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阿富汗著名古迹
坐落在南宫市北旧城村北的普彤塔。
中国佛教第一塔在哪里?以往,人们大都认为在河南洛阳白马寺。近年来,随着不少有识之士的研究、考证和相关媒体的披露,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第一佛塔当为河北省南宫市普彤寺内的普彤塔。
普彤寺位于南宫市区西北约1.5公里处的北旧城村东北,占地面积达2.5万平方米。2005年3月19日,笔者来到普彤寺,寻访这座极其珍贵的历史遗迹。在南宫市政协常委巩修山、普彤寺住持果清法师的陪同、引领下,笔者详细观看了这座已历1930余个春秋仍巍然耸立的佛教名塔,以及寺内的大雄宝殿、观音殿、天王殿、报恩堂、祖堂等建筑。
中国最早的塔
据史料记载,普彤寺建于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比著名的河南洛阳白马寺早建一年。普彤塔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永平十五年正月十五日落成,比洛阳白马寺塔还早建成两年,堪称“中国第一佛塔”。1982年,普彤塔被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我国佛教学术研究界有许多知名人士将南宫视为历史上的佛教圣地,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了普彤寺和寺内的古塔。
普彤塔是由印度三藏法师摄摩腾和印度天竺学者之师竺法兰二人主持建造的。据《后汉书》记载:“世传明帝夜寐南宫,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金色’。帝于是谴使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形象焉。”《高僧传·卷一》记载:“明帝刘庄永平中,谴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往西域天竺寻求佛法。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带——笔者注)遇摄摩腾、竺法兰,邀二人来中国……”相传,建佛塔选址南宫城内,是因汉明帝刘庄随其父光武帝刘秀被王莽追杀,幸起大风得以躲避,在南宫驻跸,并在大风亭(“大风亭”座落于南宫市北旧城村内,原为南宫十景之冠,现已毁坏,尚存亭基)下对灶燎衣、吃饭歇息。刘秀言此地为风水宝地。明、清、民国各版本《南宫县志》对此均有记载。摄摩腾和竺法兰在回洛阳途中,明帝刘庄命其在南宫大风亭附近修建佛塔。
此塔为八角实心砖塔,共9级,塔高33米,底层直径5米,塔身每级出檐,檐下翘置斗拱。塔的须弥座正南面,有一门洞,直到塔心,塔心下有一砖井,井之东、西、北三面之上分坐石佛三尊。这种佛龛营造方式实属罕见。该塔在建筑风格上有不少独到之处,为研究我国佛教建筑艺术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塔名取“普彤”二字,源自佛经《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所释:“普以周普为义”。佛学“普度”指大慈大悲,普度众生,即广施法力,使众生得到解脱。“彤”为朱色。东汉时,娘娘住的皇宫涂朱色,称“彤庭”。此塔后寺内供奉着观音菩萨,塔身及寺均为朱色,故取“彤”字。因而此塔取名“普彤塔”,塔后寺称“普彤寺”。普彤寺后毁于战火之中,现今寺院为1996年9月重建而成。
在风侵雨袭的漫长岁月中,普彤塔先后经历了八次较大的修葺。分别在魏(三国)太和四年(公元230年)、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宋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和成立后的1984年、1992年。
1966年邢台大地震,普彤塔塔身受到损坏,塔顶震掉铜佛三尊,均为红铜质菩萨像,最大的一尊是观音菩萨,高41厘米,重8.25公斤,系明嘉靖十五年修塔时所铸。观音菩萨安祥地坐于“海天佛国”(东海普陀山)海岸,手扶佛经,口念经语,身挂佛珠,一足蹬岸,一足伸向海水,水中生莲,足、莲、水巧妙地结合为一体,将观音菩萨善良恬静、大慈大悲、普度众生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佛像背刻铭文:“汉永平十五年正月十五日,摄摩腾竺法兰建,至太和四年正月初五日,海和尚重修,至嘉靖十五年七月十五日青江、青海主持重修……”铭文对建塔、重修年代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1992年,弘川法师在重建普彤寺的施工中,又发现了清光绪十一年,碑文为“南邑之有普彤塔也,建自汉明帝永平十年,至唐贞观四年,大耳禅师重修建,基周三十二武,高十仞,为本邑十景之一,由来旧矣……”
