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的城隍庙,九曲桥的石板路还沾着露水,湖心亭的茶客刚点上第一壶龙井;沈大成的师傅正把刚蒸好的双酿团摆上柜台,糯米香混着豆沙的甜飘到巷口;邵万生的糟货柜台前,阿婆正挑着糟鸡,嘴里念叨着 “要给外地的孙子带点老上海味道”。这就是城隍庙 —— 上海的 “市井心脏”,一边是百年老字号的坚守,一边是游人如织的热闹,每一块糕点、每一味卤味,都藏着老上海的生活记忆。
作为跑遍上海街巷的旅游博主,后台最常收到的城隍庙提问绕不开三个核心:城隍庙到底哪些特产是 “本地人也会买” 的,不是游客专供?什么时候去能既避开人潮,又赶上最浓的老上海氛围?除了买特产,城隍庙周边还有哪些藏在巷弄里的吃喝玩乐地?这篇攻略会像带你逛菜场的上海阿姨,从十大特产的 “隐藏选购技巧”,到四季旅行的 “专属玩法”,再到老饕私藏的 “现吃清单”,帮你解锁城隍庙 “既传统又鲜活” 的双面魅力。准备好你的购物袋和胃,我们要去九曲桥、老街巷和老字号里,找那些攻略里没写全的老上海故事了。
一、城隍庙必买十大特产
城隍庙的特产从不是 “全国通用的旅游纪念品”,而是承载着上海人味觉记忆的 “市井瑰宝”—— 有的是传承百年的手工技艺,有的是融入日常的家常滋味,有的是节庆必备的仪式感美食。我们筛选出的十大特产,每一款都经过 “本地人认证”,既能当伴手礼,也能让你在家复刻老上海的烟火气。
城隍庙必买十大特产信息表
排名
|
特产名称
|
推荐老字号店铺
|
核心特色
|
参考价格(2025 年)
|
保质期
|
隐藏选购 & 吃法亮点
|
1
|
南翔小笼(可携带版)
|
南翔馒头店(城隍庙总店)
|
皮薄馅足,汤汁鲜美,分鲜肉、蟹粉两种口味,可携带装采用真空包装
|
鲜肉小笼 38 元 / 盒(6 只),蟹粉小笼 58 元 / 盒(6 只)
|
冷藏 3 天,冷冻 1 个月
|
选购:选当天生产(包装有生产日期),蟹粉款建议冷冻保存;吃法:蒸制时水开后蒸 5 分钟,避免过久破皮
|
2
|
上海梨膏糖
|
老城隍庙梨膏糖商店(豫园路店)
|
百年工艺,用雪梨、冰糖、川贝等熬制,分原味、薄荷味,润喉止咳
|
25 元 / 盒(100g),50 元 / 罐(250g)
|
常温 6 个月
|
选购:选 “手工熬制” 款(包装有 “手作” 标识),薄荷味适合夏天;吃法:含服比嚼服更润喉,也可泡温水当茶饮
|
3
|
五香豆(奶油味)
|
五香豆商店(城隍庙老街)
|
选用上海本地蚕豆,用酱油、冰糖、八角等卤制,奶油味是经典款,咸甜适中
|
18 元 / 袋(200g),35 元 / 罐(400g)
|
常温 3 个月
|
选购:选颗粒饱满、无破损的,罐装配密封盖,方便保存;吃法:配绿茶解腻,追剧时当零食,避免一次吃太多(易胀气)
|
4
|
沈大成双酿团
|
沈大成(城隍庙总店)
|
糯米外皮,内馅是豆沙 + 芝麻,甜而不齁,软糯有嚼劲,上海传统糕点
|
6 元 / 个,30 元 / 盒(5 个)
|
常温 1 天,冷藏 3 天
|
选购:选当天制作(柜台现包),外皮无裂痕的;吃法:常温放置 10 分钟再吃,糯米更软糯,冷藏后需微波 10 秒
|
5
|
邵万生糟鸡
|
邵万生(城隍庙分店)
|
百年糟货技艺,用陈年糟卤浸泡鸡肉,肉质鲜嫩,糟香浓郁,无腥味
|
45 元 / 袋(250g),88 元 / 盒(500g)
|
冷藏 7 天
|
选购:选真空包装无漏气的,鸡肉色泽呈淡粉色;吃法:开袋即食,配黄酒当下酒菜,也可切片拌黄瓜
|
6
|
老大同黄泥螺
|
