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贵阳有什么特色美食?贵阳十大最出名必吃美食小吃推荐

在贵阳的坡坡坎坎间转了大半年,终于明白为什么本地人说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肠旺面的红油里裹着山城的热辣,酸汤鱼的酸香里飘着苗家的风情,就连一碗糯米饭,都得裹着折耳根和脆哨才够味 —— 这份酸辣鲜香,才是贵阳最勾人的味道。这篇攻略不带你挤网红打卡点,专找系着围裙的嬢嬢忙碌的老铺子:凌晨五点的粉面摊,藏在菜市场里的糕粑稀饭摊,还有那些能把黔山秀水味道打包带走的特产。准备好你的胃,我们要去吃懂这座城市的烟火与热忱。

第一次在民生路吃肠旺面时,煮面的师傅往碗里猛撒了一把脆哨,说:“我们贵阳的味道,就像这碗面 —— 肠要香,旺要鲜,哨子要脆,辣得跳脚却停不下来。” 后来在黔灵山脚下的酸汤鱼馆,苗族阿婆笑着说:“酸汤要发酵三个月,就像我们山里的日子,慢慢熬才出味道,吃鱼前先喝三勺汤,酸得开胃,辣得过瘾。”

这篇攻略专说实在的:哪些粉面摊的辣子是自家舂的,哪家的丝娃娃配菜有二十种,还有那些包装朴素却能把贵阳味带回家的特产。别担心踩坑,跟着这份清单吃,你手里的糯米饭都会沾着山城的烟火气。

贵阳有什么特色美食

贵阳的美食从不是精致的摆盘,而是藏在热辣里的实在。一碗肠旺面要 “红亮油润”,一碟丝娃娃得 “裹满十几种菜”,就连一份糯米饭都能 “包着脆哨、折耳根、酸萝卜”—— 这份丰富,才是老贵阳的真味道。

  1. 肠旺面:贵阳的 “早餐灵魂”,肠是猪大肠,用碱水反复搓洗,煮得软而不烂,带着独特的脏器香;旺是新鲜猪血,嫩得像豆腐,入口即化;面是本地鸡蛋面,筋道弹牙。最不能少的是脆哨,猪肥肉切成丁,炸得金黄酥脆,撒在面上像碎金。本地人认 “蒋家肠旺面”,老板说:“汤是用猪骨、鸡骨、鳝骨熬的,加了二十多种香料,每天天不亮就开始熬,鲜得很。” 吃的时候要加一勺糊辣椒,辣得嘴唇发麻却停不下来,最后把汤喝光,才算过瘾。
  1. 酸汤鱼:贵阳人宴客的 “硬菜”,酸汤分白酸和红酸,白酸用米汤发酵,酸得清爽;红酸加了番茄和辣椒,酸中带辣。鱼要选稻田里的稻花鱼,肉质紧实,下锅前先用火烤一下,去腥味还增香。本地人选 “亮欢寨” 的酸汤鱼,阿婆说:“酸汤里要放木姜子,香得很,蘸水得放折耳根、腐乳、糊辣椒,鱼煮三分钟就吃,嫩得很。” 吃鱼前先喝一碗汤,酸得直皱眉,却忍不住再喝第二碗,最后煮点豆腐和蔬菜,酸汤煮菜比肉还香。
  1. 丝娃娃:贵阳的 “清爽担当”,薄如蝉翼的米皮裹着十几样小菜:黄瓜丝、萝卜丝、折耳根、海带丝、炸黄豆、脆哨…… 淋上酸汤或腐乳水,一口咬下去,脆的、嫩的、酸的、香的在嘴里开会。本地人爱去 “丝恋”,老板说:“米皮要蒸得透亮,能看见菜色,小菜要切得细如发丝,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备菜,保证新鲜。” 老食客会加一勺 “素折耳根”,就是折耳根炒辣椒,香得能让人忽略折耳根的 “腥”,连不爱吃折耳根的人都能炫两个。
  1. 糯米饭:贵阳人的 “移动早餐”,糯米用冷水泡一夜,蒸得颗粒分明,拌上猪油和酱油,油亮喷香。配料能堆成小山:卤牛肉片、脆哨、折耳根、酸萝卜、花生米,最后淋一勺秘制辣椒油。摆摊的嬢嬢会用荷叶包起来,“荷叶香能压糯米的腻,吃着像在田里干活时的便当,顶饿得很。” 青岩古镇的糯米饭最有名,5 块钱能买个沉甸甸的,边逛古镇边吃,不知不觉就吃完了。
  1. 花溪牛肉粉:贵阳的 “粉面王牌”,牛肉选本地黄牛肉,带骨炖六小时,汤浓得发白,撒把蒜苗和香菜,香得能勾人绕道来吃。粉是手工做的粗米粉,滑溜有嚼劲,必须加一勺本地胡辣椒,辣得过瘾却不烧心。本地人认 “王记花溪牛肉粉”,老板说:“牛肉要炖到用筷子一戳就烂,汤里只加姜和花椒,牛肉的香才纯。” 吃粉时配个现烤的牛肉饼,外皮酥脆,内馅多汁,本地人说 “这叫‘粉饼不分家’”。
  1. 豆腐圆子:贵阳的 “街头小吃王者”,老豆腐捏碎,加折耳根、花椒、盐拌匀,搓成圆子,下油锅炸得金黄,外酥里嫩。咬开一个小口,灌进秘制蘸水,酸萝卜水、折耳根水、糊辣椒混在一起,酸辣开胃。青岩古镇的豆腐圆子最地道,摆摊的阿婆说:“豆腐要用本地的酸汤点,才有韧劲,炸的时候油温要够高,外皮才脆。”1 块钱一个,买五个边走边吃,香得很。
  1. 糕粑稀饭:贵阳的 “甜蜜早餐”,糯米粉蒸熟后做成小方块的糕粑,放在甜酒煮的稀饭里,撒上芝麻、花生、核桃、瓜片,甜香软糯。老贵阳人爱去 “蔡家街” 的糕粑稀饭摊,老板说:“甜酒要自己发酵,酸中带甜,糕粑要蒸得软而不烂,配料要放足,吃着才香。” 冬天吃一碗,暖到心里,夏天吃冰的,清爽解暑。
  1. 恋爱豆腐果:贵阳的 “浪漫小吃”,豆腐块放在炭火上烤得鼓起来,像个小灯笼,划开一个口子,塞进折耳根、酸萝卜、糊辣椒,咬一口,豆腐的嫩、折耳根的腥、辣椒的辣混在一起,越吃越上头。传说以前谈恋爱的青年男女爱吃这个,边吃边聊天,所以叫 “恋爱豆腐果”。街头小摊 5 毛钱一个,买两个蹲在路边吃,感受贵阳的市井气息。