弘川法师与普彤寺的修复
说到普彤寺的修复与兴隆,不能不提及一个在中国佛教界声名远播的人——弘川法师。
弘川法师,俗名王金城,1927年农历六月初九出生在河南省偃师市岳滩乡后堤村一个贫苦人家。幼时父母早亡,因生活所迫,1949年初碾转到台湾,后皈依佛门,授法名圣嵩,字弘川。1984年8月,弘川法师冲破种种阻挠,毅然从台湾经香港乘飞机回到祖国大陆,被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誉为“中国第一爱国僧人”。1992年,经南宫市政府批准,同意按照省佛协的意见修复普彤寺。省政府民族宗教厅推荐弘川法师任普彤寺住持。弘川法师和3名弟子住进维修佛塔时留下的两间简陋工棚,开始了艰难的筹建活动。为筹措资金,弘川法师周游四方募化,边筹集资金边建设,先后投入人民币100万元。在普彤寺修复的紧张施工中,他拖着病体日夜操劳,常常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普彤寺于1996年9月基本竣工,并于9月26日举行了落成暨佛像开光大典。河北省政协副主席王树森、省统战部副部长韩瑞改、省民族宗教厅厅长鞠志强、中国佛协副会长、河北省佛协会长、柏林寺住持净慧法师和邢台市、南宫市有关党政领导参加了开光大典。净慧法师在庆典致辞中特别指出:“我想强调一点,这个寺应该说是佛教东来的第一寺,因为这个寺比白马寺还早一年。这么多年我们没有宣传这个历史事实,因为规模还没有起来。现在这个地方规模已具,四众云集,管理正常,在这里我们可以郑重地向各界宣布:中国真正的第一寺是在河北省南宫市,也就是我们的普彤寺。”
弘川法师学识渊博,佛学著述甚多,亦常有捐资济困之义举。他曾任中国佛协常务理事、河北省佛协副会长、邢台市佛协会长、河北省政协常委等职,于2004年11月13日圆寂于南宫普彤寺。
如今的普彤寺,管理有序,寺院整洁,常住僧人有30余人,殿内香烟缭绕,院中松柏林立。笔者置身其中,深切感受到佛教圣地的庄严、静穆与神圣。
一名政协委员的“佛塔情结”
2004年8月14日,发表了一文,并配发了普彤塔的照片,旋即在海内外佛学界引起强烈反响。这篇文章的作者巩修山,现任南宫市政协常委、政协提案委委员,是一位多年来利用业余时间致力于佛学研究和普彤塔考察、考证与宣传工作的有识之士。
普彤塔建成于东汉明帝永平15年,比洛阳白马寺佛塔还早两年,当属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佛塔。但由于此塔所处地域偏僻,加之以往宣传不够等原因,使这一历史事实鲜为人知。为了考证普彤寺、普彤塔的起源,为家乡的文化历史资源正名,巩修山在家庭经济十分拮据的困境下,挤出有限的资金,先后购买了数千册有关历史与佛教的图书资料。他曾自费专程前往湖南长沙、湖北武汉等地的文物部门,寻找普彤塔为汉朝建筑的关键实物证据御碑。他撰写的、《中国佛教第一寺应是我省南宫普彤寺》等文章先后被、《乡音》、《民族与宗教》、《老人世界》、《河北日报》等中央及省、市媒体发表,并被国内30余家报刊转载,引起强烈反响。《普彤塔——中国第一佛塔》被译成英、日、法、德等七种文字收入美国东方文化艺术中心的资料库。他的研究成果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佛教协会和美国东方文化艺术中心的重视与关注。巩修山对普彤塔情有独钟,到了几近痴迷的程度。一次,他去新华书店购书,发现1999年版的《辞海》在“南宫”词条的注释中提到“古迹有普彤塔寺”,可翻遍全书却找不到“普彤塔”的单独词条。回家后,他立即致函上海辞书出版社,提出普彤塔为中国第一佛塔,建议新版《辞海》中增加其单独词条。他的信引起上海辞书出版社的重视,出版社很快回函,邀请其赴上海商洽将“普彤塔”词条入编《辞海》事宜。
一个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得好,其意义和影响不仅仅在文化领域,而且将带动当地旅游产业和经济的发展。作为政协委员,巩修山和佛教界知名人士一起就普彤塔这一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积极向党政领导建言献策。2001年10月,他执笔撰写、与弘川法师联名提出的《关于普彤寺普彤塔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议》,得到中共河北省委副书记赵世居的批示和省文物局的重视。2004年,他与佛教界人士合作撰写的提案《应重视中国第一佛塔普彤塔旅游招商资源的开发》在省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被采纳,作为重要提案转交到承办单位。
