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成都有什么特色美食?成都十大最出名必吃美食小吃

在成都的宽窄巷弄里转了整一年,终于明白为什么本地人说 “食在成都,味在街巷”。火锅的红汤里翻滚着蓉城的热忱,串串的签子上串着市井的热闹,就连一碗钟水饺,红油都得淋得 “红亮诱人”—— 这份麻辣鲜香,才是成都最勾人的味道。这篇攻略不带你挤网红打卡点,专找系着围裙的嬢嬢挥勺的老铺子:凌晨五点的面摊,藏在菜市场里的蛋烘糕摊,还有那些能把天府之国味道打包带走的特产。准备好你的胃,我们要去吃懂这座城市的烟火与从容。

第一次在奎星楼街吃火锅时,加汤的师傅往锅里猛倒老鹰茶,说:“我们成都的味道,就像这锅汤 —— 牛油要厚,辣椒要香,老鹰茶解腻,辣得跳脚却越吃越想吃。” 后来在文殊院旁的甜水面摊,白发苍苍的爷爷笑着说:“甜水面要揉得够劲道,酱油要晒足半年,花椒要汉源的,一口下去,甜、咸、麻、辣全在嘴里,这才是成都的滋味。”

这篇攻略专说实在的:哪些火锅店的牛油是自家熬的,哪家的蛋烘糕有十种馅料,还有那些包装朴素却能把成都味带回家的特产。别担心踩坑,跟着这份清单吃,你手里的兔头都会沾着蓉城的烟火气。

成都有什么特色美食

成都的美食从不是精致的摆盘,而是藏在热辣里的包容。一口火锅要 “红汤翻滚”,一串冷锅串串得 “浸足红油”,就连一碗担担面都能 “麻得舌尖跳舞”—— 这份多元,才是老成都的真味道。

  1. 四川火锅:成都的 “美食灵魂”,牛油火锅是精髓,牛油要选黄牛脂肪,熬制时加二十多种香料,辣椒用二荆条和小米辣,花椒选汉源的,麻得 “嘴唇发麻却停不下来”。本地人认 “蜀九香” 的牛油火锅,老板说:“锅底要现炒,牛油占一半,加老鹰茶熬,吃着不烧心,越煮越香。” 必点毛肚、黄喉、鸭肠,烫 “七上八下”(涮七秒提八次),蘸香油蒜泥碟,解辣又增香,最后煮碗方竹笋,吸足汤汁,鲜得很。
  1. 冷锅串串:成都的 “街头王者”,荤素串串煮好后浸在红油里,吃时自己选,按签子算钱。牛肉串要裹香菜、泡椒、折耳根,郡肝切得薄,脆嫩爽口,藕片、土豆煮得耙软,吸满红油。本地人爱去 “康二姐串串”,嬢嬢说:“红油要每天换,加了三十多种料,辣得香不辣胃,吃辣了配碗冰粉,巴适得板。” 晚上的街边摊最热闹,三五好友围坐,边吃边摆龙门阵,签子堆成小山才够味。
  1. 担担面:成都的 “国民小吃”,面条细滑,臊子是猪肉末炒的,加红油、酱油、芝麻酱、花椒面、葱花,麻辣鲜香,最后撒点花生碎,香得更浓。老字号 “担担面” 的师傅说:“面要‘锅挑’(刚出锅),臊子要炒出焦香,花椒面得现舂,麻味才够劲。” 吃时要拌匀,让每根面条都裹着酱料,最后连汤都喝光,才算过瘾。
  1. 钟水饺:成都的 “甜辣代表”,水饺皮是机制的,薄而有韧性,馅是猪肉的,煮熟后淋上红油、蒜泥、复制酱油(红糖熬的酱油),甜中带辣,辣中带鲜。本地人说 “总府路的钟水饺最正宗”,阿姨包水饺时手法飞快,“一分钟包二十个,馅不多不少,刚好一口一个”。吃时别搅拌,让每个水饺都裹着红油,甜辣在嘴里交融,越吃越想吃。
  1. 夫妻肺片:成都的 “凉菜王牌”,牛头皮、牛心、牛舌、牛肚卤熟后切片,拌上红油、花椒面、芝麻、花生、香菜,麻辣鲜香,卤味醇厚。“廖记棒棒鸡” 的夫妻肺片,师傅说:“卤汤传了三代人,加了八角、桂皮、草果,每天加新料,从不换汤,肺片要切得薄如纸,才入味。” 配碗米饭,或夹在锅盔里,香得能多吃两碗。
  1. 龙抄手:成都的 “汤面代表”,抄手皮是正方形的,薄如纸,馅是猪肉的,包成元宝形,煮熟后浮在汤里,像小灯笼。汤是用鸡骨、猪骨熬的,加虾皮、葱花,鲜得很。本地人爱去 “龙抄手” 老店,“红油抄手要多放辣椒,原汤抄手要喝汤,两种都尝尝才够味”,冬天吃一碗,暖到心里。
  1. 蛋烘糕:成都的 “街头甜点”,用鸡蛋、面粉、红糖调成糊,在铜锅里烤成圆形,外酥里软,中间凹处放馅料,有奶油、肉松、咸菜、芝麻、花生等十种。文庙西街的蛋烘糕摊,阿婆烤了三十年,“铜锅要擦猪油,烤出来才香,馅料要多放,咬一口会流出来”,甜的咸的都好吃,5 块钱两个,边逛边吃,巴适得很。
  1. 兔头:成都的 “硬核小吃”,兔头卤得入味,加辣椒、花椒、八角,麻辣鲜香,肉嫩骨酥,啃起来有滋有味。本地人说 “双流老妈兔头最正宗”,卤汤熬了二十年,“兔头要选三斤以上的兔子,卤足两小时,辣得够劲却不柴,啃完舔手指”。晚上配啤酒吃,越啃越香,是成都人的夜宵最爱。