老大同(城隍庙食品店)
|
选用东海黄泥螺,吐沙干净,用酱油、糖、姜蒜腌制,肉质饱满,无沙粒
|
32 元 / 瓶(200g),60 元 / 瓶(400g)
|
冷藏 1 个月
|
选购:选 “无沙” 款(包装标注),瓶内汤汁清澈;吃法:佐粥、配泡饭,早餐吃最地道,避免空腹吃(偏咸)
|
7
|
功德林素鸡
|
功德林(城隍庙素斋店)
|
豆制品,用黄豆制成,卤制后口感紧实,咸香入味,素食者首选
|
20 元 / 袋(200g),38 元 / 袋(400g)
|
冷藏 5 天,冷冻 1 个月
|
选购:选色泽棕红、无异味的,真空包装更易保存;吃法:切片煎至两面金黄,配米饭,或凉拌当冷菜
|
8
|
王家沙蟹粉酥
|
王家沙(城隍庙分店)
|
酥皮层次分明,内馅是蟹粉 + 猪肉,鲜香味浓,现烤现卖
|
8 元 / 个,45 元 / 盒(6 个)
|
常温 2 天,冷藏 3 天
|
选购:选刚出炉(外皮酥脆),包装透气(避免变软);吃法:趁热吃最香,凉后可烤箱 180℃加热 3 分钟
|
9
|
光明邨酱鸭
|
光明邨大酒家(城隍庙店)
|
上海本帮酱鸭,用酱油、冰糖、香料卤制,皮脆肉嫩,酱汁浓郁
|
58 元 / 斤(散装),68 元 / 盒(300g)
|
冷藏 3 天
|
选购:选当天卤制(柜台有 “当日新鲜” 标识),鸭腿部位肉质更嫩;吃法:加热时淋少许酱汁,配米饭或面条
|
10
|
上海蜜饯(桃脯)
|
老上海蜜饯店(城隍庙老街)
|
选用新鲜桃子,用糖腌制,保留桃子果香,甜而不腻,无添加剂
|
22 元 / 袋(200g),40 元 / 罐(400g)
|
常温 6 个月
|
选购:选果肉饱满、色泽自然(非染色)的,罐装配密封盖;吃法:当零食,或泡温水当果茶,也可搭配酸奶
|
特产深度解析:不止于 “买” 的老上海味觉故事
1. 上海梨膏糖:百年润喉糖里的 “城隍庙记忆”
很多人以为梨膏糖是 “游客专供”,其实老上海人感冒咳嗽时,都会去城隍庙买上一罐。去年冬天我在 “老城隍庙梨膏糖商店”,遇到了熬制梨膏糖的第六代传人张师傅,他告诉我:“真正的上海梨膏糖,要选雪梨熬制,不是用梨汁浓缩,熬的时候要不停搅拌 4 小时,直到糖液挂勺不滴,这样才够浓稠。”
张师傅的摊位在商店进门左手边,玻璃罐里摆着不同口味的梨膏糖,“原味适合老人,薄荷味适合年轻人,还有川贝味适合咳嗽时吃”。我买了一罐薄荷味(50 元 / 250g),含在嘴里,先是薄荷的清凉,接着是雪梨的清甜,没有工业糖的齁甜,咽下去后喉咙确实舒服很多。张师傅说:“以前城隍庙的梨膏糖是挑着担子卖的,现在有了店铺,但工艺一点没改,还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方法。”
选购梨膏糖要注意 “避坑”:很多小摊卖的梨膏糖是用白砂糖 + 梨香精做的,吃起来只有甜味,没有梨的清香。要选包装上有 “老城隍庙” 标识、标注 “手工熬制” 的,价格虽然比小摊贵(小摊 15 元 / 盒),但味道和功效差很多。回家后我试着用梨膏糖泡温水,加了一片柠檬,酸甜适中,比市售的果茶更健康。
2. 邵万生糟鸡:糟卤里的 “上海夏天味道”
邵万生的糟货在上海人心里,是 “夏天的标配”—— 天气热没胃口时,切一盘糟鸡,配一碗泡饭,是老上海人的家常午餐。去年夏天我在邵万生城隍庙分店,遇到了来买糟鸡的李阿婆,她笑着说:“我从小就吃邵万生的糟货,我儿子在外地,每次回来都要带两袋走,说‘外面买不到这个味道’。”