当笔者欲告别这座千年古刹时,已是黄昏时分,如血的残阳将普彤塔映照得愈加古色古香。笔者心中暗暗祈祷:但愿这座千古名塔能早日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阿富汗名胜
第一名:美国——拉什莫尔山(美国总统山)
这是一座由加特森·博格勒姆创建的著名花岗岩纪念碑雕塑,位于美国总统纪念公园。由于这座山是美国著名律师查尔斯·E·拉什莫尔拥有的一座花岗岩矿山,因此以其姓氏命名为“拉什莫尔山”。这里60英尺高的总统头像雕塑呈现给大家美国第一个150年的历史,这些头像从左导游依次为: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斐逊,西奥多·罗斯福和亚伯拉罕·林肯。整个公园占地面积1278亩,海拔为5725英尺。
四个巨大的石雕像,石像的面孔高18米,鼻子有6米长。四个巨像如同从山中长出来似的,山即是像,像即是山,巨像与周围的湖光山色融为一体,形成了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有200多万来自各地的观赏者到此来领略巨像的风采。现在,拉什莫尔山不仅成为了一个世界级的旅游胜地,还成为了美国文化中美国总统的象征。同时,在当代流行文化的影响之下,拉什莫尔也衍生出了许多其他含义。
第二名:中国——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地处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由于当地水势相当凶猛,舟辑至此往往被颠覆,每当夏汛,江水直捣山壁,常常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于是唐朝时期唐玄宗开始建造此大佛至唐德宗,前后历经90年的时间才完工。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膝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座。大佛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5.5米,脚面可围坐白人以上。由于大佛雕像非常的庞大,游客们就像小矮人一样围绕其四周观看。其面向峨眉山屹立在三江的“聚会场所”。过去的二十年,大佛饱受自然风雨和污染的侵蚀。幸运的是大佛并没有受到损坏。
第三名:印度——马哈巴利普兰岸上寺
马哈巴利普兰岸上寺,八世纪初由帕拉瓦国王建于印度的马哈巴利普兰海湾。实际上由两座背靠背的神殿组成,一座面向东方,较小的则面向西方。岸上寺屹立在孟加拉湾的边缘。涨潮时,海浪会拍打寺体,墙壁即周边的雕塑已经历经了1300年的风吹浪打,却依旧安然无恙。
这里有许多5-8世纪的名胜古迹,最著名的是马哈巴利普兰浮雕。马哈巴利浮雕凿刻的海边两块高达60米的巨岩上,讲的是与《罗摩衍那》并称为印度两大史诗的《摩柯婆罗多》中的英雄阿朱那的故事。有形象生动的神灵、魔鬼和动物的图像100多幅。
第四名:埃及——阿布辛贝
阿布新贝位于埃及与苏丹的交界处,公元十三世纪时,这所宫殿是给当时在位67年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修建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于纳塞而湖水的上涨,建造阿斯旺大坝的时候,为了防止被淹,神庙被切割成石块移至高于河床的后山上再重新按照原来的样子进行组装。
法老的神像与其他三座神像威坐于圣殿最里面。神殿正面是法老自己四座巨型,约有20多米高,虽然其中一座在古时候已被破坏。门口上的小立像是太阳神,因为面向东方,晨光可直射入庙内。阿布辛贝神庙以及其雕刻师炫耀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利,所以法老面部塑造得庄重威严,具有写实性。不可否认的是,阿布辛雕刻师世界艺术史中比较精彩的一笔。
第五名:中国——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位于中国重庆,是在悬崖边上凿成的,以佛教题材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是著名的艺术瑰宝、历史宝库和佛教圣地,也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大足石刻群有75处,拥有雕像5万尊,铭文10万余字,它被誉为“石刻之国”。
