南全省仅有的一部乡镇志。诗词学会也出过两部诗集,载诗词近千首,唱响了牛街诗词文化的主旋律。这一代诗人以简师、牛街中学出来的学生为主,他们带动了新潮诗人的不断涌现,使诗的底蕴越来越厚重。
结语
牛街古镇,这座白云江边的千年风华之地,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更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韵味。从明清的花楼到民国的诗坛,从商贸的繁华到文化的传承,牛街古镇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走进牛街,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了那个充满诗意与远方的年代。而这份永恒的魅力,也将继续吸引着更多的人前来探寻、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