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描写我国传统节日的诗句有哪些?

一、描写我国传统节日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春节的:

1、一年滴尽莲花漏。——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2、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孟浩然《田家元日》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4、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归》

5、蜡鹅花下烛如银。——李慈铭《临江仙·癸未除夕作》

6、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来鹄《除夜》

7、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8、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皇甫冉《春思》

描写端午的诗句:

1、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____苏轼《浣溪沙·端午》

2、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____苏轼《浣溪沙·端午》

3、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____张耒《和端午》

4、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____文天祥《端午即事》

5、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____舒頔《小重山·端午》

6、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____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7、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____边贡《午日观竞渡》

8、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____赵蕃《端午三首》

9、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____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10、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____殷尧藩《同州端午》

二、有关我国传统节日的古诗有哪些?

1.【清明节】 《清明》 (杜牧)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重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中秋】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唐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4.【端午】 《日赐衣》 (杜甫)唐 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5.【元宵节】 《十五夜观灯》 (卢照邻)唐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6.【七夕】 《古诗十九首之一》 (佚名)唐?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7.【春节】 《元日》 (王安石)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三、有关榆树的著名诗句有哪些?

  

1、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田园居》  

2、听神榆树北车声,满载松林寒雨。–冯子振 《鹦鹉曲 松林》  

3、村墅稻田黄罢亚,塞垣榆树老丫叉。–陈造 《次王帅韵后诗呈叶教授》  

4、榆树苔衣绿,松花粉穗黄。–王谌 《到李山寺》  

5、 天上白榆树,千秋紫塞阴。– 尹耕《榆林驿》  

6、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汉代诗歌《陇西行》  

7、孤雌吟於高墉兮,鸣鸠栖於桑榆。– 刘向 《九叹·怨思》  

8、鸿鹄一举,横四海之区,出青云之外,而尺鷃不陵桑榆。–《晋书·夏侯湛传》  

9、日西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太平御览》卷三引《淮南子》  

10、夫杲日流景,则列星寝耀;桑榆既夕,而辰象粲然。– 刘知几 《史通·叙事》  

11、安得遵云衢,及此桑榆光。– 魏源 《客怀八首柬龚定庵舍人》12、始虽垂翅 回溪 ,终能奋翼 黾池 ,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因以喻事之后阶段。–《后汉书·冯异传》  13、 桑榆傥可收,愿寄相思字。–韩愈 《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14、桑榆傥可收,岁事在穮蓘。–元好问 《酬韩德华送归之作》  15、兵谏匆匆事有无,将军计已失桑榆。–刘国钧 《辛壬之间杂诗》  16、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  17、后会吾衰矣,桑榆一茧丝。– 范成大 《次韵郑校书参议留别》  18、况我年近桑榆,家无兰玉。–沉起凤 《谐铎·虎痴》

四、我国的传统节日哪些与团圆有关?

我国传统节日中与团圆有关的有:

春节: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阖家欢聚,一起吃年夜饭,称“团年”。然后一起守岁,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当新年来临时,爆竹烟花将节日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我国北方地区在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取“更岁交子”之意。而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象征生活步步高。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同时,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清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七夕节:每年七月初七,天下的喜鹊在银河上搭成一座鹊桥,牛郎和织女才能相见。每到七夕将至,牵牛和织女二星都竟夜经天,直至太阳升起才隐退,因而又被喻为人间离别的夫妻相会。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间,因此称中秋节。中秋之夜,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此夜,人们仰望如玉如盘的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冬至节:冬至在我国古代是一个很隆重的节日。至今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以示不忘更本,祝福阖家团圆。北方地区冬至有宰羊,吃饺子的习俗,南方的传统食品有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等等。

五、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寓意?我国的传统节日有?

除夕 :农历十二月三十。

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 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 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寓意: 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即“除旧布新”。

春节

古称:元日、元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 元(“正”即正月之“正”)俗称“过大年”, 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 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年”最怕红色、火 光和炸响。所以每年春节,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 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 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 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清明节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 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节日里吃粽子、赛龙舟、挂 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 烟子、吃十二红。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 重视的日子。 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 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 肃的祭祀变成轻松的欢娱。“民间拜月”则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 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六、我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吟咏樱花的诗句?