贵阳十大最出名必吃美食小吃

这些小吃可能在巷弄的拐角,也可能在菜市场的入口,但只要你闻到那股酸辣香,就知道找对地方了。

小吃名称
特色
最佳品尝地
最佳时间
本地人吃法秘诀
肠旺面
肠香、旺鲜、哨子脆,红油汤底,辣得过瘾
蒋家肠旺面(民生路)
早餐 6:00-10:00
要加脆哨和血旺,多放糊辣椒,最后喝汤,原汤化原食
酸汤鱼
酸汤发酵三个月,鱼嫩汤鲜,辣得开胃
亮欢寨(黔灵山路)
午餐、晚餐
先喝三勺汤,鱼煮三分钟就吃,蘸水加木姜子油,香得很
丝娃娃
米皮裹十几样菜,酸汤或腐乳水调味,清爽解腻
丝恋(二七路)
午餐、晚餐
所有菜都要裹进去,加一勺素折耳根,一口塞进嘴里,别掉出来
糯米饭
糯米油亮,裹脆哨、折耳根、酸萝卜,顶饿
青岩古镇糯米饭摊
早餐、午餐
要加猪油拌的糯米,脆哨多放,酸萝卜解腻,用荷叶包着吃
花溪牛肉粉
牛肉炖得烂,汤浓粉滑,辣得够劲
王记花溪牛肉粉(花溪区)
早餐、午餐
加一份牛肉和牛杂,多放蒜苗和香菜,配牛肉饼吃
豆腐圆子
外酥里嫩,灌蘸水,酸辣开胃,街头小吃
青岩古镇豆腐圆子摊
全天
蘸水要多灌点,一口一个,别烫嘴,配冰粉吃解辣
糕粑稀饭
糕粑软糯,稀饭甜香,配料丰富,甜蜜早餐
蔡家街糕粑稀饭摊
早餐
要热的,配料每样都放一点,慢慢吃,感受甜味在嘴里散开
恋爱豆腐果
豆腐烤得鼓,塞折耳根等,辣中带鲜,浪漫小吃
街头小摊
全天
炭火烤的比电烤的香,折耳根别放太少,不然没灵魂
红油米皮
米皮滑嫩,红油香,加折耳根、豆芽,酸辣
刘二妈米皮(中华路)
早餐、午餐
多放红油和醋,折耳根要切碎,拌匀后吃,米皮吸满汤汁
冰粉
红糖冰粉,加山楂、花生、葡萄干,冰爽解辣
夜市冰粉摊
夏季
要加糍粑和醪糟,冰渣多一点,越冰越爽,配辣的吃