成都十大最出名必吃美食小吃

这些小吃可能在巷弄的拐角,也可能在菜市场的入口,但只要你闻到那股麻辣香,就知道找对地方了。

小吃名称
特色
最佳品尝地
最佳时间
本地人吃法秘诀
四川火锅
牛油厚重,麻辣鲜香,毛肚黄喉必点,越煮越香
蜀九香(玉林店)
晚餐、夜宵
毛肚烫七秒,黄喉煮三十秒,蘸香油蒜泥碟,加老鹰茶解辣
冷锅串串
荤素浸红油,签子按根算,牛肉串花样多,麻辣过瘾
康二姐串串(中道街)
晚餐、夜宵
牛肉选香菜和泡椒的,郡肝多煮会,配冰粉和唯怡豆奶
担担面
面条细滑,臊子香,麻辣鲜,花生碎增香,国民小吃
担担面(太升南路)
早餐、午餐
拌匀后吃,让每根面裹酱料,最后喝口汤,麻辣够劲
钟水饺
皮薄馅鲜,淋红油蒜泥,甜辣交融,成都特色
钟水饺(总府路)
午餐、晚餐
别搅拌,让每个水饺裹红油,配碗赖汤圆,甜辣搭配
夫妻肺片
卤味醇厚,麻辣鲜香,牛杂切得薄,凉拌入味
廖记棒棒鸡(总店)
午餐、晚餐
夹锅盔吃,或配米饭,芝麻多放,香得更浓
龙抄手
抄手像元宝,汤鲜皮滑,红油原汤两种,暖身小吃
龙抄手(春熙路)
早餐、午餐
红油的加醋,原汤的喝光汤,两种都尝尝,各有风味
蛋烘糕
外酥里软,馅料多样,甜咸都有,街头甜点
文庙西街蛋烘糕摊
全天
奶油肉松双拼,热的时候吃,馅会流出来,小心烫嘴
兔头
卤得入味,麻辣鲜香,肉嫩骨酥,啃着过瘾
双流老妈兔头
晚餐、夜宵
戴手套啃,先掰嘴再拆脑壳,配啤酒,越啃越香
甜水面
面条粗如手指,甜咸麻辣,酱油香浓,嚼劲十足
张老二凉粉(文殊院)
午餐、晚餐
多放花椒,拌匀后吃,配碗黄凉粉,麻辣加倍
麻婆豆腐
豆腐嫩,臊子香,麻辣烫,花椒面多,下饭神器
陈麻婆豆腐(青华路)
午餐、晚餐
配米饭吃,让豆腐裹着饭,最后汤汁都拌饭,香得很