梅花谢后樱花绽,浅浅匀红。试手天工。百卉千葩一信通。 –《采桑子》

丹砂漆盘盛井水,冷浸半坼山樱花。–《夜与原甫江家步归》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本事诗 十首》

樱花落尽阶前月, 象床愁倚薰笼。–《谢新恩》

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樱花落》

七、我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好的,以下是这些节日的简介:

春节: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通常是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即农历新年)。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扫尘、守岁、拜年、贴春联、吃年夜饭、放鞭炮等,同时也会举行一些祭祖祈年活动,祈求来年平安如意。

元宵节: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日,也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以庆祝春节的结束和新的一年的开始。

龙抬头:龙抬头是农历二月初二日,也称为“春龙节”。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敬龙祭祖、舞龙舞狮、吃龙须面等,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通常是农历三月初八或九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扫墓、祭祖、踏青等,以缅怀先人、寄托哀思。

端午节: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日,也称为“龙舟节”。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以纪念屈原和避邪驱瘟。

七夕节:七夕节是农历七月初七日,也称为“中国情人节”。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赏星、乞巧、谈恋爱等,以庆祝爱情和婚姻。

中秋节: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也称为“月圆节”。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等,以感恩团圆、祈求美满。

重阳节: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日,也称为“重九节”。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登高、赏菊、吃重阳糕等,以纪念先人和祈求健康长寿。

这些节日有的源始于古代的祭祀活动,有的起源于古代的农业生产和军事活动,有的与传统文化和民间传说有关。这些节日的形成和演变历程,反映了中国历史、文化、社会和宗教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和特点。

八、与“钱塘潮著名”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催试官考较戏作》宋代:苏轼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白话文释义:号称“天下第一潮”的钱塘江大潮,其中尤以农历八月十八的时候最盛最为壮观。

2,《望江台》明代:王在晋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白话文释义:天空大海非常广阔,巨浪拍案恍若雷声,钱塘江潮流涌动,仿若与天连成一片。

3,《酒泉子·长忆观潮》宋代:潘阆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白话文释义:我常常想起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着向江上望去。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发,声势震人。踏潮献技的人站在波涛上表演,他们手里拿着的红旗丝毫没被水打湿。此后几次梦到观潮的情景,梦醒时依然感觉心惊胆战。

4,《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唐代:孟浩然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白话文释义:江潮如雷,声震百里,隆隆滚过,手中的鸣琴呀,暂且停止了弹拨。府中的官员一个接一个骑马而出,观看潮水呀,早早地在江边等着。阳光照射下,秋云仿佛格外高远,海水在天际浮动,显得特别宽阔。浪涛涌来,卷起了千堆万堆白雪,观潮的人啊,谁不感到寒气凛冽。

5,《十七日观潮》宋代诗人陈师道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白话文释义:一望无垠的沙滩上,潮水涌上来了,像一道白色的长虹;我猜想,是不是瑶台仙人,失手把玉杯中的琼浆泼向了人间,如此奔腾汹涌。澎湃的潮水中,蓝天的倒影在水里颠簸摇动;夕阳西坠,浮沉出没在湍急的洪波巨浪中。

九、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诗句?

1、春节:《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清明:《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3、七夕:《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4、重阳:《不第后赋菊》唐-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5、元宵:《上元夜》唐-崔液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元夕无月》清-丘逢甲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6、端午:《和端午》宋-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7、中秋:《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8、寒食:《寒食》唐-韩翃 (音红)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青烟散入五侯家。

十、我国有关文学比较著名的刊物有哪些?

全国知名文学杂志有《最小说》、《读者》、《萌芽》、《故事会》、《人民文学》、《青年文学》等。

《最小说》内容丰富多彩,有时尚的摄影绘画,同时汇集了原创短篇青春校园题材类的小说,有郭敬明长篇独家连载、专栏文字;人气作者落落,著名漫画家年年,超级女生李皆乐以及时下年轻人眼里当红的文艺界名人独家撰稿等人的专栏……‘

《读者》杂志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创刊于1981年1月,是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文摘杂志。《读者》杂志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读者》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拥护。发行量稳居中国期刊排名第一,亚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四。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中国期刊第一品牌”。

《萌芽》,现代文学期刊。月刊(初为半月刊)。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办,由《萌芽》社编辑出版,是发表文学新作培养文学新人的刊物。

《故事会》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仅有114个页码、32开本的杂志,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

《人民文学》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办的国家一级文学期刊。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和报告文学等纯文学作品。 人民文学创刊于1949年10月25日,是新中国第一份文学期刊,毛泽东曾为《人民文学》创刊号题词”希望有更多好作品出世”。

《青年文学》杂志是一本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大型文学类学术期刊。

文章名称:《描写我国传统节日的诗句有哪些?》
文章链接:http://lvyousheng.com/lyjd/423195.html
本站知识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学习交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