大足石刻始建于唐代650年,并在明代和清代进行修建。大足石刻规模之宏大,艺术之精湛,内容之丰富,保存之完好,更是世界罕见。众多国内政要、名人为之惊叹并大家赞誉,也是中外游客川渝之行的必游之地。
第六名: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
据说,婆罗浮屠是一座9世纪时期位于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马格朗地的大乘佛教佛塔。奇迹上,此佛塔的实际存在时间比那个时间还要古老很多。这座塔工九层,上面三层是圆形,下面是六层方形,装饰有2672块浮雕和504尊罗摩居民的雕像。每面墙都上都有一个有关大佛出身的故事以及佛手的故事。主圆塔位于最顶层中心,其四周的里面坐着72个罗摩居民雕像的穿孔佛塔。
第七名:阿富汗——巴米扬佛像
巴米扬佛像是被刻在悬崖边上两座站立着的纪念雕塑,其位于阿富汗中部哈扎拉贾特区的巴米杨大峡谷。处于距喀布尔西北230公里,高度2500米的位置。巴米扬大佛建于6世纪,是印度希腊艺术混合的典型。这些雕塑主要是峭壁上的石头凿刻而成,具体是由蓝本泥草混合并涂在表面。
佛像由两座分别高达53米和58米的石雕像组成,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高的石雕立佛之一。
第八名:中国——炳灵寺石窟
沿着黄河峡谷的炳灵寺拥有一系列天然巨大的石窟,其中充满了雕刻了一些列佛教雕塑。它横于躺永靖内黄河汇入刘家峡水库,也就是刘家峡大坝的北边,据兰州大约80公里。这些石窟的雕刻进展持续了上千年。
炳灵寺石窟雕像776躯,其中石像694躯,泥塑82躯,主要人物有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无量寿佛、弥勒佛及各种菩萨、佛等。炳灵寺以石雕而著名,是中国著名的石窟寺,号称全国四大石窟之一,其艺术价值仅次于敦煌莫高窟。
3. 阿富汗著名古迹有哪些
中东有“古迹之城”的称号,
中东是一个欧洲中心论词汇,意指欧洲以东,并介于远东和近东之间的地区。具体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在地理上,中东的范围几乎涵盖整个西亚地区,并包含部分北非地区,也是非洲与欧亚大陆的亚区。
“中东”是欧美人使用的一个地理术语。一般来说包括巴林、埃及、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约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塔尔、沙特、叙利亚、阿联酋和也门,巴勒斯坦、马格里布国家(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
以及苏丹、毛里塔尼亚和索马里,由于阿拉伯世界历史文化原因,一般认为属于中东国家,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尽管地理上属于中东地区的一部分,但是他们自身认为属于欧洲。
北边的阿富汗有时也与中东联系密切。中东是一个欧洲中心论词汇,意指欧洲以东,并介于远东和近东之间的地区。具体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
在地理上,中东的范围涵盖整个西亚地区,并包含部分北非地区,也是非洲与欧亚大陆的亚区。“中东”是欧美人使用的一个地理术语。
一般来说包括巴林、埃及、伊朗、伊拉克、土耳其、以色列、约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塔尔、沙特、叙利亚、巴勒斯坦、阿联酋和也门,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尽管地理上属于中东地区的一部分,但是他们自身认为属于欧洲。
各国主要城市:巴林:麦纳麦 。埃及:开罗,亚历山大,塞得港,吉萨,大迈哈莱,阿斯旺;伊朗:德黑兰,大不里士,伊斯法罕,阿瓦士,克尔曼沙阿,设拉子,库姆,马什哈德;伊拉克:巴格达,巴士拉,摩苏尔,基尔库克。
以色列/巴勒斯坦斯坦地区:耶路撒冷,特拉维夫-雅法,海法;叙利亚:大马士革,霍姆斯,阿勒颇;科威特:科威特城;黎巴嫩:贝鲁特,的黎波里;阿曼:马斯喀特,马特拉;卡塔尔:多哈;沙特:利雅得。麦加,麦地那,吉达,延布;约旦:安曼,扎尔卡;阿联酋:阿布扎比,迪拜。也门:萨那,亚丁,穆卡拉。
塞浦路斯:尼科西亚,利马索尔;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安卡拉,伊兹密尔,布尔萨,埃斯基谢希尔,科尼亚,阿达纳,加济安泰普,凡城。
4. 阿富汗名胜古迹
西安养犬规定可以养的犬种
