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印章篆刻一般常识
- 2、唐演和吴昌硕的作品有那些
- 3、初学篆刻要注意哪些?篆刻有哪些方法?怎么刻?
- 4、边框与界格篆刻讲堂三十二
- 5、行草大章法应遵循哪些构图原则?
印章篆刻一般常识
印章常识书法印章的盖法 印章的艺术作用 书法作品上的印章,是书法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缺了印章就不成为完整的书法作品。 印章最初是信物,起印证作用。
问题一:国画印章一般内容是什么 国画印章一般内容是姓名、表字、别号、斋馆名、书简名、鉴藏、吉语、闲文及肖形。 (一)姓名印 姓名印,顾名思义,即以印主的姓名入印。
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一方印中,即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并且更兼得刀法生动的 雕刻 神韵。可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在我们游心赏玩之前,先要弄清楚篆刻的定义。
对多划字不让其占地多,对少划字反给予较多的地位,从而使疏密对比更强烈,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有时还可调整文字的异体和繁体,人为地安排疏密(如万、无、一等)要彼此统一。
唐演和吴昌硕的作品有那些
1、存世作品有《历代帝王图》、《步辇图》。吴道子 吴道子,生猝年不详,字道子,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唐代杰出画家,画史尊称“吴圣”,被后世尊称为“画圣”。
2、这幅作品是唐寅的代表作之一,它描绘了一幅狩猎场景。画面中的鹰、猎人、山水等元素都被处理得非常细腻,给人以深深的艺术享受。《虎丘山水图》这幅作品是唐寅的代表作之一,它描绘了一幅富有生气的山水画面。
3、唐寅人物画代表作品有《王蜀宫妓图》、《秋风纨扇图》以及《李端端图》等,把宋代李公麟行云流水描和颜辉折芦描参合使用,画面富有韵律感。唐寅水墨写意花鸟,墨韵明净、格调秀逸洒脱而富于真实感。
初学篆刻要注意哪些?篆刻有哪些方法?怎么刻?
刻刀的握法:刻刀的握法要稳定,刀锋与篆刻板的角度要合适。刻刀的力度:刻刀的力度要轻重适宜,刻出的线条要清晰明了。刻刀的方向:刻刀的方向要一致,以保证刻出的字体整齐美观。
选石头要注意不能有裂纹,不要有砂子,有砂子的章会在练习的时候十分不便,有白黄颗粒斑纹的石头一般砂子多。老石头比新石头好。如果不会选青田石就买冻石,没有砂子,贵几块钱,但是手感不一样。
印稿上石:初学者宜用水印上石的办法,这种方法失真会大大减少,毕竟刚刚学习篆刻直接在石头上写出印面难度太大。
在刻印过程中,有多种刀法,最常见的持刀方法如图,并很坚决的将每个线条刻出来。对于初学者,篆刻的线条的软硬,一般与刻章时候用刀的坚决有一定的关系,越是果断,一刀成,线条的张力越好。
边框与界格篆刻讲堂三十二
1、又比如清代篆刻家吴昌硕所刻的“楚园”印,四边不等,但是底边边框较重,给人以稳定之感。这方印的边栏处理带有封泥的韵味,这是吴昌硕等人对篆刻的一大贡献。
2、但保留了战国时秦玺的白文玺有边栏界格的形式。秦私玺不像官印,皆凿款而成,少数出于铸造,但均为白文,几无朱文,粗糙不精。印形以长方形半印为主,亦有圆形,方形较少,各种印形均有边栏界格。
3、如果印文完整如新,而边框却作了过度的残破处理,又或者印边十分完整,印文却破成一团,都是极其不协调的,这是说的极端的情况,提醒大家要注意整体的协调和残破的度。
4、第三类是只有花押而无汉字。又可以分为带边框花押,有方形和圆形;二是上下封顶,但左右开口的花押;三是只有一花押,无边,形式很自由,但是有的装饰性极强,有的则纯类似手书。第四类是少数民族文字押印。
5、你想要解决的问题是:设定文字与边框线的距离,解决上下边线离文字太近的问题。
行草大章法应遵循哪些构图原则?
草书章法原则:草书: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草书之章法虽难以定形,但也有其必须遵循的原则。
篆法 篆刻首先碰到的是篆法问题,比如“暮鼓晨钟”、“花雨云涛”,选择什么篆体怎样写法选择什么字样更易入印,而且四字又协调如无合适的字,如何进行加工另外,如果某种书体中查不到某字怎么办 首先要学习文字学。
线条坚而浑——激情原自线条的熟练。线是力和势的组合,行笔要冷静愉快,做到稳健、轻巧、重笔势(即趋向)、凭据字形巨细、排字的走向,线条斜势、整体纵向走势。结体奇而稳——注意重心。欹侧、擒纵、疏密、崎岖。
在草书创作中,要遵循“四性”的原则,即共性、个性、传统性、时代性。个人风格是习草地最高境界。当然,这种风格是建立在传统基础上的,不可随意,不然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至于有行有列式根本不适合草书。第二种大章法又叫乱石铺街法、雨夹雪或游蛇式等,是祝允明发明,三条基本原则:呼应、对比、平衡。讲究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对立统一。
行、草书的绝大多数章法都是竖写,所以行、草书的章法要求书写时做到竖成行、行通气,边界要做到“上不顶天,下不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