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藏地高原,有一座山,它屹立于东经81°,北纬31°,海拔6638米,它就是冈仁波齐,冈底斯山的主峰。冈仁波齐,藏语意为“雪山之宝”或“雪圣”,其峰顶四季覆盖冰雪,宛如一位慈祥的母亲,被尊称为“冰山之母”,与遥远的“冰山之父”南迦巴瓦峰遥相呼应。
当你从南面凝视冈仁波齐,一个醒目的十字形标志会跃入眼帘。这十字形由峰顶垂下的巨大冰槽与山间横亘的岩石巧妙构成,在佛教徒眼中,它是佛教精神力量的象征,寓意着吉祥与保佑的佛教万字格。
信仰中心,神灵所在
追溯至古老的年代,在这片离蓝天和太阳最近的土地上,冈仁波齐就被西藏的苯教、藏传佛教以及印度教的信徒们奉为神灵所在的世界中心。它的峰顶形似埃及的金字塔,因此藏民也亲切地称其为“石磨的把手”。
冈仁波齐坐落在阿里普兰县境内,是亚洲历史上最著名的山峰之一。峰顶终年冰雪覆盖,形似椰果或橄榄,山尖如剑直插云霄,展现出一种壮美而强烈的气息。传说峰顶的圣乐宫中有罗汉在敲击木鱼,善良之人便能听到这些天籁之音。在佛教徒心中,冈仁波齐就是佛的化身。
转山祈福,心灵洗礼
数百年来,朝圣者们不畏风雨,艰难跋涉,只为来到冈仁波齐转山祈福,洗清罪恶。在他们眼中,一生中能到这里朝圣一次,便足矣。信徒们中间流传着一个传说:围绕冈仁波齐转一圈可以洗去一生所犯的罪孽;转10圈可以免去轮回中的地狱之苦;转100圈,今生便可升天成佛。这些传说虽不靠谱,却是信徒们心底最虔诚的愿望,他们用虔诚换取对信仰的期待。
藏历马年转冈仁波齐山,据说效果最好。几千年前,西藏的高僧米拉日巴曾在此山中修行,并与苯教首领那若苯琼斗法获胜。这场斗法在佛教徒眼中为冈仁波齐增添了佛法的威力,使其更加值得人们去转山。
白云缭绕,福气之兆
冈仁波齐峰顶经常白云缭绕,当地人认为,能看到冈仁波齐的峰顶是件很有福气的事情。据说冈仁波齐也是佛教中著名的须弥山的所在地。在象雄苯教时期,它被称为“九重字山”,苯教的祖师辛饶创教之日自天而降,便降落在冈仁波齐山上。此后,苯教的360位大神灵曾一度居住在此。
在公元前5~6世纪兴起的耆那教传说中,冈仁波齐是耆那教创始人瑞斯哈巴那刹获得解脱的地方,当时被称作“阿什塔婆达”,即“最高之山”。
古迹残存,信仰见证
至今,在“神山”脚下还残存着不同国度风格的古迹。据当地百姓讲述,在佛教盛行的年代里,冈仁波齐是临近各国佛教徒祈天求神的地方。那些虔诚的佛教徒们,衣衫褴褛,不远千里来到这个被他们视为仙境的地方,祈求神灵的庇护,表达对佛的诚心。他们沿路叩头祈祷,在“神山”下绕着山朝拜,心中念叨着圈数,努力完成着自己一生的宿愿。那虔诚的表情、坚定的目光,留在心底,一次次冲击着心灵的麻木,让灵魂得到蓦然的升华。
探险神往,未敢登顶
几个世纪以来,冈仁波齐一直都是探险家们心目中的神往之地。然而,至今还没有人能够登上这座神山,或者说至今还没有人胆敢触犯这座世界的中心。直到近几年,旅游者们才开始关注这座神山,冈仁波齐的神圣与魅力在一批批游人中传扬,赞美与惊讶此起彼伏。
寺庙环绕,文物瑰宝
在冈仁波齐周围共有5座寺庙,它们是朝拜者转山途中的休息点。年日寺为转山第一站,止拉浦寺、松楚寺(也称幻变寺)为外线,江扎寺和赛龙寺为内线。这些寺庙中保存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雕刻,然而随着旅游者的增加和冈仁波齐名气的提升,这些具有特殊价值的文物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毁坏。
雄姿独特,气势磅礴
在峰峦起伏的群山之中,冈仁波齐雄姿独特、气势磅礴地凌空直耸云霄。峰顶常年被皑皑冰雪所覆盖,就像戴上了一顶壮观的大银冠,与朵朵白云浑然一体。站在冈底斯宾馆的东南面,遥望那座小山,经过宾馆南侧的小河,沿着山路攀登至半山腰,你会看到随风漂浮的五彩经幡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耀眼的光。
顺着山路绕过这座山,再向北走,翻过两座山,就到了面向冈仁波齐南壁的止拉浦寺。这是神山周围5座寺庙中最大的一座。据说几千年前苯教祖师辛饶来西藏时就住在这里。冈仁波齐的四大佛祖脚印之一就在寺内。寺庙的左侧有一出口,走出出口站在这里,你可以近距离欣赏完整的冈仁波齐峰。举目远眺,真有“神浮盈空”之感。经过长期风化作用而形成的天然台阶纵贯峰体中央,好像通往云端的悬梯,两侧悬崖绝壁,使整个峰体显得更加庄严雄伟,真像个天生的大宫殿,让人心灵震撼,通透全身。
为何讲述,心中之佛
别问我为什么要讲这座山的故事,因为我也不知道。如果我说那是因为我觉得冈仁波齐是我心中佛的样子,你相信吗?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冈仁波齐,它代表着信仰、力量与希望。在这座神山面前,我们都能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力量,继续前行在人生的旅途中。
相关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