比特犬、土佐犬、阿根廷杜高犬、高加索犬、藏獒、马士提夫、意大利护卫犬、罗威纳犬、纽波利顿獒犬、威玛猎犬、中亚牧羊犬、加纳利犬、菲勒犬、牛头梗、法老王猎犬、阿富汗猎犬、德国牧羊犬、爱尔兰猎狼犬、英国斗牛犬、澳洲牧牛犬、苏俄牧羊犬、松狮犬、大丹犬、阿拉斯加雪橇犬、秋田犬、昆明犬、杜宾犬、川东猎犬、比利时玛利诺犬、中华田园犬(土狗)、日本狼青犬、灵缇犬、大白熊犬、圣伯纳犬等犬种,以及具有上述犬种血统的杂交犬和肩高50厘米(指成年犬的平均身高)以上的犬种。
西安养犬收费标准(从2022年3月1日实施)
1、初次登记限制养犬管理费(含证卡、芯片及一个年度的限制养犬管理费):
重点限养区500元/只,一般限养区200元/只;
2、年度限制养犬管理费:
重点限养区300元/只,一般限养区100元/只。
西安市实行划区域限制养犬。
三环路以内区域及三环路以外的城镇居民居住区、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学校、幼儿园、医院、文物古迹保护区、风景名胜游览区等区域为重点限养区;其他区域为一般限养区。
个人申请养犬符合条件的,重点限养区内每户限养一只;一般限养区内每户养犬不得超过两只。
重点限养区内禁止个人饲养烈性犬、大型犬。单位饲养或者一般限养区内个人饲养烈性犬、大型犬的,必须实行拴养或者圈养。
5. 阿富汗古地名
应该是咯布尔吧,咯布尔是阿富汗的首都,阿富汗位于亚洲中亚地区,面积约15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四千多万,与中国,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伊朗为邻,阿富汗由于连年战火纷飞,可以这么说经济一点没有发展,缺粮少穿,人民生活非常困难,是经济不发达国家。
6. 阿富汗的古迹
一、大足石刻(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唐末、宋初时期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是著名的艺术瑰宝、历史宝库和佛教圣地,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
二、敦煌莫高窟(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三、龙门石窟(中国):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
四、吴哥窟(柬埔寨):又称吴哥寺,位于柬埔寨,被称作柬埔寨国宝,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筑。吴哥窟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中国佛学古籍称之为“桑香佛舍”。
五、巴米扬石窟(阿富汗):位于阿富汗兴都库斯山中的佛教遗迹,是公元3~7世纪开凿的佛教石窟。石窟系就大岩壁雕凿而成,年代约在四~七世纪左右,有削崖而雕成的二大立佛像,及近千个窟龛。
六、云冈石窟(中国):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七、麦积山石窟(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旅游景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世界,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
八、象岛石窟(印度):位于印度孟买以东6公里的阿拉伯海上,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象岛石窟宽宏雄伟,大多由岩石外部向内开凿,形成了一座座巧夺天工的地下神殿。
7. 阿富汗历史遗迹
喀布尔
是阿富汗斯坦首都,位于该国东部的喀布尔河谷、兴都库什山南麓,北纬34度,东经69度。人口1 4 2 万,海拔1800米,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市郊有现代化的国际机场。位于中亚和南业间的交通要道上,是重要的贸易中心。
坎大哈
是坎大哈省省会,是阿富汗第二大城市,位于喀布尔西约600公里处,赫里河中游右岸,人口约21万 ,大部分居民是普什图族和塔吉克族人。市郊有现代化的国际机场。手工制毯业很著名,还有棉毛纺织、烟草、水果加工、金属制品等中小企业。
赫拉特
是阿富汗第三大城市,人口1 5 万。是阿富汗西部交通要道,以手工制毯和纺织品著称。为农畜产品集散地之一。已有约2 0 0 0 年的历史,中古时代为东西方交通、 贸易的名城,从我国通往西亚至欧洲的“丝绸之路”就经过这里。多历史文物古迹。
8. 阿富汗的著名景点
主要有三个景点。
1.赫拉特礼拜五清真寺。