邵万生的糟鸡之所以好吃,关键在 “糟卤”—— 用陈年黄酒、花椒、八角、桂皮等泡制,再经过 3 个月发酵,“糟卤越陈,香味越浓”,店员告诉我。糟鸡选用的是 2 斤左右的三黄鸡,肉质细嫩,浸泡 24 小时后,糟卤的香味完全融入鸡肉,却不会掩盖鸡肉的鲜味。我买了一袋糟鸡(45 元 / 250g),回家切片后,鸡肉呈淡粉色,咬一口,糟香和肉香在嘴里散开,一点都不腥,配了一杯黄酒,瞬间有了老上海的夏天氛围。
要注意的是,糟鸡保质期短(冷藏 7 天),买回去要尽快吃,吃不完一定要放冰箱冷藏。如果想带回去给朋友,建议最后一天买,用冰袋保温,避免变质。除了糟鸡,邵万生的糟毛豆(18 元 / 袋)也很好吃,夏天配啤酒,是绝佳的下酒菜。
3. 沈大成双酿团:糯米团里的 “甜糯时光”
沈大成的双酿团,是上海人 “下午茶的仪式感”—— 下午 3 点,泡一杯绿茶,吃一个双酿团,是很多老上海人的习惯。去年春天我在沈大成城隍庙总店,看到柜台前排着长队,大多是本地阿姨,“要两个双酿团,现包的”“给我装一盒,要当天的”,店员忙得不可开交。
双酿团的 “灵魂” 是内馅 —— 豆沙要选安徽产的红豆,熬制时不加防腐剂,保留红豆的颗粒感;芝麻要炒熟后磨成粉,加少许糖,香而不苦。糯米外皮用的是 “圆粒糯米”,浸泡 4 小时后蒸熟,再揉成面团,“这样做出来的外皮才软糯,不会硬”,做糕点的王师傅说。我买了一个现包的双酿团(6 元),咬下去,糯米的软糯、豆沙的甜、芝麻的香,层次分明,没有一点违和感,吃的时候要小心,豆沙可能会流出来。
选购双酿团一定要 “现买现吃”,如果当天吃不完,要放冰箱冷藏,第二天微波 10 秒再吃,否则糯米会变硬。除了双酿团,沈大成的条头糕(5 元 / 个)也很好吃,内馅是豆沙,比双酿团更甜一点,适合喜欢甜食的人。
二、城隍庙最佳旅行时间:从春樱到年味的季节密码
城隍庙的美随季节 “换着衣裳”—— 春季有九曲桥畔的桃花,夏季有湖心亭的凉风,秋季有老街的桂香,冬季有红灯笼的年味。不同季节的 “玩法密码” 截然不同,选对时间,能让你的城隍庙之旅体验翻倍。
城隍庙全年旅行季节信息表
季节
|
时间区间
|
气候特点
|
核心景观亮点
|
限定美食体验
|
适宜人群
|
避坑提醒
|
春季
|
3-5 月
|
气温 10-20℃,多晴少雨,偶有春雨
|
豫园牡丹展(4 月)、九曲桥畔桃花开、城隍庙春季庙会(3 月)
|
青团(沈大成、王家沙)、明前龙井(湖心亭茶座)、春笋烧肉(绿波廊)
|
文艺爱好者、摄影党、亲子家庭
|
4 月牡丹展人多,建议早 9 点前入园;春雨后石板路滑,穿防滑鞋
|
夏季
|
6-8 月
|
气温 25-32℃,炎热潮湿,多阵雨
|
豫园荷花展(7 月)、湖心亭夜茶、城隍庙灯光秀(晚上)
|
糟货(邵万生)、绿豆汤(老上海小吃摊)、冷面(王家沙)
|
夜猫子、避暑游客、美食党
|
白天炎热,建议 16 点后逛;阵雨频繁,带折叠伞;小吃摊排队久,可错峰吃
|
秋季
|
9-11 月
|
气温 18-26℃,晴朗少雨,天高气爽
|
豫园桂花展(9 月)、上海老街银杏黄(11 月)、城隍庙中秋灯会
|
大闸蟹(王宝和酒家)、月饼(沈大成鲜肉月饼)、重阳糕(功德林)
|
家庭游客、美食爱好者、摄影党
|
9 月桂花展期间,湖心亭茶座需提前订位;10 月国庆人潮密集,避开 10 月 1-3 日
|
冬季
|
12 – 次年 2 月
|
气温 5-15℃,干燥少雨,偶有冷空气
|
城隍庙圣诞装饰(12 月)、新年灯会(1 月)、年货市集(腊月)
|
腊味(光明邨)、年糕(老大同)、八宝饭(沈大成)、热汤团(王家沙)
|
买年货游客、亲子家庭、怕冷星人
|
1 月新年灯会人多,建议工作日晚上去;腊月年货市集价格略高,可对比后再买
