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和洱海间的风光,与你在世界其他地方所熟悉的风景截然不同。洱海,这高原湖泊仿佛只存在于画中。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描绘它,那只能是“明媚”;然而,这两个字又怎能完全表达这里的独特美景呢?因此,洱海的存在对于人们描述风景的词汇和修辞技巧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高原的太阳赋予这片水域无尽的光彩,在碧绿的波浪上,水拍打着云崖,温暖而舒适,而风却带着一丝寒意。翻滚的水浪在视线中渐行渐远,最终在高天的尽头与白云相接,形成一片水天一色的蓝色,蓝得如此耀眼,以至于人们仿佛能看到希望和未来事物的影子,清晰而真切。
大理这座城市又被称为“叶榆”或“紫城”,虽然地处边关,但它并不缺乏历史沉淀。这座“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城市,自公元779年南诏王异牟寻迁都阳苴咩城以来,已有1200年的历史。现有的大理古城遗迹是在明洪武年间在原有的阳苴咩城址上扩建而成,并在光绪年间进行了重修。城门按照西、北、东、南的顺序分别命名为苍山、三塔、洱海和双鹤。前三者的命名意义很明显,面向苍山的叫苍山门,面对南诏三塔的叫三塔门,坐拥洱海的叫洱海门,而双鹤的命名则来源于一个美丽的故事。
当洱海刚刚形成时,整个大理还是一片茂密的丛林,丛林后面是什么样的土地,当时的人们一无所知。一天,人们跟随着一双在西洱河边上的白鹤来到了这片开阔平坦的沃土,人们得以在这里定居下来,建立自己的生活和城市。因此,大理还有一个名字叫做“鹤拓”。而南门正是为了纪念那双如神明般的鸟儿,也许也是为了纪念这座城市从无到有的历史。
大理人对花的热爱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甚至到了以此为生的地步。“家家流水,户户养花”,“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这样的居家习惯使得大理“香风满道,芳气袭人”。在大理人的院墙下,种着血红的宝珠山茶和朴素繁茂的杜鹃。每当开花季节,花枝满院,又岂能被一堵墙所束缚?于是它们一齐探出头来,将一条街巷连接成花道,绚烂得让人无暇关注每一朵花,只感觉眼前异彩纷呈,仿佛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花团锦簇的一片。二月朝花节是大理最美的季节,整个大理在这个时候仿佛被放置在一个巨大的花篮里。
在大理,在苍山洱海间品茶赏花,这样的体验你愿意尝试吗?