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北京海淀区概况介绍

海淀,这片位于首都北京西北部的土地,不仅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更是科教文化的繁荣之地。其全区面积达到430.8平方千米,南北长约30千米,东西最宽处29千米,人口328.1万,是北京城市功能的重要拓展区。

历史的长河中,海淀历经了多个朝代的更迭。汉代时,这里是蓟县、军都县的领地;到了隋唐时期,又成为蓟县、昌平县的一部分。1911年后,海淀分属于北京郊区和河北省的宛平、昌平两县。直到1954年,海淀区正式成立,归属于北京市。经过1963年的调整,海淀形成了今日的辖区规模。

海淀的地势西高东低,约3/4的区域是海拔约50米的平原,这是由永定河和温榆河冲积而成的肥沃土地。而西部则是山地丘陵,最高峰阳台山的妙高峰海拔高达1278米。这里山间林木葱郁,山麓泉水潺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寺庙园林的建设提供了极佳的条件。因此,海淀区内名园古寺众多,如颐和园、圆明园、香山、玉泉山、玉渊潭、钓鱼台、紫竹院以及碧云寺、卧佛寺、大钟寺、五塔寺等,都是闻名世界的名胜古迹。此外,鹫峰、樱桃沟等处的秀美景色也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游览。

值得一提的是,香山正白旗和温泉白家疃还是清代著名文学家曹雪芹晚年生活和写作的地方,这里孕育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红楼梦》。

作为全国著名的科教文化区,海淀的科研力量、科学仪器设备、图书情报信息以及科研成果都高度密集。区内拥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外语学院等20多所高校,这些学府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同时,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许多科研院所也坐落于此,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国家图书馆更是海淀区的文化地标,丰富的馆藏资源为学者和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支持。

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关村在海淀迅速崛起,完成了由“电子一条街”到“新技术开发试验区”,再到“一区十二园”科技园区的华丽转身。这里聚集了一大批拥有核心技术的民族品牌,使得“中关村”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代名词。中关村不仅聚集着全国重要的科技战略资源,更蕴涵着技术创新的强大动力,是中国规模最大、自主创新能力最强的高新技术及企业的聚集地。

在海淀,还聚集了大批国际国内著名的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信息服务业已经成为该区的第一大新兴行业。这些企业的发展对海淀区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大意义,推动着海淀乃至整个北京的经济社会持续繁荣发展。

文章名称:《北京海淀区概况介绍》
文章链接:http://lvyousheng.com/qnlw/457745.html
本站知识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学习交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