|
月度体验解析:每个月的 “城隍庙专属玩法”
1. 4 月:在牡丹与青团间遇见 “春日城隍庙”
4 月的城隍庙是 “粉白与翠绿的碰撞”—— 豫园的牡丹开了,有红、粉、白三种颜色,种在九曲桥旁的花坛里,和湖心亭的黛瓦相映成趣;沈大成、王家沙的青团也到了 “最佳赏味期”,有鲜肉、豆沙、马兰头三种口味,是上海人春天的 “限定记忆”。
去年 4 月我在豫园看牡丹展,遇到了园艺师陈师傅,他说:“豫园的牡丹有 20 多个品种,最珍贵的是‘姚黄’和‘魏紫’,花期只有 10 天,想看要赶早。” 牡丹展期间,豫园还会举办 “牡丹摄影大赛”,游客可以投稿,获奖作品会在豫园的回廊展出。
美食方面,4 月的 “鲜肉青团” 一定要吃!沈大成的鲜肉青团(6 元 / 个),内馅是新鲜猪肉,咬开有汤汁,不油腻;王家沙的马兰头青团(5 元 / 个),用新鲜马兰头和豆腐干做馅,清香可口,适合素食者。吃青团要 “趁热吃”,凉了之后皮会变硬,口感变差。
4 月的 “湖心亭茶座” 也很舒服,点一杯明前龙井(68 元 / 杯),坐在二楼的靠窗位置,能看到九曲桥和牡丹展,春风吹进来,带着花香和茶香,特别惬意。茶座的点心推荐 “绿豆糕”(15 元 / 份),甜而不腻,和龙井很配。
2. 10 月:在中秋灯会与大闸蟹间遇见 “秋日城隍庙”
10 月的城隍庙是 “灯光与鲜香的交融”—— 中秋前后(农历八月十五),城隍庙会举办 “中秋灯会”,红灯笼、兔子灯、荷花灯挂满老街,晚上亮灯后,像走进了 “童话世界”;王宝和酒家的大闸蟹也到了 “最肥的季节”,上海人常说 “九月团脐十月尖”,10 月的雄蟹蟹膏饱满,是吃大闸蟹的最佳时间。
去年 10 月我在城隍庙中秋灯会,看到了很多 “陶瓷灯”,是用景德镇瓷做的,上面画着城隍庙的景色,特别精致。灯会期间,还有 “猜灯谜” 活动,谜面写在灯笼上,谜底大多和上海文化有关(比如 “上海别称” 打一字,答案是 “沪”),猜对了能换一个小灯笼(10 元 / 个),小朋友特别喜欢。
美食方面,10 月的 “王宝和大闸蟹” 不能错过!王宝和酒家是上海的 “大闸蟹名店”,有 170 多年历史,大闸蟹选自阳澄湖,清蒸大闸蟹(128 元 / 只,3.5 两),蟹膏饱满,肉质鲜嫩,蘸着姜末醋吃,鲜得连蟹壳都想舔干净。除了大闸蟹,王宝和的蟹粉豆腐(38 元 / 份)也很好吃,蟹粉量足,豆腐嫩滑。
10 月的 “沈大成鲜肉月饼” 也很受欢迎,现烤现卖,外皮酥脆,内馅是鲜肉,咬开有汤汁(10 元 / 个),每天排队的人很多,建议早 10 点前去买,避免排队 1 小时以上。
3. 1 月:在新年灯会与年货间遇见 “年味城隍庙”
1 月的城隍庙是 “红色与香气的狂欢”—— 新年灯会从 1 月初开始,红灯笼、中国结、生肖灯挂满整个区域,晚上亮灯后,整个城隍庙像 “红色的海洋”;腊月里的 “年货市集” 也很热闹,卖腊味、糕点、糖果的摊位一字排开,年味十足。
去年 1 月我在城隍庙年货市集,遇到了来买腊味的张阿姨,她推着小推车,“买了光明邨的酱鸭、邵万生的糟货、沈大成的年糕,准备过年吃,也给外地的女儿带点”。市集里的 “老字号摊位” 最受欢迎,比如老大同的调味品(酱油、醋)、功德林的素斋(素鸡、素鸭),价格比平时略高,但品质有保证。
美食方面,1 月的 “热汤团” 是上海人的 “暖身神器”—— 王家沙的芝麻汤团(5 元 / 个),皮薄馅足,咬开有芝麻流出来,要小心烫嘴;沈大成的鲜肉汤团(6 元 / 个),内馅是鲜肉,汤汁鲜美,适合喜欢咸口的人。吃汤团要 “现煮现吃”,凉了之后汤汁会凝固,口感变差。