在西北部赫拉特省的首府赫拉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可同时容纳8万人祷告。
2.巴米扬大佛。
坐落于巴米扬省的巴米扬谷。两尊巨大利佛中的东大佛,高37米,西大佛高55米,已被塔利班毁坏。
3.哈札特阿里神庙,通常被人们称为蓝色清真寺,位于巴尔赫省的省会马扎里沙里夫。
9. 阿富汗著名古迹介绍
巴基斯坦汗巴巴是巴基斯坦的一个城市,位于巴基斯坦东北部,靠近阿富汗和印度的边境。这个城市也是巴基斯坦最大的城市之一,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巴基斯坦汗巴巴是巴基斯坦的商业中心之一,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这个城市在历史上曾经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上的一个节点,拥有许多古老的宫殿、清真寺和古老的城堡等等。此外,巴基斯坦汗巴巴还有许多的文化活动,例如传统的音乐和舞蹈等等。这些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旅行者,使得这个城市成为了巴基斯坦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10. 阿富汗著名古迹图片
阿富汗接近中国位置叫塔县。
在中国最西端,新疆省内,有个叫塔县的小县城,别看它不起眼,却与三个国家接壤,分别是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
这里地处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境内还有世界第二大高峰——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仅次于珠穆朗玛峰,风景绝美,但更美的还是塔县的女人。
塔县三国交界,主要民族是塔吉克民族,人种上就是属于欧洲地中海的白人,进入到塔县,会感受到浓浓的异域风情。
塔县和阿富汗一样,处在丝绸之路必经之路上,相信随着不断的开发,塔县会被更多人看见。
11. 阿富汗 古城
647500平方公里
阿富汗,全称为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The Islamic Republic of Afghanistan),是亚洲中西部的内陆国家。北邻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西接伊朗,南部和东部连巴基斯坦,东北部凸出的狭长地带与中国接壤,国土面积64.75万平方千米,首都喀布尔。
阿富汗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历经战乱,经济破坏殆尽,严重依赖外援。阿富汗王国建立于1747年。19世纪后,国力日衰,成为英国和沙俄的角逐场。1919年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1979年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1994年阿富汗塔利班兴起,1996年9月攻占喀布尔,建立政权。1997年10月改国名为“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
2001年,“9·11”事件后,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在美军事打击下垮台。2021年4月,美宣布从阿富汗全面撤军,美国盟友和北约国家宣布同时撤军,引发阿富汗局势快速演变。9月7日,阿富汗塔利班宣布组建临时政府,并公布部分内阁成员。
根据阿富汗中央统计局统计,2019/2020财年阿富汗人口约为3220万,约有30个民族,主要民族有21个,其中普什图族约占40%,塔吉克族约占25%,哈扎拉族占19%,乌兹别克族占8%(由于阿富汗多年未进行人口普查,各民族准确人数和占比难以确定,不同数据来源差距较大)。2019/2020财年,阿富汗国内生产总值(GDP)198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9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08美元。截至2021年9月,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全国划分为34个省,省下设县、区、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