贵阳本地人去的小吃街

贵阳的好味道从不在网红打卡榜上,而在背着竹篓的阿婆买菜的巷子里。这些小吃街藏着最真实的贵阳,早上飘着粉面香,中午挤满吃丝娃娃的人,晚上亮着暖黄的灯。

  1. 民生路:“贵阳的早餐天堂”,本地人说 “想吃地道早餐,来民生路没错”。早上的 “蒋家肠旺面” 门口排着长队,面红汤亮,肠旺新鲜,脆哨够脆,“10 块钱一碗,吃得饱饱的”;隔壁的 “糯米饭摊”,糯米油亮,裹着脆哨、折耳根,“5 块钱一个,边吃边逛,安逸得很”;中午的 “丝娃娃店”,配菜有二十多种,“15 块钱随便裹,吃到撑”;下午的 “糕粑稀饭摊”,甜香软糯,“8 块钱一碗,当下午茶刚好”。
  1. 二七路小吃街:“年轻人的美食聚集地”,比甲秀楼附近热闹,本地人爱来这儿吃夜宵。“留一手烤鱼” 的烤鱼外焦里嫩,刷上秘制酱料,加了折耳根和豆腐,“30 块钱一条,够两个人吃”;“烤脑花” 的脑花嫩得像豆腐,加了辣椒和花椒,“10 块钱一份,香得很,一点腥味都没有”;“炒螺丝” 的螺丝吸满汤汁,辣得过瘾,“15 块钱一盘,边吸边聊,惬意得很”;“冰粉摊” 的冰粉加了糍粑和醪糟,“5 块钱一碗,解辣又解暑”。
  1. 青云路夜市:“贵阳的深夜食堂”,晚上七点后热闹起来,凌晨两点还有人。“杨姨妈丝娃娃” 的丝娃娃配菜新鲜,米皮透亮,“20 块钱一位,随便吃”;“王记炒粉” 的炒粉锅气足,加了鸡蛋、豆芽、火腿肠,“10 块钱一大盘,酱油味浓,够香”;“烤小肠” 的小肠烤得焦脆,撒上辣椒面,“10 块钱一把,嚼着香,配啤酒喝”;“卤味摊” 的卤鸭脚、卤鸡翅膀,“5 块钱一个,卤得入味,辣中带咸”。
  1. 青岩古镇小吃街:“古镇里的美食宝藏”,比主街清净,本地人爱来这儿买特产。“黄家玫瑰糖” 的玫瑰糖甜中带花香,“10 块钱一小盒,用本地玫瑰做的,香得很”;“卤猪脚” 的猪脚卤得酥烂,皮像果冻,“20 块钱一个,配青岩豆腐吃,解腻还增香”;“鸡辣角” 的鸡肉丁炒辣椒,“15 块钱一瓶,辣中带肉香,拌面条吃”;“米豆腐” 的米豆腐滑嫩,配着酸汤,“5 块钱一碗,清爽开胃”。
  1. 陕西路夜市:“贵阳老牌夜市”,以烧烤闻名,本地人说 “想吃烧烤,来陕西路没错”。“罗记烧烤” 的烤五花肉厚切,烤得滋滋冒油,蘸辣椒面,“10 块钱一串,香得流油”;“烤鸡翅” 的鸡翅划了口子,腌得入味,“8 块钱一个,外焦里嫩”;“烤茄子” 的茄子加了蒜蓉和粉丝,“10 块钱一个,蒜香浓郁”;“炒米皮” 的米皮炒得有锅气,加了鸡蛋和豆芽,“10 块钱一盘,当作主食刚好”。

贵阳特产有哪些可带走的特产零食

贵阳的特产从不是华而不实的礼盒,而是能让你在家复刻巷弄味道的真材实料。这些罐罐袋袋里,藏着贵阳的热辣与醇厚 —— 辣椒要 “香而不燥”,糕点点要 “甜而不齁”,肉制品要 “咸香耐嚼”。