成都本地人去的小吃街

成都的好味道从不在宽窄巷子的主街,而在骑着自行车的大爷买菜的巷子里。这些小吃街藏着最真实的成都,早上飘着面香,中午挤满吃串串的人,晚上亮着暖黄的灯。

  1. 奎星楼街:“成都美食的宝藏街”,比宽窄巷子清净,本地人说 “想吃地道的,来奎星楼没错”。早上的 “冒椒火辣” 还没开门,门口已有人排队,“他们的冷锅串串辣得香,牛肉串必点”;中午的 “成都吃客”,裸奔坨坨虾(没壳的虾)和黑豆腐是招牌,“虾嫩豆腐滑,辣得过瘾”;下午的 “严太婆锅盔”,锅盔分甜咸,红糖锅盔甜而不腻,军屯锅盔外皮酥,内馅香,“5 块钱一个,配碗酸辣粉,巴适得板”;晚上的 “马路边边麻辣烫”,复古装修,串串按斤称,“像小时候吃的味道,牛肉串裹泡椒,香得很”。
  1. 建设巷:“成都的深夜食堂”,学生和上班族的最爱,晚上七点后热闹到凌晨。“徐亮烤蹄” 的烤蹄卤得酥烂,烤得焦脆,撒上辣椒面,“10 块钱一个,啃着香,胶原蛋白多”;“傅强排骨” 的糖醋排骨,外酥里嫩,酸甜适中,“15 块钱一份,肉多骨少,配米饭吃”;“叶婆婆钵钵鸡” 的钵钵鸡,红油和藤椒两种,“藤椒的麻得过瘾,红油的香得浓,5 毛钱一串,便宜又好吃”;“冰粉摊” 的手工冰粉,加红糖、糍粑、山楂,“8 块钱一碗,解辣又解暑,吃完串串来一碗”。
  1. 玉林路:“赵雷歌里的美食街”,比想象中市井,本地人爱来这儿喝酒吃串。“玉林串串香” 的总店,冷锅串串的发源地,“牛肉串、郡肝、藕片必点,红油熬得香,吃着不烧心”;“王妈手撕烤兔” 的烤兔,外皮酥,肉嫩,麻辣入味,“35 块钱一只,现烤现撕,能抽真空带走,当特产”;“老黄记手撕烤兔” 的旁边,有卖 “蛋烘糕” 的,“奶油肉松馅的最好吃,5 块钱两个,趁热吃”;晚上的 “酒馆”,点瓶啤酒,配点烤串,感受玉林的慢生活。
  1. 锦里古街(后门小巷):“锦里的美食宝藏地”,比前门清净,本地人爱来这儿买特产。“三大炮” 的糯米团,扔在石板上 “咚咚咚” 响,裹上黄豆粉和红糖,“5 块钱三个,软糯香甜,现做现吃”;“糖油果子” 的糯米球,炸得金黄,裹上芝麻和糖,“3 块钱一串,外酥里软,甜而不腻”;“牛肉饼” 的饼皮酥,肉馅香,“5 块钱一个,刚出炉的烫嘴,咬一口流油”;“蜀绣特产店” 的火锅底料,“真空包装的,25 块钱一包,回家自己煮,和店里的味道一样”。
  1. 望平街:“成都的文艺美食街”,河边的馆子有情调,本地人说 “吃环境也吃味道”。“马旺子・川小馆” 的川菜,环境雅致,“宫保茄香虾球,外酥里嫩,酸甜适中;黑豆腐,嫩得像布丁,麻辣入味”;“朴田泰式海鲜火锅” 的冬阴功汤,酸辣开胃,“虾、贝类新鲜,汤泡饭吃,香得很”;“野兽花园火锅” 的小火锅,一人一锅,干净卫生,“牛油锅和番茄锅都好吃,毛肚新鲜,七上八下就熟”;晚上的 “河边酒吧”,点杯鸡尾酒,看河边的灯光,惬意得很。

成都特产有哪些可带走的特产零食

成都的特产从不是华而不实的礼盒,而是能让你在家复刻巷弄味道的真材实料。这些罐罐袋袋里,藏着成都的热辣与醇厚 —— 火锅底料要 “牛油厚重”,豆瓣要 “晒足半年”,牛肉要 “香得耐嚼”。