1 月的 “城隍庙新年庙会” 也很值得去,有舞龙舞狮、京剧表演、非遗展示(捏面人、糖画),适合带小朋友去。庙会期间,城隍庙的小吃摊会推出 “新年套餐”,比如 “小笼 + 梨膏糖 + 五香豆” 组合(88 元 / 套),比单独买便宜,适合当伴手礼。
三、城隍庙深度吃喝玩乐攻略:从景点到住行的全维度指南
去城隍庙旅行,“怎么玩”“怎么吃”“住哪里” 是三个最关键的问题 —— 城隍庙的景点不仅是 “城隍庙大殿”,还有豫园、九曲桥、湖心亭等隐藏秘境;美食不仅是 “特产”,还有现吃的小笼、点心、本帮菜;住宿要选对区域,才能方便逛吃。这份攻略帮你避开这些问题,玩得舒服又地道。
1. 城隍庙核心景点:从古建筑到老街的秘境探索
城隍庙的景点不是 “单一的打卡点”,而是由 “古建筑、老街、园林” 组成的 “老上海文化圈”—— 豫园的亭台楼阁、九曲桥的蜿蜒、湖心亭的茶香、上海老街的市井,每一处都能让你触摸到老上海的灵魂。
城隍庙核心景点信息表
景点名称
|
位置
|
核心特色
|
门票价格(2025 年)
|
最佳游玩时间
|
小众体验亮点
|
豫园
|
豫园路 279 号
|
明代园林,有 “江南名园” 之称,亭台楼阁、假山池塘俱全,藏有 “玉玲珑” 奇石
|
成人 40 元,学生 20 元(凭证)
|
早上 8:30-10:30(人少,光线适合拍照)
|
找 “三穿六戗十八盘” 假山(园内最大假山),登顶看豫园全景;听 “玉玲珑” 传说(讲解员 10:00 有免费讲解)
|
城隍庙大殿
|
方浜中路 249 号
|
供奉上海城隍神,古建筑群,雕梁画栋,有 “海上明神” 匾额,春节有庙会
|
免费
|
上午 9:00-11:00(祈福人少)
|
参加 “城隍祈福” 仪式(周末 9:30 开始,免费领祈福牌);看大殿两侧的 “老上海民俗画”(记录城隍庙历史)
|
九曲桥与湖心亭
|
豫园内
|
九曲桥有九道弯,象征 “九曲回肠”,湖心亭是百年茶馆,可喝茶赏景
|
免费(湖心亭茶座消费入座)
|
下午 15:00-17:00(夕阳照在湖面,美)
|
走九曲桥时 “走九弯,不回头”(老上海习俗,寓意 “顺利”);在湖心亭点 “九曲桥套餐”(茶 + 点心,88 元 / 人),看湖面游船
|
上海老街(方浜中路)
|
方浜中路(城隍庙周边)
|
仿明清建筑,卖特产、小吃、手工艺品,市井气息浓,有 “老上海露天博物馆” 之称
|
免费
|
晚上 18:00-20:00(灯光亮后,氛围浓)
|
找 “老上海理发店”(复古装修,可体验老式刮脸);在 “手工艺品店” 买捏面人(15 元 / 个,可定制生肖)
|
城隍庙老街
|
城隍庙周边(豫园路、方浜中路)
|
百年老街,老字号集中(沈大成、邵万生、南翔馒头店),逛吃一体
|
免费
|
上午 10:00-12:00(店铺刚开门,新鲜)
|
跟着本地阿姨逛 “老字号”,听她们讲 “哪家的糕点最正宗”;在 “老照片店” 看城隍庙旧照(免费参观)
|
2. 城隍庙必吃现制美食:老上海的 “市井鲜味”
城隍庙的美食不止 “可带走的特产”,还有 “现做现吃” 的地道滋味 —— 南翔小笼的现蒸、绿波廊的点心、松鹤楼的苏帮菜、街头的冷面,每一口都带着老上海的 “热乎气”。
城隍庙必吃现制美食信息表
美食类型
|
推荐店铺
|
招牌菜品
|
参考价格
|
最佳食用时间
|
隐藏吃法亮点
|
上海小笼
|
南翔馒头店(城隍庙总店)
|
鲜肉小笼、蟹粉小笼、虾仁小笼
|
鲜肉小笼 38 元 / 笼(10 只),蟹粉小笼 58 元 / 笼(10 只)
|
上午 10:00-11:00(人少,现蒸)
|