  1. 老干妈系列:“贵阳的国民辣酱”,陶华碧老干妈的风味豆豉、油辣椒、牛肉末豆豉油辣椒都好吃,“10 块钱左右一瓶,炒菜、拌面条、夹馍都香”。本地人说 “家里常备老干妈,没菜的时候拌面条吃,都能吃两碗”,“带几瓶回家,等于把贵阳的辣味带回去了”。
  1. 青岩玫瑰糖:“青岩古镇的甜蜜特产”,用玫瑰花、麦芽糖、芝麻做的,“15 块钱一盒,甜中带花香,不腻人”。本地人说 “早上吃馒头抹一点,香得很,泡茶喝也可以,有玫瑰的清香”,“买黄家的,老字号,味道正宗”。
  1. 黔五福腊肉:“贵阳的腊味代表”,猪肉用柏树枝熏的,香得醇厚,“35 块钱一斤,肥瘦相间,炒菜、蒸糯米都好吃”。本地人说 “冬天用腊肉炒蒜苗,香得能多吃一碗饭,蒸糯米时放几片,糯米都带着肉香”,“真空包装的方便携带,保质期长”。
  1. 波波糖:“安顺的特产,贵阳也能买到”,芝麻、花生、核桃磨成粉,和麦芽糖一起熬,拉成细丝,“25 块钱一盒,酥松香甜,入口即化”。本地人说 “老人小孩都爱吃,不粘牙,香得很”,“买刘功达的,百年老店,味道好”。
  1. 折耳根零食:“贵阳的特色零食”,有折耳根干、折耳根脆片,“10 块钱一包,保留了折耳根的香,又不那么腥”。本地人说 “追剧时吃,脆生生的,比薯片有特色”,“刚开始吃可能不习惯,越吃越香”,“给朋友带点,让他们尝尝贵阳的味道”。
  1. 贵州酸汤料包:“想在家做酸汤鱼的必备”,有白酸汤和红酸汤,“30 块钱一包,里面有酸汤、木姜子等调料,按说明做,和店里的味道一样”。本地人说 “除了煮鱼,还能煮肥牛、煮蔬菜,酸汤煮什么都香”,“亮欢寨的酸汤料包最正宗,带几包回家,随时能吃酸汤”。
  1. 贵阳鸡肉饼:“贵阳的特色点心”,外皮酥脆,内馅是鸡肉丁、香菇、笋干,“2 块钱一个,咸香带点辣”。本地人说 “早上当早餐,饿了垫肚子,比饼干顶用”,“老贵阳鸡肉饼店的最好吃,现烤现卖,香得很”,“带点路上吃,方便又美味”。
  1. 刺梨干:“贵州的维 C 之王”,刺梨晒成干,酸甜适中,“15 块钱一包,比普通果干有营养”。本地人说 “泡水喝,或直接吃,酸甜开胃,夏天吃还解暑”,“毕节的刺梨干最好,果肉厚,味道正”,“给孩子当零食,比糖果健康”。

贵阳十大必吃馆子推荐

贵阳的馆子藏着山城的热忱,有的守着几十年的老味道,有的玩着新派创意,但都有一样东西 —— 让本地人愿意反复去吃的理由。

  1. 蒋家肠旺面(民生路):“贵阳肠旺面的老字号”,肠旺面红亮油润,肠香旺鲜,脆哨脆,“从小吃到大,味道从没变过,早上来一碗,一天都有精神”,本地人说 “老板每天天不亮就熬汤,用料实在,吃的就是这口鲜”。
  1. 亮欢寨(黔灵山路):“贵阳酸汤鱼的代表”,酸汤发酵得够味,鱼新鲜,“酸汤鱼是招牌,还有酸汤肥牛也好吃,蘸水调得香”,本地人说 “家庭聚餐常来这儿,环境有苗族特色,菜的分量足”。
  1. 丝恋(二七路):“贵阳丝娃娃的网红店”,但味道正宗,配菜有二十多种,“米皮透亮,酸汤开胃,还能点些特色小吃,像炸洋芋、豆腐圆子”,本地人说 “虽然火了,但价格没涨,味道也没变,值得去”。
  1. 王记花溪牛肉粉(花溪区):“花溪牛肉粉的老字号”,牛肉炖得烂,汤浓粉滑,“加一份牛肉和牛杂,多放辣椒,香得很”,本地人说 “来花溪必吃这家,每天都有很多人排队,值得等”。
  1. 刘二妈米皮(中华路):“贵阳米皮的代表”,米皮滑嫩,红油香,“加折耳根、豆芽,多放醋,酸辣开胃”,本地人说 “早餐来一份,配个卤蛋,吃得饱饱的,才有力气上班”。
  1. 老凯俚酸汤鱼(省府路):“贵阳酸汤鱼的另一家老字号”,酸汤用番茄发酵,酸中带甜,“鱼选江团,刺少肉嫩,还有米豆腐、蔬菜拼盘可以煮”,本地人说 “朋友聚会常来这儿,氛围好,味道也正宗”。
  1. 青岩古镇卤猪脚店:“青岩古镇的必吃”,猪脚卤得酥烂,皮像果冻,“20 块钱一个,配青岩豆腐吃,解腻还增香”,本地人说 “来青岩不吃卤猪脚,等于白来,这家的卤汤传了几代人”。
  1. 留一手烤鱼(二七路):“贵阳烤鱼的代表”,烤鱼外焦里嫩,刷上秘制酱料,“加了折耳根、豆腐、豆芽,越煮越香”,本地人说 “晚上来这儿吃烤鱼,配冰啤酒,惬意得很,是年轻人的最爱”。
  1. 蔡家街糕粑稀饭摊:“贵阳的老牌早餐摊”,糕粑稀饭甜香软糯,“老板做了几十年,味道从没变过,早上来一碗,暖到心里”,本地人说 “小时候就吃这家的糕粑稀饭,现在还常来,吃的是回忆”。
  1. 贵阳老面馆(合群路):“贵阳的老牌面馆”,除了肠旺面,还有脆哨面、辣鸡面,“每种面都有特色,哨子都是自己做的,香得很”,本地人说 “这家的面够劲道,汤够鲜,是真正的老贵阳味道”。