  1. 火锅底料(真空包装):“成都味道的灵魂”,蜀九香和小龙坎的真空火锅底料,“30 块钱一包,牛油占一半,加了二十多种香料,回家加水煮,和店里的味道一样”。本地人说 “买牛油的比清油的香,煮的时候加块姜和蒜,毛肚、黄喉、鸭肠烫着吃,和在成都吃的一样爽”,“带几包回家,朋友聚会煮火锅,巴适得板”。
  1. 郫县豆瓣:“川菜的调味神器”,鹃城牌的郫县豆瓣,“10 块钱一瓶,晒足半年,红亮油润,炒菜、做回锅肉、烧鱼都香”。本地人说 “炒回锅肉时放一勺,香得能多吃一碗饭,做麻婆豆腐也离不开它,麻辣味全靠它”,“要买三年陈的,味道更醇厚,玻璃瓶包装的,能放一年”。
  1. 张飞牛肉:“成都的牛肉特产”,牛肉片得薄,卤得入味,咸香带点麻,“30 块钱一包,能直接吃,或炒菜、凉拌,耐嚼有嚼劲”。本地人说 “看电视时当零食,或给孩子当辅食,比其他牛肉干健康”,“包装上有张飞的形象,很有成都特色,送人也合适”。
  1. 灯影牛肉丝:“成都的精致牛肉零食”,牛肉切成丝,烤得干,香得浓,麻辣或五香味,“20 块钱一包,丝细如发,嚼着香,越嚼越有味”。本地人说 “办公室当零食,或旅行时带着,方便又好吃”,“买达州产的,最正宗,味道好”。
  1. 兔头(真空包装):“成都的硬核特产”,双流老妈兔头的真空包装,“25 块钱两个,麻辣入味,能保存一周,回家加热后吃,和现买的一样香”。本地人说 “虽然看起来吓人,但吃起来香,给大胆的朋友带点,尝尝成都的特色”,“吃的时候要慢慢啃,感受麻辣在嘴里散开”。
  1. 糖油果子:“成都的甜蜜特产”,真空包装的糖油果子,“15 块钱一包,糯米做的,外酥里软,甜而不腻,回家蒸一下,和刚炸的一样”。本地人说 “早上当早餐,或下午当零食,配杯茶,解腻又搭”,“买现做的,别买太甜的,正宗的糖油果子甜得自然”。
  1. 蜀绣(美食相关):“成都的特色手工艺品”,绣着火锅、串串、熊猫的蜀绣,“50 块钱一个,能当桌布、挂画,有纪念意义,比普通特产特别”。本地人说 “送朋友很合适,既有成都特色,又实用,能挂在家里当装饰”,“买手工绣的,比机器绣的精致,有收藏价值”。
  1. 茶叶(蒙顶山绿茶):“成都的茶中特产”,蒙顶山的绿茶,清香醇厚,“80 块钱一斤,能泡很多次,喝着解腻,配火锅吃最好,解辣又刮油”。本地人说 “四川人爱喝茶,蒙顶山的茶是‘仙茶’,历史悠久,自己喝或送人都合适”,“买散装的,比礼盒装划算,味道一样好”。

成都十大必吃馆子推荐

成都的馆子藏着蓉城的包容,有的守着百年老灶,有的玩着新派创意,但都有一样东西 —— 让本地人愿意反复去吃的理由。

  1. 蜀九香(玉林店):“成都火锅的代表”,牛油火锅红亮醇厚,毛肚、黄喉新鲜,“环境有四川特色,服务好,锅底现炒,越煮越香”,本地人说 “朋友聚会常来这儿,能吃辣的点红锅,不能吃的点鸳鸯锅,都好吃”。
  1. 陈麻婆豆腐(青华路):“麻婆豆腐的发源地”,麻婆豆腐麻辣烫,豆腐嫩,臊子香,花椒面多,“15 块钱一盘,下饭神器,配米饭吃能多吃两碗”,本地人说 “从小吃到大,味道从没变过,来成都必吃”。
  1. 康二姐串串(中道街):“成都冷锅串串的代表”,串串麻辣入味,牛肉串花样多,“价格便宜,5 毛钱一串,环境一般但味道正宗,本地人常来”,本地人说 “晚上来这儿,点瓶唯怡豆奶,配点串串,巴适得板”。
  1. 龙抄手(春熙路):“成都抄手的老字号”,红油抄手和原汤抄手都好吃,“抄手皮薄馅鲜,汤鲜,环境干净,早餐来一碗,一天都有精神”,本地人说 “外地朋友来,带他们来这儿,能尝到成都的特色小吃”。
  1. 钟水饺(总府路):“成都水饺的代表”,甜辣水饺味道独特,“水饺皮韧馅鲜,红油蒜泥香,配碗赖汤圆,甜辣搭配,安逸”,本地人说 “从小吃到大,味道正宗,价格实惠,值得去”。
  1. 马旺子・川小馆(望平街):“成都新派川菜的代表”,环境雅致,菜的颜值高味道好,“宫保茄香虾球、黑豆腐、夫妻肺片都好吃,适合拍照发朋友圈”,本地人说 “朋友聚会或约会来这儿,有面子又好吃”。
  1. 王妈手撕烤兔(玉林路):“成都烤兔的代表”,烤兔外皮酥,肉嫩,麻辣入味,“能抽真空带走,当特产,35 块钱一只,现烤现撕,香得很”,本地人说 “每次去玉林都要买一只,自己吃或送人都合适”。
  1. 叶婆婆钵钵鸡(建设巷):“成都钵钵鸡的代表”,红油和藤椒两种口味,“藤椒的麻得过瘾,红油的香得浓,5 毛钱一串,便宜又好吃,学生党最爱”,本地人说 “晚上来这儿,配碗冰粉,解辣又解暑”。
  1. 陈婆婆蛋烘糕(文庙西街):“成都蛋烘糕的代表”,蛋烘糕外酥里软,馅料多样,“奶油肉松、咸菜、芝麻的都好吃,5 块钱两个,现做现吃,香得很”,本地人说 “小时候就吃这家的,现在还常来,吃的是回忆”。
  1. 老黄记手撕烤兔(玉林路):“成都烤兔的另一家代表”,和王妈烤兔不同,这家的烤兔更麻,“肉嫩,麻辣味更重,适合爱吃辣的人,35 块钱一只,能抽真空带走”,本地人说 “两家都尝尝,各有风味,看自己喜欢哪种”。