吃法:“先开窗,后喝汤,再吃馅”(咬个小口,吸汤汁,避免烫嘴);虾仁小笼配姜丝醋,解腻
|
本帮点心
|
绿波廊(豫园路店)
|
眉毛酥、萝卜丝酥、蟹粉豆腐
|
眉毛酥 18 元 / 个,萝卜丝酥 15 元 / 个,蟹粉豆腐 38 元 / 份
|
午餐 12:00-13:00(点心刚出炉)
|
眉毛酥要 “趁热吃”,酥皮才脆;萝卜丝酥配绿茶,中和油腻;蟹粉豆腐用勺子吃,避免烫嘴
|
苏帮菜
|
松鹤楼(城隍庙分店)
|
松鼠桂鱼、响油鳝糊、清炒虾仁
|
松鼠桂鱼 168 元 / 份,响油鳝糊 68 元 / 份,清炒虾仁 58 元 / 份
|
晚餐 18:00-20:00(食材新鲜)
|
松鼠桂鱼要 “现点现做”,外皮酥脆,鱼肉鲜嫩;响油鳝糊上桌后 “浇热油”,香味更浓
|
上海冷面
|
王家沙(城隍庙分店)
|
麻酱冷面、葱油冷面、辣肉冷面
|
麻酱冷面 15 元 / 碗,葱油冷面 12 元 / 碗,辣肉冷面 18 元 / 碗
|
夏季 11:00-13:00(冷面凉爽)
|
吃法:加 “浇头”(辣肉、素鸡),拌匀后吃,麻酱冷面加少许醋,更开胃;冷面现拌现吃,避免久放
|
街头小吃
|
老上海小吃摊(城隍庙老街)
|
油墩子、臭豆腐、糖粥
|
油墩子 5 元 / 个,臭豆腐 10 元 / 份(5 块),糖粥 8 元 / 碗
|
下午 15:00-17:00(当下午茶)
|
油墩子要 “刚炸好”,外皮酥脆,内馅是萝卜丝;臭豆腐配甜辣酱,糖粥加少许桂花,更香甜
|
3. 城隍庙交通与住宿指南:逛吃不绕路
(1)交通指南:在 “老城区” 里轻松出行
城隍庙位于上海老城区,交通便利,但早晚高峰易堵车,选对交通方式,能省不少时间。
城隍庙交通信息表
交通类型
|
路线 / 方式
|
耗时
|
费用参考
|
适合场景
|
避坑贴士
|
地铁
|
10 号线 “豫园站”(1 号口出,步行 5 分钟到城隍庙)、8 号线 “老西门站”(5 号口出,步行 10 分钟)
|
5-10 分钟(从地铁站到城隍庙)
|
3-5 元 / 次
|
市区内出行,避开地面堵车
|
10 号线 “豫园站” 1 号口离城隍庙最近,早晚高峰(7:30-9:00,17:30-19:00)地铁人多,可错峰
|
公交
|
11 路、26 路、64 路、715 路 “城隍庙站” 下车
|
10-15 分钟(根据起点)
|
2 元 / 次
|
短途出行,看老城区街景
|
公交 “城隍庙站” 离老街近,下车后沿方浜中路走,能看到很多老字号;部分公交末班车早(21:00),夜游返回需注意
|
自驾
|
导航 “城隍庙停车场”(方浜中路附近,15 元 / 小时)
|
灵活控制
|
油费 + 停车费
|
家庭出游,带行李
|
城隍庙周边停车位紧张,旺季(节假日)可能满位,建议停 “人民广场停车场”(10 元 / 小时,步行 15 分钟)
|
共享单车
|
哈啰、美团共享单车
|
5-10 分钟(短途)
|
2-3 元 / 次
|
城隍庙到人民广场、外滩等短途
|
老城区路窄,骑行注意行人;停放在指定区域,避免被罚款;夏季骑行注意防晒
|
(2)住宿指南:选对区域,逛吃更方便
城隍庙周边的住宿 “特色鲜明”—— 城隍庙周边适合逛吃,豫园附近适合体验老上海风格,人民广场周边交通便利,能满足不同需求。
城隍庙住宿信息表
住宿区域
|
推荐住宿点
|
价格区间(2025 年)
|
核心特色
|
设施情况
|
适合人群
|
城隍庙周边
|
上海城隍庙华美达广场酒店
|
800-1200 元 / 晚
|
近城隍庙(步行 3 分钟),部分房间看豫园夜景,高端舒适
|
独立卫浴、中央空调、健身房、自助早餐(有上海点心)