贵阳最建议买的三样东西

在菜市场和巷子里转了无数圈,问了十几个系着围裙的嬢嬢,总结出这三样 —— 既有贵阳特色,又实用,还能让你回家后 “吃一口就想起贵阳”。

  1. 老干妈风味豆豉:“贵阳辣味的灵魂”,本地人说 “带老干妈回家,等于把贵阳的炒菜、拌面条的味道带回去了”。10 块钱一瓶,买几瓶,“炒菜放一勺,香得很,拌面条、抹馒头都好吃,是真正的国民辣酱”。
  1. 青岩玫瑰糖:“贵阳的甜蜜代表”,15 块钱一盒,“甜中带花香,不腻人,早上吃馒头抹一点,或泡茶喝,都很香”,本地人说 “买黄家的,老字号,用本地玫瑰做的,比其他地方的玫瑰糖香”,“给朋友带点,颜值高,味道好”。
  1. 贵州酸汤料包(亮欢寨):“想在家复刻贵阳酸汤的必备”,30 块钱一包,“带几包回家,随时能做酸汤鱼、酸汤肥牛,酸汤煮什么都香,比在外地买的正宗多了”,本地人说 “这是把贵阳馆子味道带回家的最好方式”。

贵阳美食里的 “规矩”

贵阳人吃饭讲究多,这些 “不成文的规矩” 藏着对食物的尊重,也藏着贵阳的热辣与实在 —— 辣得过瘾,酸得开胃,吃得尽兴。

  • 吃肠旺面时,“要‘锅挑’(刚出锅的面),别过凉水,热面才够香,脆哨要多放,那是灵魂”,本地人说 “汤要喝完,原汤化原食,才够味”。
  • 吃酸汤鱼时,“鱼要选活的,现杀现煮,才嫩,酸汤要先喝,开开胃,蘸水要加木姜子油,不然没那股香”,“鱼吃完后煮蔬菜,酸汤煮菜比肉还香”。
  • 吃丝娃娃时,“米皮要薄,菜要多,每种菜都放一点,酸汤要淋够,包紧别掉出来,一口塞进嘴里,慢慢嚼,才能尝到所有味道”。
  • 买辣椒时,“要问清楚是哪种辣,糊辣椒香,糍粑辣椒辣,根据自己口味选,贵阳的辣椒香而不燥,多买点不亏”。
  • 吃糯米饭时,“要加猪油拌的糯米,才香,脆哨、折耳根、酸萝卜都不能少,少一样就没那味了,用荷叶包着吃,才有感觉”。

这些藏在巷弄里的味道,其实是贵阳人的生活态度 —— 热辣里藏着热忱,酸辣中带着实在。就像民生路煮肠旺面的师傅说的:“我们贵阳的味儿,不在店里的装修,而在锅里的汤,碗里的料,吃得过瘾,才是真味道。” 下次你带老干妈回家时,或许会发现:那口辣里,像贵阳的阳光;那口酸汤料包里,像贵阳的雨天。这大概就是美食的魔力 —— 能把一座城市的记忆,封在罐子里,让你在千里之外,还能尝到它的烟火气。

文章名称:《贵阳有什么特色美食?贵阳十大最出名必吃美食小吃推荐》
文章链接:http://lvyousheng.com/zmw/554740.html
本站知识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学习交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