成都最建议买的三样东西

在菜市场和巷子里转了无数圈,问了十几个系着围裙的嬢嬢,总结出这三样 —— 既有成都特色,又实用,还能让你回家后 “吃一口就想起成都”。

  1. 蜀九香真空火锅底料:“成都味道的灵魂”,本地人说 “带火锅底料回家,等于把成都的火锅味道带回去了”。30 块钱一包,买两包,“一包自己吃,一包送朋友,回家煮火锅,加毛肚、黄喉、鸭肠,和在成都吃的一样香,牛油的比清油的更正宗”。
  1. 鹃城牌郫县豆瓣(三年陈):“川菜的调味密码”,10 块钱一瓶,“回家炒回锅肉、做麻婆豆腐、烧鱼,放一勺,香得很,比普通豆瓣味道更浓,晒足半年的就是不一样”,本地人说 “这是川菜的灵魂,没有它,炒出来的菜就没那股味”。
  1. 王妈手撕烤兔(真空包装):“成都的硬核特产”,35 块钱一只,“烤兔麻辣入味,肉嫩,能保存一周,回家加热后吃,和现烤的一样香,当零食或下酒菜都合适”,本地人说 “带只烤兔回家,朋友尝了都说好,能让他们知道成都的兔头有多香”。

成都美食里的 “规矩”

成都人吃饭讲究多,这些 “不成文的规矩” 藏着对食物的尊重,也藏着成都的包容与从容 —— 辣得过瘾,麻得舒服,吃得巴适。

  • 吃火锅时,“毛肚、黄喉要‘七上八下’,煮久了会老,鸭肠烫 10 秒就够,嫩得很”,本地人说 “红锅要加老鹰茶,解腻不烧心,最后煮碗方竹笋,吸足汤汁,鲜得很”。
  • 吃串串时,“牛肉串要选裹香菜和泡椒的,郡肝多煮会更脆,吃辣了配冰粉和唯怡豆奶,解辣又搭”,“签子别扔,最后按签子算钱,别浪费”。
  • 吃担担面时,“要‘锅挑’(刚出锅的面),别过凉水,热面才够香,拌匀后让每根面都裹着酱料,最后喝口汤,麻辣够劲”。
  • 买火锅底料时,“要选牛油含量高的,颜色红亮的,闻着香的,别买太便宜的,可能是地沟油做的,正规店里的更靠谱”。
  • 吃兔头时,“要戴手套,先掰嘴,再拆脑壳,慢慢啃,别着急,越啃越香,配瓶啤酒,感受成都的慢生活”。

这些藏在巷弄里的味道,其实是成都人的生活态度 —— 热辣里藏着包容,麻辣中带着从容。就像奎星楼街火锅店的师傅说的:“我们成都的味儿,不在店里的装修,而在锅里的汤,碗里的料,吃得巴适,才是真味道。” 下次你带火锅底料回家时,或许会发现:那口辣里,像成都的阳光;那口麻里,像成都的细雨。这大概就是美食的魔力 —— 能把一座城市的记忆,封在罐子里,让你在千里之外,还能尝到它的烟火气。

文章名称:《成都有什么特色美食?成都十大最出名必吃美食小吃》
文章链接:http://lvyousheng.com/zmw/554741.html
本站知识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学习交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