|
高端游客、商务出行、家庭游客
|
上海城隍庙客栈
|
300-500 元 / 晚
|
老上海风格装修,步行到城隍庙 5 分钟,周边小吃多
|
独立卫浴、空调、免费早餐(豆浆、油条、小笼)
|
逛吃党、文艺爱好者
|
|
豫园附近
|
上海豫园万丽酒店
|
700-1000 元 / 晚
|
近豫园(步行 8 分钟),高楼层看城市夜景,现代风格
|
独立卫浴、中央空调、游泳池、自助晚餐(有大闸蟹,季节限定)
|
亲子家庭、高端游客
|
上海豫园民宿
|
250-400 元 / 晚
|
仿明清建筑,房间有老上海装饰(比如留声机),步行到豫园 10 分钟
|
独立卫浴、空调、免费下午茶(梨膏糖、绿茶)
|
文化爱好者、小众旅行党
|
|
人民广场周边
|
上海人民广场华尔道夫酒店
|
1000-1500 元 / 晚
|
近人民广场(步行 5 分钟),交通便利,高端奢华
|
独立卫浴、中央空调、水疗中心、24 小时客房服务
|
商务游客、高端游客
|
如家酒店(上海人民广场店)
|
200-300 元 / 晚
|
近地铁 1、2、8 号线,步行到城隍庙 15 分钟,性价比高
|
独立卫浴、空调、免费 WiFi、免费早餐(粥、包子)
|
学生党、预算有限的游客
|
住宿小贴士:
- 住 “城隍庙客栈” 一定要选 “老街景观房”!推开窗就能看到城隍庙老街的青石板路和老字号店铺,早上能听到 “卖早点” 的吆喝声,特别有老上海的氛围。客栈的免费早餐有小笼包,是南翔馒头店供应的,味道正宗。
- 旺季(春节、国庆、中秋)住宿要提前 1 个月预订!尤其是城隍庙周边的酒店,晚了可能没房,或者价格涨到 1500 元 / 晚以上。如果预算有限,可以选 “老西门” 周边的酒店,比如 “上海老西门酒店”(250 元 / 晚),近地铁 8 号线,到城隍庙只有 2 站地。
- 住豫园民宿可以 “体验老上海生活”—— 民宿老板会教你包小笼、做梨膏糖(免费体验),晚上还会带你逛 “城隍庙夜街”,看灯光秀,告诉你哪家的夜宵最好吃。
四、实用贴士
去城隍庙旅行,虽然好玩,但也有 “老上海专属” 的注意事项 —— 比如买特产的技巧、吃小笼的方法、逛豫园的避开人流时间,提前了解这些,能让你的旅程更顺利。
1. 买特产避坑:别只看 “游客摊”,要认 “老字号”
城隍庙的特产摊很多,但 “游客专供” 的小摊占了一半,买错了不仅浪费钱,还带不到正宗的老上海味道。去年我在城隍庙老街,看到一个游客花 30 元买了一盒 “梨膏糖”,结果是用白砂糖 + 梨香精做的,吃起来只有甜味,没有梨的清香。
买特产避坑攻略:
- 认 “老字号标识”:买梨膏糖认 “老城隍庙”,买糟货认 “邵万生”,买糕点认 “沈大成”“王家沙”,买酱鸭认 “光明邨”,这些老字号有百年历史,品质有保证,不会卖 “三无产品”。
- 看 “生产日期”:尤其是可携带的小笼、糟货、素鸡,一定要看包装上的生产日期,选当天或近 3 天生产的,避免买过期或快过期的。
- 别在 “门口小摊” 买:城隍庙门口的小摊(比如方浜中路入口处)大多是 “流动摊贩”,产品质量没保障,价格虽然比老字号便宜(比如梨膏糖 15 元 / 盒),但味道差很多。要去 “有店铺、有招牌” 的老字号,虽然贵一点,但值得。
- 砍价技巧:买散装特产(比如五香豆、蜜饯),如果买得多(比如 5 袋以上),可以和老板砍价,比如 “35 元买 2 罐五香豆”,老板大多会同意,尤其是非旺季。
2. 吃现制美食
很多游客去城隍庙只知道排队 “南翔馒头店”,其实周边还有很多 “本地人常去” 的小众店,味道更地道,排队时间也短。
吃现制美食攻略:
- 南翔馒头店别排 “一楼长队”:南翔馒头店一楼的长队大多是游客,其实二楼是 “点心餐厅”,可以点小笼 + 其他点心,虽然价格贵一点(比如鲜肉小笼 48 元 / 笼),但不用排队 1 小时,还能坐着吃。
- 绿波廊点心要 “早去”:绿波廊的点心很受欢迎,尤其是午餐和晚餐时间,排队时间长,建议早 11 点或下午 3 点去,人少,还能点 “下午茶套餐”(88 元 / 人,含茶 + 3 种点心),性价比高。
- 街头小吃选 “有人排队的摊”:比如油墩子、糖粥摊,要选 “本地阿姨多的摊”,这些摊的味道更地道,比如城隍庙老街中段的 “李记油墩子”,每天排队的人很多,油墩子外皮酥脆,内馅萝卜丝新鲜。
- 吃冷面要 “现拌现吃”:王家沙的冷面是 “现煮现拌” 的,点单后要等 5 分钟左右,拿到后要尽快拌匀,避免麻酱凝固,影响口感。
3. 逛豫园避开人流,找 “小众角落”
豫园是城隍庙的核心景点,但旺季人很多,想安静逛园,要找对时间和角落。
逛豫园攻略:
- 时间:早 8:30 入园:豫园早上 8:30 开门,早去 1 小时,人少,光线适合拍照,还能听到园林里的鸟鸣声,特别安静。
- 路线:从 “豫园老街入口” 进:大多数游客从 “豫园路入口” 进,其实从 “豫园老街入口” 进,能先逛 “湖心亭”,再逛假山,避开人流。
- 小众角落:“会景楼” 二楼:会景楼二楼很少有游客,能看到豫园的全景,包括假山、池塘、亭台,下午 3 点左右,阳光斜照,拍照特别美。
- 讲解:听 “免费讲解”:豫园每天有免费讲解(10:00、14:00、16:00),在入口处集合,讲解员会带你逛园,讲 “玉玲珑”“三穿六戗十八盘” 的历史,比自己逛有意思。
4. 其他注意事项
- 语言沟通:城隍庙的商家大多会说普通话,遇到本地老人,他们可能会说 “上海话”,但简单的交流没问题,比如 “这个多少钱”“哪里买正宗”,他们会用普通话回答。
- 现金准备:大部分老字号支持微信、支付宝,但街头小吃摊(比如油墩子、糖粥摊)可能只收现金,建议带 200-300 元现金,以备不时之需。
- 行李准备:买特产多的话,建议带一个 “折叠购物袋”,城隍庙的老字号大多提供塑料袋,但折叠购物袋更环保,也方便携带;夏季带 “小风扇”,避免逛吃时太热;冬季带 “围巾”,城隍庙晚上风大,有点冷。
结语
第一次离开城隍庙的时候,我在九曲桥畔坐了很久,看着夕阳慢慢落到湖心亭的黛瓦上,卖梨膏糖的张师傅收了摊,李阿婆提着刚买的糟鸡慢慢走过,远处传来 “卖糖粥” 的吆喝声,突然明白为什么上海人对城隍庙有这么深的感情 —— 它不是一座 “只给游客看的景点”,而是一座 “活着的老上海博物馆”,这里的每一块糕点、每一味卤味、每一座建筑,都藏着上海人的生活记忆。
去年冬天我再去城隍庙,在沈大成遇到了来买双酿团的陈阿姨,她笑着说:“我女儿在国外,每次回来都要带沈大成的双酿团,说‘国外没有这个味道’。” 确实,城隍庙的美,不是那些华丽的灯光秀,而是这些 “藏在市井里的细节”—— 是南翔小笼的汤汁,是梨膏糖的清甜,是老阿姨排队买糟货的身影,是湖心亭茶座的茶香。
下次再有人问你 “上海哪里能吃到老味道”,你可以告诉他:“去城隍庙吧,去沈大成买个双酿团,去邵万生挑块糟鸡,去湖心亭喝杯龙井,感受一下老上海的市井气,你会发现,原来最地道的上海味道,都在这些百年老字号里,在这些老街巷里。”
城隍庙的故事,藏在每一块梨膏糖里,每一只小笼里,每一次九曲桥的漫步里,每一个本地人的笑容里 —— 等你来慢慢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